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不同时期就业意愿的不同

现在有一个现象,很多出生在改开前后(1978年)的那一代人的孩子,现在毕业面临择业,选择不奋斗了!而是愿意在本地找一个稳定的体制内工作。

一个研究生毕业考了当地电力系统,被分配到一个变电所工作,没分到局里,地处一个乡镇,我问他你是否不开心,他说挺好的,很轻松稳定,家人也满意,每天4点多下班,一个小电瓶车解决上下班问题,食堂做菜还好吃。还有几年前的几个研究生,明确不想去大厂,说加班太多,自己适应不了,表示要回老家找工作,一些电信公司、石油、电力等企业也会招一部分研究生。

具体表现在,无论家庭对孩子的择业期待还是孩子自己的就业需求,对现实的平稳(苟)就业考量大于对自我人生价值的追求,这在中国刚刚实现产业化和发展规模的情况下,是很值得重视的社会现象。

1,新中国成立时出生的一代,物质匮乏,拼搏的目的是争取温饱,或者是争取更好的温饱,老三样是典型的物质追求,正式工作大都是体制内的工作,工作繁忙程度不高,由于本来就来自不算发达的社会阶段,吃苦也不是问题。

2,他们的下一代基本上出生于七八十年代,大概是开始改开的时候,这部分人(本人就算)正好经历中国产业初级(粗放)蓬勃发展时期,有着强烈的奔小康的意识,要追求很好的生活条件,新三样是典型物质追求。那个时期大学生求职最重要目的是为了好的待遇,去出身地以外的城市工作完全没问题,从事比较繁忙的工作也不是问题。

3,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人的下一代大都在世纪之交出生,到现在也到了就业求职的时期,他们的就业追求中,已经出现明显的求稳和离家近的特点,很多大学生根本不去那些有挑战的工作,这个现象集中表现在大城市孩子和家庭中。而大部分小城市、县城和农村的孩子还是更有个人发展的内在动力,毕竟本地没有他们想要的就业机会。

btw,戏谑一下:吃苦奉献的事还是要农民(及其后代)来干。

原因:

1,这一代独身子女多,父母的唯一牵挂,希望能在自己身边。

2,七八十年代出身的人,有一部分基本上也赚到一些钱,家庭殷实。一部分发展较好的到了中产阶层,客观来说,基本上到了家庭发展的天花板,要实现阶层跃迁可能需要的不是努力而是造化或者出色的个人综合素质,都是可遇不可求的事,只能是少部分人能达成,所以很多家庭的心态就是孩子能平安幸福过就行,反正父母也给孩子创造了还不错的物质基础。

3,厌恶内卷的心态也起一定作用,孩子在前所未有的内卷环境中成长(几十年孩子学习的内卷指数一直在上升),家长内心里并不希望孩子一直内卷下去,抗拒工作中也这么卷,在诸多机会中家长倾向(至少接受)孩子能得到(稍微)轻松一点的工作,或者动用一定的资源去争取这类体制内稳定的工作,并在日后孩子的发展上有机会给孩子助力。

4,回家再某个体制内上班,其综合性价比不见得比在外面大厂上班更差,本地单位往往不会像大城市一样忙,虽然收入低一点,但房子一般都解决了,父母在身边结婚生子有一个照顾,有很多同学和人脉,生活成本不高。

互联网时代信息的快速传播,导致这个情况愈演愈烈,比如警校录取分数线超过985分数,一些电力系统“直属”大学分数线也很高,考公扎堆。也就是在国家大力倡导理工科的情况下,这类体制内专业和的势头已经压过传统理工科专业。

怎么个人感觉,保留拼搏精神的,大部分来自一般的县城或农村呢,哈哈。当然城里也确实有很多好孩子,不过有一部分真的选择求稳了。可能家庭和个人的发展心态不一样。

这个情况当时会导致阶层固化,反向说阶层会追求机会固化自己的未来,这是现象,值得重视。

也有措施在大学生就业录用上要求透明公正,然而考核和录用劳动力本来就是综合素质的考核,有弹性实在不可避免,国家能把情况控制在一定程度,保证还有新鲜血液通过公开竞争进入体制,就差不多了。

如何在职业层面给大学生或者再就业的大学生注入活力,工作主要在企业层面做:

一是要创新建立公平的考核和晋级机制,建立基于技术岗位和生产岗位(各种生产)的上升通道,给予与行政岗位类似甚至更好的待遇和发展空间,现在很多企业就是行政管理和技术专家路线两条线考核和评估待遇。

二是创造更开放灵活的创业环境,保护知识产权,利用我国产业齐全的优势,给予有特色的小企业以发展空间,我国产业的巨大的技术升级需求是可以做到的。

三是要培养大学生自主追求自我创新、自我追求的内在动力,从追求物质利益的层面提升到追求个人发展的层面上来,让有追求的人在社会上能脱颖而出。

我经常看足球青训的内容,有很多日本教练真的把青训工作当做事业在做,很认真专注情怀很浓。也有很多不起眼的小公司在一些很专的领域做的非常好非常有竞争力的公司依靠的是几个该领域非常牛逼的牛人长期的耕耘。大而全的公司能给大学生机会和上升通道,专业小公司也应该可以给大学生上升的空间。

如果很多人对于职业有自我的追求,职业和个人发展协同起来,是人的充分发展的新境界,西方还是能看到那样的土壤,我感觉慢慢的中国人也会考虑不要这么躺平,而是要有点情怀才更充实和幸福。

社会和人的发展是不是大体会分为这几个阶段:贫穷--奋斗--小富即安--反思--追求个人价值。当下这些孩子的家庭到了小富阶段,追求安稳也正常,在很多人都到达小富的情况下,必然出现反思,思考家庭和个人应该怎么面对发展的问题,这时候可能个人追求梦想和发展的内在需求才会被激发出来。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