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前诸葛亮:2045中国人均GDP将超美
深感事后诸葛亮的太多,说不如做,今天就来一个“事前诸葛亮”。这么一个题目估计会引来争议,因为与主流经济圈----无论国际还是国内----格格不入。但历史不断证明,真相往往被少数人言中。
问题的由来
前一段时间,清华大学的一次内部讲座,白重恩教授对中国经济做了如下判断:中国经济在美国次贷危机前三十年平均GDP增长率为10%,危机发生十年来平均增长率下降到了8.2%。前三十年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后十年的增长主要靠政府投资,劳动生产率却在下降,因此不可持续。鉴于劳动生产率的下降是世界的普片规律,因此推算出到2050年中国GDP增长率逐年下滑到2.85%。
白重恩教授的推算依据,是主要发达国家的劳动生产率都出现下滑,加上中国劳动力人口在下降,因此计算2016年以后每5年中国GDP的潜在增长率依次为:2016-2020年6.36%,2021-2025年5.57%,2026-2030年4.86%,2031-2035年3.97%,2036-2040年3.28%,2041-2045年3.29%,2046-2050年2.85%。
现在看来,这个推算把中国增长率下滑速度说得过于严重。因为到2020年还有两年,前三年GDP增速都在6.5以上,今年目标也定在6-6.5%,也就是说今年GDP增速肯定高于6%,如果潜在增速是6.36%,2020年增速就要低于5.5%,这显然过于夸张。
本人推算的依据,来自于世界银行的历史数据。本人从世界银行数据库中选择国家、指标和时间,下载了中美近二十年的历史数据(如下图):
危机前后十年,中国GDP增速下滑17%,而美国下滑53%。十年平均是长期趋势,如果各自按照这个下滑速度,将数据导入excel计算结果如下图所示:
计算显示:2023年中国GDP为22.73万亿美元,超过美国的22.20万亿美元;2045年中国人均GDP为103842美元,超过美国的102316美元。
估计不少人会提出质疑。但本人认为这或许还是一个偏保守的估算。其中没有考虑科技水平快速追赶引起的人民币升值因素。也没有考虑美国加速衰退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