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中国起诉的侵权案 为什么胜诉率可高达96%?

澎湃新闻 

 近日,因给人类史上首张黑洞照片打上“版权所有”标签的视觉中国,成为了舆论焦点。一时之间,关于视觉中国侵权律师函的质疑成为了热门话题。21世纪经济报道曾指出,视觉中国2018年三季报显示,为这家上市公司贡献了80%营收的“视觉内容与服务”业务,正是众多企业所质疑的“钓鱼维权”部分。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抽样分析了视觉中国及其子公司相关的侵权案件判决书,与此次“霸占版权”的黑洞图片不同,版权维护闹到对薄公堂的案件里,大多数涉事图片属于美国盖帝图像公司合作授权的作品,只有撤诉案件除外。也因为是正经八百的授权作品,所以视觉中国及其子公司的胜诉率很高。

  微博和微信是最多被发现侵权图片的媒介

500

  微信公众号“三表龙门阵”在《天下自媒体苦视觉中国久矣》一文写道,如果你是一个自媒体,还未收到视觉中国的律师函,说明还做得不够大。不过,就OpenLaw搜索到的总数推断,可能只有少数的律师函都能最终演变为诉讼。虎嗅也曾报道称,接近视觉中国人士透露,这家公司并不追求直接判决赔偿,主要是为了将维权变为销售,转被告为独家签约客户。因此大多客户会在诉讼判决前达成和解,最终通过法庭诉讼生效判决的金额不超过0.1%。

  虽然判决书不能代表与视觉中国相关的全部侵权事件,但也能从中看出一定的模式。

  样本显示,侵权图片最常被用在微信公众号和微博官微中。换句话说,视觉中国及其子公司最常在这两家媒体上搜索侵权作品。

  另外,公司宣传册也是刊载侵权图片较多的媒介。而且,根据判决书所反映的细节,原告方一般是在商业展会上获得这些册子的。据蓝鲸财经报道,早在2017年,视觉中国就研发了鹰眼图像版权网络追踪系统。同年,这家公司通过“鹰眼”发现的潜在客户数量较去年同期增幅超84%,新增年度协议客户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超54%。

  在赔偿金额方面,样本显示一般是1500元一张图片,但也有特别高额或特别低价的特殊情况,因为法官会根据侵权图片制作难度、侵权公司账号的粉丝数、传播力度、侵权公司收益程度等等因素进行判断,所以常常会不同于原告要求的赔偿数目。

  无法证明授权,是视觉中国败诉的常见理由

  在视觉中国和子公司作为原告提起的诉讼中,也偶有败诉的情况。其中最常出现的是,原告无法证明涉事照片属于美国盖帝图像公司授权的作品。有的案件法官判定,并不是每一张标有水印的图片,就属于视觉中国,就算是经过美国盖帝图像公司授权,也需要具备相关证据。此外,原告如果无法证明侵权图片所属作品为被告制作,也会败诉。

500

  对一审结果不服的图片使用者,可以在法定期限内上诉。这种情况下,视觉中国及其子公司们会成为被告。同样,图片使用者胜诉的案例依旧不多,而且胜诉的理由也和一审差不多。比较有趣的是,如果图片使用者证明自己图片使用的日期早于视觉中国被授权的日子,即使确实侵权了,也可以胜诉。

500

——————————————————————————————

北青网 

 频频状告他人侵权的视觉中国 到底有多少图片真正拥有版权?

  视觉中国版权事件还在发酵,连房地产、体育行业的大佬也被炸出来了。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英国“台球皇帝”亨德利公开发声怼视觉中国。有机构发文质疑视觉中国图库内到底有多少图片版权是干净的?4月13日下午,视觉中国创始人、董事柴继军向回应近日的“版权”风波。柴继军承认,视觉中国对签约摄影师上传图片把关审核存在问题,目前正在仔细分析,整改。

  动态

  创始人回应称审核图片版权存在问题

  视觉中国图片版权问题仍在发酵。在多家企业以及机构报出自己的商标、logo以及外观被视觉中国标上版权后,4月12日晚间,连大佬也被炸出来了。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发微博称,2017年曾接到“视觉中国”电话,说望京SOHO的照片侵权了。潘石屹在微博中称,“望京SOHO是我们建的,摄影师是我们请的。我们把调查结果告诉了世界中国就没有了下文,我们当时甚至怀疑摄影师一稿多投,现在看来是冤枉了摄影师。再一查,我们许多照片都被打上了视觉中国的标志。”

