这届村BA,孩子给球星当教练

500

总有人在一场场村BA中反复追寻人们热爱篮球的原因,很多人经常模糊地回答“这里氛围好”、“是一种传承”、“就是热爱”。显然,这样简单归结于“集体狂热”的抽象情感,无法说服邬宇琛作为一位年轻记者的好奇心。而在快手村BA中山站,一颗突然飞进场边的篮球,惊醒了这个年轻观众的困惑。

500

“感觉像穿越回了几个月前一样。”我和另一家媒体的记者说,穿过人群,站到场边,我的目光扫过一个个人头、一片片看台、有谐音梗的条幅、春联、海报、忙碌的安保,在场边急速移动的球员,一切都似曾相识。

1月27日,我在中山沙溪村看快手村BA春节赛中山站的半决赛比赛,比赛地点设置在沙溪村的一个四面台球场,从入口走进球场,经过一面看台,我发现这里的“年轻率”高得惊人。一眼望去,看台上几乎都是几岁到十几岁的年轻人,有男孩也有女孩,像是班上同学组团过来的。

500

500

🟧 沙溪村BA比赛现场

比赛还没开始,整个场子就被这些年轻人们挤得满满当当。看台的座位坐满了,孩子们就到篮球场边盘腿坐着看。场边的安保路过提醒说“回去坐着看”,年轻人就假装听劝,回到看台后又悄无声息坐回场边。索性保安也假装看不见了。

从去年到现在,这已经是我第三次来到快手村BA的现场。从西南淳朴的贵州安顺小寨,到改革开放的前沿东莞大朗,我目睹过村BA在不同地方和文化里生长出来的不同模样,那些时刻让我惊艳。但同时,这样的村级比赛在网络的关注里爆火,也在网络的流量洗刷后逐渐回归平常。

开赛前,我问快手体育业务运营负责人周天一,“是否会担心赛事同质化严重的问题?”她小小地皱了眉,点了点头,承认了这种困难。但她相信我会发现这场比赛的特别之处。

中山沙溪的孩子们就是这样出现在我的眼前的。

这次,办在中山的快手村BA春节赛更像是一场明星赛,来自西安、北京、佛山和中山的四支队伍交替对决,在两天内相继上演“南北大战”。和过去的村BA队伍不同一样的是,这次比赛的球员队伍里有草根,也有在网络上小有名气的篮球达人。

比如张晓松,西安交通大学篮球队的队员。他代表“西安肉夹馍”队出战。比赛结束后,他背着包准备从场边离开,旋即被“小孩哥”和“小孩姐”们包围,他们拿着手机从远处的看台一跃而下,然后飞奔到张晓松旁边请求合影。

年轻人们在张晓松旁边摆着各种各样的pose,有些只是比个“耶”,有些把双手拘谨地摆在肚子前,这些孩子里有男孩,穿着篮球鞋和运动裤,袜子扎进裤子里,是典型的“篮球打扮”。也有女孩,成群结队凑过来,有些害羞着要签名。

500

🟧 要签名的女孩们

“晓松看这里!”几乎每个孩子的请求他都满足了。孩子们把晓松围进一个圈,挤着和他拍合影,激烈程度堪比场上正在进行的另一场比赛。这个过程大概持续了10分钟,这10分钟里,张晓松只向前移动了10米左右,每当他下定决心要离开,马上就有新的孩子涌上来请求合影。我在看台上注视着这一切。

孩子们在村BA球场里并不少见,但像中山沙溪这么疯狂的孩子们确实不多。坐在我身后的阮先生带着他两个6岁大的小孩来看球,他们在进球时会尖叫,或者大喊“投!!!”或是“防守!”

在现场,甚至有年仅1岁的观众,跟着奶奶看了整整两天的球。夜晚温度只有7、8度,直到晚上接近11点才散场,但小朋友依然在奶奶的怀抱里盯着球场。场上的球员飞奔,小家伙就在球场边摇摇晃晃地走路。

500

🟧村BA现场最小观众

“这么晚还不睡吗,这小家伙能熬夜啊。”我说。

“他一般睡得晚,也喜欢看球。”

奶奶说他们一家都是中山沙溪本地人,孩子的爸爸从小也打篮球,喜欢看球,这次村BA,他们全家出动,1岁的小孩也被带来看球。

500

第一天的比赛还没打完,天空中就下起了稀稀拉拉的小雨。看台里人群骚动,父与子的组合随处可见。老彭和小彭就是看台上的一对父子,他们没有打伞,认真地凝视着眼前的球场,就像是雨从未落下那样。

老彭今年45岁,是沙溪本地人。“我和儿子都是我们中山队的球迷”。老彭从小学四年级开始打球,当时村子里正修建水泥的篮球场,工人不够,都是本村的大人小孩儿去亲自参与建设。球场建成后,他也爱上了打球。

