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来家庭主妇是否会消失?

先说我的观点,我觉得极有可能会消失。任何事物都是时代的产物,家庭主妇也一样,它是在当下社会资源分配的情况下出现的,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资源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样化,人们可以从原有的家庭负担中腾出手来做更多的事情。

中国不同于日本韩国等有封建残余的国家,中国的大多数女性即使结婚生子后也仍然有机会从事工作,这就打破了过去“女人就应该留在家相夫教子”的观念,解放了女性的生产力,极大促进社会的整体生产水平,并让女性借此获得社会地位的实质提升。这是旧社会无法给予的,也是其他资本主义社会无法给予的。

可是在中国较为落后的地区,仍然有大量妇女被传统的家庭负担约束着,无法更好地施展自身的社会价值,社会地位也相对较低,受传统礼教束缚也更严重。要想解决这类问题,就必须进一步解放生产力,为落后地区带来更好的发展,打破原有的生产模式,让妇女从原来的社会结构中解脱出来,从而实现社会地位的提升。

如今最实质也最有成效的就是政府的扶贫政策以及创办学校、捐款捐物等福利政策。

有的人当家庭主妇也是无奈之举,家里没有老人帮忙照顾孩子,自己没有多余精力来顾两头的事,就算想工作也只能找些工作时间较灵活的兼职,所以只能让丈夫担起全家的经济来源。但是在当今社会,单靠丈夫赚钱养家收入是有限的,运气好的可以养得起家,运气不好的就只能靠省吃俭用来给家里寄钱了。而如果这些人在当地就有适合的工作,父母不再需要背井离乡到外地工作,那么孩子就不需要全权交给一个人照顾,两人可以轮流照顾。

在城市也有家庭主妇,有的是家庭条件不错,靠丈夫一人就可以撑起整个家庭的全部开销,不过这种情况相对来说是比较少的,尤其是人们对子女的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付出的成本也越来越高。当然也有好吃懒做的,不想工作只想找个长期饭票的,这类人长期来看不会有好结果,即便婚姻能维持下去生活也注定不会幸福。

马前卒的社会化抚养理念是个不错的想法,如果能办成,的确可以让父母从家庭负担中抽出很多时间来做更多的工作,从而补贴社会抚养的支出。不过这不是现在能做到的,因为以现在的社会发展程度还远远无法普及,而且这注定会造成新的社会资源的分配不公的现象。还有就是用科技来降低家庭抚养的成本,这也是个不错的想法,但是同样不是现在能做到的,理由同上。

虽然现实很骨感,但是设想总有实现的一天,到了那一天,人们结婚生子教育孩子的成本将大大降低,人们的生育欲望也会越来越高。有的人说“生了孩子生活质量就下降”“不愿意生孩子,觉得自己承担不起责任”“担心孩子教育得不好”。可是如果这些都不再是问题了,房价也不再那么吓人了,相信人们会改变观念的。到了那一天,无论是家庭主妇,还是职业奶爸,都会被新的社会模式抹去,人们可以将精力更多地集中在工作上,从而让社会发展速度得到质的提升。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