500

  英国“台球皇帝”亨德利昨晚也发微博称,视觉中国“不要拿我的脸挣钱”,并称要起诉视觉中国。

  4月13日下午,视觉中国创始人、董事柴继军向媒体记者回应近日的“版权”风波。柴继军承认,视觉中国对签约摄影师上传图片把关审核存在问题,目前正在仔细分析,整改。柴继军表示,视觉中国对摄影师上传的图片把关审核方面“肯定是有问题的”。

  在4月11日的《致歉信》中,视觉中国承认,对签约供稿人提供的图片,“没有尽到严格审核的职责”。有签约摄影师认为,视觉中国“只认人,不认图”,是导致问题图片出现的原因。“出了问题和瑕疵,说明工作还不足,对我们来说,因为是平台,还是得尽责。”柴继军说。

  针对整改细节、视觉中国网站何时重开等问题,柴继军表示,会根据交易所要求,统一披露。

  爆料

  图库版权有问题 需要摄影师自己背锅

500

  视觉中国取得图片版权的方式非常简单,大部分情况是由摄影师上传图片,即认为视觉中国拥有该图片的版权。那么,视觉中国是如何审核该图片是否是上传摄影师本人的创作呢?有机构给出的答案是基本不审核。

  4月12日,一家影像服务提供商的微信公众号发布了《单纯的摄影师朋友们:视觉中国不是你们想的那么无辜》文章,透露了视觉中国审核图片来源的细节。

  该文章中称,其公司(PRphoto)去年受一车企的委托拍摄了一场新车发布会,其拍摄的现场图片被车企作为发稿图片发给了到场的数家媒体使用。随后,其中一家汽车媒体收到了来自视觉中国的律师函,声称这几张照片的版权在视觉中国手上,该汽车媒体侵权。当时该车企怀疑是PRphoto将图片上传了视觉中国,最终发现是一家媒体记者将车企公关图片上传了视觉中国。而视觉中国拿到图片就觉得他们已经取得了这些照片的版权,就开始告其他那些刊用了新闻稿的自媒体。

  而在这家公司与视觉中国的邮件往来沟通中,视觉中国的法务人员称其拥有上述照片版权,但是出示的所谓证据无非是电脑屏幕翻拍图以及图片的详细信息截屏。

500

  最终,视觉中国的创始人柴继军向该公司发来邮件解决此事。解决的方式是:摄影师立即解约,图片下线;将该摄影师的信息发给同样的图库同行,不让其在行业立足;进一步核查损失,对所涉及的赔偿。

  在该文章中表示,视觉中国在跟摄影师的合同中写明,摄影师需自行解决图片的版权问题。“有了这一条保障,所以只要摄影师上传视觉中国就视为取得版权,如果自媒体盗用,那就是自媒体的问题;如果照片本身版权出了问题,那就是摄影师的问题。这个口口声声要捍卫图片版权的公司,他的稿库里究竟有多少图片的版权是干净的呢?”

  影响

  多家基金公司下调估值 还有2个跌停板

  股价方面,继昨日一字跌停后,中银、财通、博时等多家基金公司目前已下调视觉中国估值,最高给出2个跌停的估值,但尚未有券商下调评级。

500

  4月12日,视觉中国一字跌停,截至收盘仍有49.61万手封单。对于持有视觉中国的投资者而言,更关注的是何时能打开跌停。截至目前,多家基金公司已下调视觉中国估值,最高给出2个跌停的估值。

  4月12日晚间,中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自2019年4月12日起,对旗下部分基金(ETF基金除外)所持有的股票视觉中国(000681)的估值进行调整,估值价格调整为20.41元。4月12日,视觉中国收盘价25.20元,中银基金对视觉中国的估值相比现价仍有2个跌停。除了中银基金,将估值价格调整为20.41亿元的还有财通基金、博时基金。