“当时下泽村(隔壁村)每次比赛都拿第一名,我们就想,我们村不能输给别人”。上初一那年,老彭说村里来了位年轻的体育老师,给他们做篮球培训。

那是1997年,整个沙溪的篮球氛围已经很浓烈。沙溪的企业老板已经愿意为沙溪的球队赞助队衣和鞋。老彭拥有了人生中第一双超过400元的匡威球鞋,当时“一双麦迪都要480元”。

可惜的是老彭只参与了那一次村篮球联赛,因为身高关系,也因为沙溪人才辈出,老彭渐渐从替补席的座位移开,坐上了看台的山顶,不止一次想象过自己也能和前辈一样,挥洒汗水打好篮球。

500

🟧 雨中不打伞的少年们

雨下大了,小彭从老彭身边跑出来,绕过人群来到中山队的替补席,双手撑腰,他的眼神迫切并坚定,仿佛一个运筹帷幄的篮球教练。

2012年,小彭出生,老彭说小彭上幼儿园就开始和爸爸一起看CBA了,像是基因,小小年纪就看得懂篮球。长大了一点,老彭给小彭报兴趣班,跆拳道和篮球都报了,小彭上了几节课,就跟老彭说,“我只喜欢篮球”。老彭把跆拳道的课给退了。

上小学,小彭去了传统的篮球强校下泽小学,老彭说:“下泽小学的篮球模式很超前,我们可以打到联防221,或者包夹盯人这种战术,而且训练非常系统化。”对于小彭的发展,老彭有一点私心,篮球是自己喜欢的运动,他也希望儿子喜欢。小彭承认是爸爸影响了自己,但追随篮球是自己的选择。

11岁,小彭转学去中山体校进行专业化的体育训练。一周不仅有10几次训练,为了保证正常的学习课时,周一到周五每天凌晨五点就会出操。正值假期,小彭依然保持着训练强度,从早上八点半练到下午四点半结束。

对于一个只有六年级的孩子来说,小彭代表镇、市和俱乐部的队伍都打过比赛,脚踝和膝盖也都受了伤。最挫败的时候小彭坐在替补席大哭。这个时候,他的教练刘炜祺告诉他,“我也有过这样的时候”,然后拍拍他的肩膀说,“我经历过的困难,你一定也会经历。不要哭,下一次继续努力。”

500

🟧 刘炜祺的背影

老彭每场比赛几乎都会到场支持,现在他们一家人都成为了小彭的球迷,某种程度上,小彭在替自己完成打篮球的梦想。而小彭则告诉我,他的梦想是打上CBA。

在雨中,小彭像是不怕冷那样,不打伞也不穿雨衣,淋着冬夜的雨,看着场上奔跑的中山队球员——他告诉我,其中一个球员,就是他的教练,刘炜祺。

500

“双加时!!!”全场都沸腾了。

1月28日,季军争夺战,草根球员占多数的中山队主场对战众星云集的西安队,比赛异常激烈,双方在常规时间内将比分打平,进入5分钟的加时时间。随后双方再次战平,进入第二场加时赛。

天气预报有雨,但天气异常地好。最后的比拼,成了意志力的游戏,中山队反超比分,以微弱的优势获得了半决赛的胜利。观众席上传来停不下来的掌声。韩乔生现场解说,“比赛的精彩程度,是赛前很多观众都无法想象的,特别精彩”。

500

🟧 韩乔生现场解说

当中山队的主力球员刘炜祺气喘吁吁地走下场时,孩子们又纷纷将他包围,向他要签名或是合影。刘炜祺远不如场上的“网红球员”名气大,但这场比赛之后,他也成为了孩子们的偶像。

少年们最需要的就是一场胜利,而恰巧,球场上的球员们最能把胜利的信念带给少年们。刘炜祺说,“村BA夺冠后,我能感受到,沙溪镇各个村有了更多的孩子喜欢上篮球。”

平时,刘炜祺是小彭的教练。中山沙溪队的球员几乎和他一样,都来自青训行业。据统计,沙溪镇内就有100多家青少年篮球训练俱乐部。刘炜祺所在的俱乐部,在中山就有三、四个训练点。沙溪镇从U8到U17的青训机制保证了各个年龄阶段的青少年有球可练,有赛可打。他希望基层的篮球氛围越来越好,这样就会有更多孩子参与到这项运动中来。

在包围刘炜祺的孩子里,我发现了一个皮肤黝黑的男孩,14岁的林俊康。平时他在隔壁镇上学,昨天专程跑到沙溪镇看球,他让刘炜祺把名字签在自己的耐克球鞋上。

“你的球鞋还挺贵重的。”我说,“刘炜祺毕竟也不是什么球星,别人问起这是谁,你怎么回答?”

