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恨国党”并非人品有问题?(之一:教徒式思维)

一般公众认为,那些恨国党,比如“公知汉奸”等,都是人品有问题。所以虽然嘴上说他们“非蠢既坏”,但实际上暗指他们不是蠢,而是坏!理由大概是:这些人都是有影响力的“精英”,因为没有影响力的人即便想做汉奸,一来洋人看不上你,二来你说话也没份量,左右不了国家的政策,当然也就没法“卖国”。既然是“精英”,自然学问都很大,所以不可能“蠢”,因此只能是“坏”!

但本文可能要颠覆这种认知。他们其实并不是“坏”,而是“蠢”。当然,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这里边当然有“坏”的,但那是极少数,就总体来看,这个群体还是以“蠢”为主。这里不说他们“坏”,是因为他们并不符合“坏”的标准。所谓“坏”,其实就是明知是错的却依然坚持,这才叫“坏”。而反观大部分“恨国党”,他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有错,他们是真心认为西方好。所以这当然不属于“坏”,比如我身边亲戚朋友和同学大都是至少本科以上的知识分子,但半数以上都崇洋媚外,都觉得中国不民主,都热衷于移民留学。也就是说,他们内心其实是不爱国的。但长期的交往中,发现他们的人品并不坏。既然不“坏”,自然就是“蠢”。这里的“蠢”特指他们的学术水准。

有人一定会质疑:这些人不正是因为学问大才成为精英的吗?你却说他们学问不大,这不矛盾吗?其实一点也不矛盾。因为目前的学术评价标准有问题,造成了“精英”当中混入大量滥竽充数的人,所以我们经常会听到“砖家”这种称谓。

那么学术评价标准出了什么问题呢?简单一句话来说,我们目前的学术评价标准只重视“锦上添花”的东西,而不重视基础的东西。那么什么是基础的东西?本人总结了三点,即思维方式、基本概念、思维逻辑。

我们评教授往往都是问你发了多少篇“顶刊”?够数了你就自然当选。至于基础的东西懂不懂并不考虑。于是自然就会出现很多草民都能看出来的某些专家有问题,典型的例子就是清华大学某教授批评华为不应自己开发芯片。

我这一段时间一直在思考鲁迅和胡适的学问到底差距在哪里?按照现在的学术评价标准,他们都有资格胜任北大教授。他们的差距恐怕就在这些基础性的东西,胡适还不具备。

前一段时间,清华大学那位往狗熊头上泼硫酸的学生,被中科院物理所录用了,在网上还引起了争议。我们对大学生的评价标准就是高考,你够了650分就能上清华。至于其他基本素质是不考虑的。过去官方评价人才的标准是“德才兼备,以德为主”。这里的“德”其实就属于“基本的东西”。但后来都变味了,评三好学生的标准实际上变成了“学习好”一条。只要你不是病秧子,又没有出严重的“道德瑕疵”,单凭学习成绩就可以是三好学生。虽然以上是针对人才的全面评价标准说的,但对学术评价而言,道理是类似的。不能只看发了多少“高大上”的论文。实际上“基础的东西”往往比“高大上的东西”更重要。正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而不重视基础正是目前学术评价体系的问题所在。

基础的东西本人总结出三大块,但限于篇幅本文首先谈思维方式。其他两个后续单独发帖探讨。

现在学术界存在一种非常病态的思维方式:“教徒式思维”。

“教徒式思维”是本人发明的一个词,因为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词来形容。那么什么是“教徒式思维”呢?先通过一个本人身边发生的故事来通俗解释一下:

有一位曾经的女同事离异了,后来听说找了个男朋友,说是来自欧洲的一个贵族家庭。每周都来女同事家过两天,而且一毛不拔。但很会“来事”,不定期会送一个小礼物比如一束花之类的,却从不谈婚论嫁。一旦提婚姻问题,他就会说:如果回家提起这个问题,就会被逐出家族,所以还是从长计议。

如果按照正常人的思维,肯定会怀疑这是不是一个骗子?有一次我们提起这个问题,结果女同事一句话把我们都噎回去了:“爱情能用金钱来衡量么”?

这就是典型的“教徒式思维”:对自己心仪的人,即便有再多的疑点也从不怀疑。很像虔诚的教徒,是绝对不会怀疑上帝的!

但她本人并不认为自己有问题。我们可以假设一下,如果她的男朋友没有引起她的心动,也同样“抠门”的话,她完全有可能怀疑这个男人是个骗子。也就是说,“教徒式思维”的特征,就是对自己心仪的人会毫不怀疑,而对自己看不起的人,质疑的能力比甚至比常人还更强。现实的例子很多,我们见到过许多公知大V,对西方提供的数据毫不怀疑,而对本国公布的数据却很有“质疑精神”。

口说无凭,我们还是举现实的例子。比如恒大某首席经济学家发过一帖,对比中美“居民可支配收入”,得出美国比中国高12倍!如果去查数据,还真是这样。但为什么说这位首席是“教徒式思维”呢?因为美国的人均GDP大概比中国高5倍,居民可支配收入也应该比中国大致高5倍才符合逻辑。如果是一个高水平的学者,这么大的误差肯定会觉得不正常。进而会去验证,这样真相马上就出来了。事实也正是这样,原来美国的“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包含企业利润的,而中国的统计口径与美国不一样。

这位“首席”为什么看不出来呢?如果说智商有问题显然不对。人家也是留洋的博士。合理的解释只能是“教徒式思维”。他一定是非常“崇洋”,认为美国是最先进的国家,统计数字怎么会有问题呢?所以根本就不会往这方面去想。

教徒式思维显然不能说是“人品问题”,而是思维方式有问题。

思维方式应该不应该列入学术能力范围?当然应该!如果依照这位“首席”的结论,就会发生“地动山摇”级别的误判!然而现在的学术评价体系却无法判别学者的思维缺陷。这里先不说具有教徒式思维的精英有没有“真才实学”,仅从思维方式看,起码他们做学问的能力必然大打折扣!

最后回到本文的主题,思维方式有缺陷,如果判断是“人品”有问题,显然是误判。最终的结果必然导致情绪对立,从而引发毫无意义的泼妇骂街式争吵。长期以来,舆论界的混乱局面,都与“人品”之争密切相关。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