  有业内人士表示,加强版权保护仍是大势所趋,视觉中国未来需要改善和优化商业模式,才能给投资者以更强的信心。

————————————————————————————————————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视觉中国年赚3亿:董事长和总裁都是外国籍,潘石屹也曾被“讹”

来源:朱邦凌

500

  4月12日,天津网信办消息,已成立工作督导组进驻视觉中国网站,就存量信息、日志留存、信息审核、信息安全管理、值班巡查、应急处置、技术保障等方面进行督导检查,对相关问题隐患提出具体整改意见并指导督促公司整改,对失职工作人员提出处理意见,确保整改工作落地见效,不走过场。

  1、潘石屹、台球皇帝亨德利、摄影师纷纷爆料

  4月12日晚间,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在微博发文称,曾在2017年接到“视觉中国”的电话,指出望京SOHO的照片侵权了!潘石屹在文中提到:“望京SOHO是我们建的,摄影师是我们请的,怎么会侵权呢?我们把调查结果告诉了视觉中国,就没有下文了。”

  4月12日晚间,英国台球界传奇人物,有着“台球皇帝”之称的斯蒂芬·亨德利在微博发文怒怼视觉中国:“你不要脸,但不要拿我的脸赚钱。”亨得利还@了视觉中国,并表示要起诉对方。亨得利在文中贴出了一组其个人照片被挂在视觉中国网站上的证据。

  4月12日晚间,摄影师闫广军发文:我是《视觉中国》的摄影师,多年来,在《视觉中国》上出售的图片都是几十元一幅,如果按照百分之五十的分成比例分析,《视觉中国》卖出去的时候也不到一百元。可是我看了网上的揭批,《视觉中国》卖图片的价格都是数百元。我只知道给摄影师分成多少,他们到底卖了多少我真不知道。

  摄影师郭先生也表示,他也在视觉中国上传过照片,当时的分成机制是五五分,通过系统可以看见哪张照片被下载了多少次,但看不到详细交易记录,他收到的报酬是按月计算的,并不清楚每一张照片卖了多少钱。

  明星们使用自己的图片,甚至都要倒贴给视觉中国钱。4月11日,演员莫小奇发微博称,在自己平台发自己照片被要求付费。她的工作人员说,小奇在自己创业的微信平台宣传电视剧《天衣无缝》时用了小奇剧照,结果被视觉中国要求付费,但剧组并未授权剧照给视觉中国。

  2、视觉中国的主要问题:虚构版权、碰瓷维权

  央视网一针见血地指出,视觉中国的主要问题在于:一、以保护之名实施著权权侵权,掠他人之美,冒充著作权人实施欺骗、讹诈,比如,黑洞照片的著作权人已经开放版权,视觉中国却假模假式对外收费,事实上视觉中国将大量海外开放版权的照片“占为己有”;二、视觉中国搞碰瓷式的维权,动辄进行高价索赔,动辄要求签订包年合同,搞得媒体、自媒体战战兢兢,不敢配图。

  过去5年中,视觉中国官司近万件。这些数据也揭开了视觉中国真正的盈利模式。公开资料显示,视觉中国盈利模式中有一项为“为内容生态中的生产者与使用者提供全方位的版权交易和增值服务”。另据视觉中国财报数据显示, 2018年前三季度视觉中国“视觉内容与服务”板块收入占上市公司总收入81.81%,实现营业收入5.7亿元,同比增长34.48%,该业务实现净利润2.3亿元,同比增长43.74%。随着利润和营收增长的还有视觉中国的诉讼案件数量。

  挥舞着版权大棒告这告那的视觉中国,发财的武器是“鹰眼系统”。这个“鹰眼系统”,有着自动全网爬虫、自动图像比对等能力,能够自动追踪公司拥有图片在网络上的使用情况,并提供授权管理分析、在线侵权证据保全等版权保护服务。

500

  3、管理层多是亲戚,董事长和总裁都是外国籍

  2017年年报还显示,视觉中国的实控人为10名一致行动人,共持有公司55.39%的股份,十人分别为廖道训、吴玉瑞、吴春红、柴继军、姜海林、陈智华、袁闯、李学凌、高玮、梁世平。而视觉中国现任董事长廖杰为股东廖道训、吴玉瑞之子,总裁梁军为股东吴春红之女、梁世平之妹,并称“公司核心管理层均为控股股东或其直系亲属”。不仅如此,廖杰为加拿大国籍,梁军为美国国籍。