“只要我认识就行了。”

500

🟧 林俊康的球鞋

林俊康平常喜欢打篮球,尽管眼下在校队只能打替补,但寒假的每一天他都出门练习投篮。“篮球对我意味着强大,让我可以打败一个人”。他说,他的目标是战胜校队队长。

林俊康的好朋友刘子逸也在现场,那天他要到了三个球员的签名。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绕过了安保的“防线”,在比赛结束后神不知鬼不觉地出现在球员们身旁。这些签名激励自己在寒假更努力地练球,对他来说,篮球是一项努力就可以变得更好的运动,只要不断练习,投球就会越来越准,可以战胜那些努力也没什么用的挫败时刻。

另一组这样的对照是李梓弘和张钧齐。

李梓弘今年17岁,是中山迪茵公学的高二学生,接连两天都在快手村BA的现场看球。看球的时候一直在手机上打字,起初我以为他看得很“不认真”,后来他主动告诉我,“在帮我的教练记录数据”。他把手机给我看,他对着一个好友不断地发送教练的表现:

第一节快攻空蓝出界

被人大帽

刚开始转身打进第一球

30快攻助攻一个

......

500

🟧 李梓弘帮教练张钧齐记录数据

他告诉我,场上拼命的张钧齐是他的校队教练,也是他们学校的体育老师。“我和他关系很好,经常给他朋友圈评论”,他有些小得意地说。第三节结束时,张钧齐因为累计五次犯规提前出场。

“你怎么评价张钧齐的表现”,我问。

他认真思索了几秒说,“虽然张钧齐教练五罚提前下场,但是他尽力了,这就非常优秀。”

“尽力”是张钧齐对学生们的要求。李梓弘回忆,自己高一进校队时,张钧齐总是喜欢安排高三的球员和高一的球员比赛。大家在身高和体重上都有明显差异,李梓弘和同学们还没打就发出哀嚎,怕自己会打不过。张钧齐这个时候就告诉大家,“球场上经常会遇到体重和身高都比自己有优势的人,但不要害怕,尽力最重要。”

可以想像,张钧齐是那种严肃的教练,学生们都叫他“张导”。有时候,李梓弘因为训练喊累,张钧齐会说,“累就退队吧,想留下来就不要怕累”。

“那他这样说,你们关系还很好么?”我问。

“我觉得他批评得是对的。我接受。”

李梓弘很快调整了那种嬉笑的语气,认真地说。

500

比赛结束了,但孩子们的热情还没有散去。

安保人员把场地中间围成一个圈,保护球员们进行采访。圈外,挤着成百个年轻人拿着手机要求和球员们合影、签名。“晶爷!!”“晓松!!”“杨策,看这里!!”他们大喊着球员们的名字。

因为采访,北京队的球员杨策最后一个离开赛场,但走出狭窄的入场门时,孩子们把门堵得严严实实,杨策看着这些疯狂的孩子们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我在一旁看着,“这是梅西级别的待遇啊”。

500

🟧 孩子们口中的“晶爷”王晶

这是个美好的夜晚,我想。在中山,我发现了关于篮球狂热的一种特别朴素的解释。在这里,孩子们追随、学习、一代代地观望,看台和球场位置以代际为周期的交换。这就是沙溪篮球成为全国冠军的原因。

而事实证明,快手选择在村BA这一赛事上持续发力,是一件从多角度看都有意义的事情。民间赛事的魅力是永远不会消退的,他们本身的存在就经过了历史的检验。

周天一告诉我,对于这样重要的民间赛事,与当地的文旅结合空间非常大,快手体育愿意在这样的道路上做铺设,尽可能地制造出更多爆发性的传播效果。在东莞大朗的快手村BA赛事结束后,有许多城市都主动抛来橄榄枝,中山就是其中之一。

此次快手村BA,结合了春节的节日热点,也融合了网红球员和本土队伍对阵的赛制创新。周天一说,“我们希望达人和队伍做临时组队,做技术上的交流,同时也给年轻的小朋友们传递一些‘偶像精神’”。快手体育将继续把篮球赛事和地方文旅、经济、文化甚至社会做正向的结合。对快手来说,重复本身面临着创新的风险,但同时,不断重复也意味着力量。

500

🟧 要到两个签名的刘子逸

不管是练习还是胜利,少年们都展现出对“重复”的渴望。这也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也许,我对体育精神和文化的探索或许才刚刚开始。

那晚的最后,我还遇到了一个14岁的男孩,他从和球员合影的人潮中“逃”出来,正滑动相册品味刚刚受到鼓舞的瞬间。我简单和他做了交谈,得知他今晚和两个球员合了影。他说,尽管他篮球打得不算好,自己也以学习为重,但他觉得,快手村BA能在沙溪办一场这样的明星赛挺不容易的,“下次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了”。

我说,“一定会有机会的。”

毕竟,未来这片球场上谁是明星还不一定呢。

500

作者:邬宇琛

编辑:小南

人间后视镜工作室出品,点击关注更多精彩内容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