  梁军:董事、总裁,女,美国国籍,1966年7月出生,硕士学历。2005.11-2012.8优力易美(北京)图像技术有限公司董事;2005.08至今华盖创意(北京)图像技术有限公司CEO、董事;2006.08至今北京汉华易美图片有限公司CEO、董事;2012.10至今东星(天津)视讯科技有限公司CEO;2012.10至今华夏视觉(天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CEO;2012.10至今华盖创意(天津)图像技术有限公司CEO。2014年5月至今,担任视觉(中国)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廖杰:董事长,男,加拿大国籍,1966年3月出生,硕士学历。2011年至今,历任中国智能交通系统(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裁,现任董事会主席。2014年5月至今,视觉(中国)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汉华易美和华盖创意两家公司的法人是柴继军,其另外一个身份就是视觉中国的创始人之一,其也是视觉中国的第四大股东,目前持有视觉中国7.1%的股份。昨天视觉中国封死跌停,柴继军个人持有的4976万股,截至前天收盘市值约13亿元,昨天开盘就直接缩水了1.3亿元。这位45岁的前摄影记者,如今身价超10亿元,是25家公司的法人。

500

  4、律师:视觉中国若以虚构的版权,要求公司付款,可能涉嫌诈骗罪或者合同诈骗罪

  北京青年报报道,针对视觉中国用无版权照片牟利这一行为,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张新年律师表示,若视觉中国通过图片搜索技术将网上的图片盗用至其网站上,再声称具有相应版权予以售卖或“维权”的行为经有关部门调查属实,则依据《著作权法》及《民法总则》的规定,视觉中国已经构成对相关图片权利人著作权的侵犯且涉嫌不当得利,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同时,若视觉中国以自己根本不具有版权的图片作为事实基础进行所谓“维权”的行为,可能涉嫌诈骗罪或敲诈勒索罪。

  北京博审律师事务所刘博今律师也表示,视觉中国若以虚构的版权,要求公司付款,可能涉嫌诈骗罪或者合同诈骗罪,但他强调,涉罪的前提是需造成对方损害并达到严重程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济观察报

视觉中国5年打近万起官司拓客10倍

  少有人记得,引起媒体群情激愤的视觉中国,是由两位曾经的媒体人发起成立。

  19年前,互联网创业刚刚在中国起步,时任中国青年报摄影记者的柴继军家里囤积着上千筒胶卷,每天还要负责处理全国各地摄影师寄来的100多张照片,这些照片大多不会被报社选用。

  而同事李学凌每天接触大量互联网创业者,比如张朝阳、王志东等等,就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这么多照片聚在一起,应该可以搞个赚钱的生意。”

  于是,就有了视觉中国的前身photocome。由于柴继军在传统媒体的多年从业经验,和李学凌的搜狐、网易从业经历,photocome在2002年就基本覆盖所有媒体类型并开始盈利。

  但真正开始成名,则要从2005年更名为ChinaFotoPress的汉华易美,与全球最大的图片库Getty Images合资设立华盖创意说起。2006年开始,借鉴Getty Images的经验,法律诉讼成为华盖创意、汉华易美重要的市场教育方式。

  之后,视觉中国迅速发展为中国最大的视觉版权内容提供商。

  5年造就9146起民事判决书

  在老牌社区——天涯社区、百度贴吧华盖创意吧等,均可以找到诸多诉讼信息,“我司被其盯上了,仅是一张非常不起眼的图片,这种图片居然也有人宣称著作权?”一位网友在2011年说。

  经济观察报查阅一篇2011年的兰州大学硕士论文,文内表述,华盖创意每年发起200起以上维权行动,有90%以上的情形是以华盖创意成功获得对方当事人支付对价而告终。

  笔者对比论文中叙述的案例,发现8年之后视觉中国,以及其旗下公司——华盖创意、汉华易美在起诉相关企业图片侵权时,所用的理由、取证方法以及法院判决,与8年前没有变化。而提起诉讼的频率与当时有增无减。

  根据天眼查数据,从视觉中国上市后,2014、2015、2016、2016、2018年分别产生了985、855、1149、1765、3032起民事判决书或裁定书,共计9146起,包括一审和二审判决书、裁定书。其中2015年以前,以华盖创意为主体提起诉讼的次数较多;2015年后,以汉华易美为主体提起诉讼的次数较多,仅2019年至今就有659起诉讼发生。

500

  而这659起诉讼,涉及到格林豪泰酒店、云南白药、光大银行、联合利华、恒大地产等各领域的几百家企业、单位,事由大多为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或著作权权属、侵权纠纷。

  以格林豪泰酒店和汉华易美的纠纷为例,汉华易美提供的涉案照片主要是署名为“格林豪泰连锁酒店”、认证信息为格林豪泰公司的新浪微博在2015-2016年发布的10条微博配图,其中这些微博的转发量、评论量、点赞量均为个位数。

  汉华易美声称涉案图片载于网址为www.gettyimages.ca的网站,并标注有“gettyimages”的水印,汉华易美作为Getty Image的中国代理方要求格林豪泰公司每张图片赔偿合理开支5000元。并以其与《环球人物》杂志社、上海有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签订的使用许可协议或报价单,以证明与涉案图片类似的图片市场许可费单价为10000元和6000元。

  一审法院确认汉华易美公司提交的证据可以作为其享有涉案图片著作权的证明,汉华易美依据GettyImages,Inc。之授权有权在中国大陆地区以其自己的名义对侵犯相应图片著作权的行为提起诉讼。

  但考虑到涉案图片为一般摄影作品,不具有较高的创作难度,格林豪泰公司并未使用涉案图片直接用于商业宣传,涉案微博转发、评论、点赞量极低,受关注程度低等理由,依法酌情判定每幅图片经济损失赔偿额为2000元。

  格林豪泰酒店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二次诉讼,但没有翻盘。

500 汉华易美和华盖创意两家公司的开庭公告、法律诉讼、法院公告加起来,有14384起

  汉华易美与欧派家居、皇家加勒比邮轮、金种子酒业等公司的纠纷,大多也发生在官方微博、官方微信的配图问题上。判决结果和举证过程与格林豪泰一案大致相同,基本上每次汉华易美都能获得一笔经济赔偿。

  有些大的消费品牌,比如联合利华,从2013年起和视觉中国旗下的汉华易美、华盖创意,先后产生了10份民事裁定书及判决书,涉案图片的发布主体有力士、旁氏Ponds、金纺COMFORT等多个品牌,以及相关广告用图等。而且中间有6次微博旗下公司北京微梦创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被列为联席被告。

  其他涉及企业官方微博图片侵权的案件中,一审、二审也多有涉及微博旗下公司北京微梦创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联想到共青团中央怒怼视觉中国的微博下面,众多企业微博参与评论,其中意味可想而知。不仅天下自媒体苦视觉中国久已,天下企业官微也对视觉中国的诉讼手法无可奈何。

500

  先发律师函,再和客户谈年度合作

  2018年12月24日,视觉中国官方微信披露与微博达成战略合作,在正版素材和版权作品变现等领域全方位推进微博生态正版化。

  根据此次战略合作,视觉中国向微博开放亿级的正版图片、视频、音乐素材,提供一站式的交付服务,供微博平台用户购买使用;同时,微博上优质的内容创作者也可以签约视觉中国,成为其供稿人,获得版权变现的经济收益。

  而这一合作达成的背后,视觉中国曾对成百上千的企业官方微博发起图片侵权诉讼,并多次将微博列为联席被告。

500

  无怪乎,许多媒体都转载了经纬中国创始管理合伙人张颖对视觉中国的点评,“通常一个小疏忽一张图片也不接受删除,直接索取几十万人民币的天价赔偿,要挟企业签年度合同”。

  社交媒体的兴起,让众多品牌企业尝试社会化营销,BAT旗下的社交平台、媒体平台积聚了大量的自媒体人和企业用户。在拓展这一新兴市场的过程中,视觉中国与各自媒体平台上的KOL、企业用户,发生了大量的诉讼、摩擦,尤其集中在金融、旅游、交通、快消、互联网科技等贴近用户的行业。

  而视觉中国在2017年来的上市公司公告中也反复提到,“企业客户是公司客户增长的主要领域。公司针对细分垂直行业采用差异化的客户引导转化及产品授权模式,重点开拓金融、旅游、交通、快消、互联网科技等行业客户。”“与互联网平台结成战略合作伙伴,使得公司内容能覆盖到海量长尾市场。”

  在天眼查记录的9146起民事裁决书及判决书背后,一点资讯、腾讯企鹅号、百度百家号、微博、阿里大鱼号等众多自媒体平台,和吴晓波频道、一条、十点读书等知名新媒体均已成为视觉中国的合作平台或商户。

500

  仅有最大的自媒体平台——微信,还没有被视觉中国全盘攻下。从2017年开始,越来越多的微信公众号运营方收到视觉中国的律师函。就像一位自媒体创始人的爆料,“刚刚收到视觉中国的律师函,然后天天有人催我们买年度服务。”

500

  除了律师函以外,视觉中国的另一获客法宝是其研发的“鹰眼”图像网络追踪系统。根据视觉中国2017年报,该系统能够追踪到公司拥有的图片在网络上的使用情况,更好地锁定潜在客户并满足其需求,实现精准营销。其中,公司通过“鹰眼”发现的潜在客户数量同比增长84%;通过“鹰眼”新增年度协议客户数量同比增长超过54%。

  从2017年起,视觉中国陆续与百度、搜狗、360等搜索企业达成合作,将图库接入搜索引擎,一方面实现对新用户导流,一方面和这些搜索引擎展开数据共享,获取用户行为数据。

  虽然视觉中国声称,用户在用搜索引擎搜索图片时,视觉中国的内容会有“版权”标示,但很多被告企业直至收到律师函,都不清楚从百度等处搜索来的照片是需要付费的。

  先与百度等企业合作让自家的付费图片遍布社交网络,然后再启动鹰眼系统进行版权追溯,采用律师团队维权,难怪三表龙门阵、航通社等KOL多次谴责视觉中国“钓鱼执法”。

  客户数从7000增长到10万级

  2014年视觉中国借壳远东股东上市,旗下两家主要公司华夏视觉、汉华易美合计估值24.88亿元。廖道训、吴玉瑞、吴春红、柴继军、陈智华、李学凌等10名一致行动人承诺标的业绩承诺期为5年,2014-2018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15、1.63、2.23、2.77、3.29亿元。

  而2013年华夏视觉、汉华易美的营收加起来还不到3亿元,拥有近 7000 多家的商业客户及 4000 多家的媒体客户资源。前五名客户腾讯、网易、搜狐、新浪、凤凰网均为门户网站,贡献的营收共计2051.5万元。

  5年后,2018年中报披露,视觉中国除直接服务超过一万家客户之外,还通过与BAT等互联网平台覆盖互联网平台所聚集的数十万的自媒体人、中小广告主及商家等长尾用户。

  2014至2017年,视觉中国不仅完成业绩承诺,成长为一个市值近200亿元的上市公司,视觉内容与服务产品的毛利率也不断增长,从2013年的61.51%增长到2017年的68.87%。

  不同于爱奇艺、腾讯音乐等视频、音乐平台,上游的明星、导演、音乐人对作品有很强的定价权,下游的观众、听众在充分竞争市场有广泛的选择权。在视觉中国的商业模式里,不管是上游的图片设计师,还是下游的图片使用者都无法充分影响平台的价格。

500来源:视觉中国2018年中报

  和一般公司的市场推广方法不同,视觉中国在营收两位数增长的时候,销售费用、职工薪酬均只有个位数增长。

  至于维权支出,视觉中国仅在借壳上市时披露过,从2010年至2012年分别为275.4万元、249.6万元、138.3万元。

  相比之下,如果视觉中国开展的近万起裁定、判决案例,按照70%-90%的胜率,每案例获得赔偿2万元,视觉中国维权获得的经济赔偿为1.4亿元-1.8亿元,平均到5年内大概每年2800万元-3600万。

500 视觉中国2010-2012年维权支出

  作为中国最大的视觉版权运营商,视觉中国曾经在一片蓝海里横冲直撞,也正在面临用户和设计师的全面质疑。(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