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总统劝中国:放弃“自给自足”路线!

新加坡这段时间为中国操碎了心。

一会是《联合早报》提醒中国“北极航线既不安全也不环保”,没必要选择这一航线;一会是发展部部长徐芳达劝告中国面对关税战时,不应采取“你做初一,我做十五”的态度。

真是难为新加坡了,媒体和政客轮番出来劝说中国。这么小的体量居然要替中国承担这么大的烦恼,谢谢噢!

可能是觉得自己音量不够大吧,连新加坡总统都亲自出来喊话了。

500

据《联合早报》10月16日报道,新加坡总统尚达曼在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向中国喊话:放弃完全自给自足的发展路线。

真没想到,“自给自足”居然也能变成一个贬义词。

新加坡总统这番貌似“理性、客观、中立、深明大义”的讲话,实则包藏祸心,颠倒黑白。

首先,他将中国人的自力更生精神说成是要实现“完全自给自足”。

接着,他将子弹射向这块自己树起来的靶子,说得好像是中国要“孤立”于全世界似的,绝口不提美国对中国的无理打压、限制、封锁。

要不请他立刻说服美国,妥善解决光刻机、高端芯片、中企黑名单、靠港费等问题?

能做到吗?做不到就闭嘴。

更有意思的是,尚达曼是在美国发表演讲的。

上周,尚达曼对美国展开工作访问,在华盛顿期间,他于美东时间10月15日在IMF总部举办的佩尔·雅各布森讲座(Per Jacobsson Lecture)发表题为《可能性的时代:重塑经济秩序与共同愿景》的演讲。

500

他谈到了AI科技发展、多边合作、全球领导真空、贸易失序、大国脱钩、新加坡角色等问题,重点是中美关系对世界的影响。

他认为美国在生产力、收入、创新能力及金融体系等方面仍保持明显领先地位。但中国正迅速缩小与美国的差距,美国从未遇到过像中国这样规模庞大、有实力、快速崛起的竞争者,这导致美国政治氛围发生了深刻改变。

意思就是,特朗普政府到处横冲直撞是有合理原因的,因为美国要捍卫他的领导地位。

新加坡担心世界将面临“漫长而混乱的全球领导真空期,陷入持续恶化的失序局面”。

所以要重塑多边主义和发展新型国际合作,树立互利共赢信念。

虽然尚达曼也认为解决危机要依靠“多边主义”,但他的概念跟我们所说的“多边主义”并不一样。

我们提倡多边主义,主要是反对美国的单边主义、霸权主义。

而新加坡总统是因为看到美国无力维持领导地位(霸权),才不得不接受多边主义。

他包藏的祸心在于,中国应当“继续与美国、欧洲及其他主要科技体互相依靠”,让“中美关系找到稳定的平衡点”。

他所说的“平衡点”是指什么?

就是中国“不挑战、不越界、不创新”的代名词。中国科技可以发展,但不能超越让西方保持领先的那条“红线”,这就叫“平衡点”。

本质上,尚达曼是在维护美国霸权,而不是在推动“多边主义”。

他的结论是中国要“放弃完全自给自足的发展路线”,接受“平衡点”。

然而,中国什么时候说要“完全自给自足”了?

“自给自足”是一种社会经济状态,在古代,由于交通不发达等客观因素,各国都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而中国早就在开拓“丝绸之路”,进行国际贸易,互通有无,但受商路条件所限,大规模货物来往仍很难实现。

进入工业化时代后,随着航运、铁路、公路、桥梁、无线电等领域的不断发展,全球贸易体系开始形成,“自给自足”就成了贫穷落后国家的特征,因为它们还处于小农经济阶段。

列强(发达工业国)为了掠夺和奴役落后国家,就将它们“囚禁”在自给自足的经济状态中,实际上是仰人鼻息的“自给自足”。

它们只需要向列强提供工业原料、农产品和廉价劳动力即可。

新中国建立后,美国就嗅到了危险,它对中国实施了铁桶般的封锁政策。

专门负责执行封锁政策的巴黎统筹委员会(COCOM)清单上的战略物资多达2100种。

换句话说,作为COCOM的重点封锁对象,中国有2100多种物资想买也买不到,因为西方不跟你贸易,中国只能从社会主义国家采购。

这一切,新加坡难道不知道吗?当年,马来半岛连天然橡胶都不能向中国出口,因为这是美国指定的战略物资。

中国怎么办?只能想尽一切办法“自给自足”。

还有一条路,就是恢复与西方“合作”(让帝国主义势力和西方资本重回中国),如果选择这条路,中国现在不会比印度好多少。

不说别的,就说“两弹一星”,西方会允许中国拥有?新加坡能想到这种问题?

中国人真正强调的是:自力更生精神。

那一代中国人付出了难以想象的努力和牺牲,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这就是今天中国制造业领先全球的基础。

当中国融入全球贸易体系并成为领跑者后,我们并没有将“自力更生”与“国际合作”对立起来,而是两者并重。

然而,西方对中国封锁政策死灰复燃了,尤其是2018年美国发动的“贸易战”,几乎每一家有创新能力的中国科技公司都被美国视为眼中钉,必除之而后快。

如果将中国科技企业视为一家家饭馆,那么,这些饭馆被美国的断供逼到什么地步?

它不仅要做饭烧菜,而且还要自己生产桌椅板凳、锅碗瓢盆,甚至还要自采煤气……

如果不是有一个强大的国家作为依托,这些企业要不倒闭,要不就被西方资本收购。

7年过去了,美国发现中国科技企业居然没有倒下,它就想不通了。

中国的表现,更是超出了新加坡这类国家的理解能力。

于是,它们就反过来说是中国在搞“完全的自给自足”。

尚达曼说这些话,表面上看是在“劝和”,实际上是在为美国的野蛮行径开脱,企图将责任都甩到中国头上。

本末倒置,“用心良苦”。

500

新加坡作为一个城邦式小国,它可以依附于英国,也可以依附于美国。

就像是一只鸡,谁给它扔把米,它就能吃饱。

在鸡的世界观里,它永远无法理解森林中老虎狮子的生存法则。

中国绝不可能依附于任何一个大国。否则,就会被分而食之。

在今天这种国际环境下,新加坡还在讲什么“稳定的平衡点”、讲什么“中国能否继续与美国、欧洲互相依靠”……

忽悠,接着忽悠。

他干脆叫中国放开稀土供应,让西方更加肆无忌惮地打压中国好了。或者新加坡自己去满足西方的稀土需求,但它又没有这本事。所以,只能忽悠。

尚达曼在IMF的演讲,说来说去就是一个意思:中国继续生产低端产品,满足西方日常消费需要,而西方继续用高科技大发其财,新加坡分点汤喝。

如果中国被西方卡脖子,可千万不要反抗。不然秩序会乱,影响新加坡喝汤,使不得,使不得。

或许这就是印度裔对世界的认知吧。

不是我们吓唬新加坡,当美国公然叫嚣要占领格陵兰岛、“夺回”巴拿马运河、将加拿大变成第51州、“收回”阿富汗空军基地时,新加坡还在明里暗里帮美国说话,它以为自己还能继续搞“对冲战略”(hedging strategy)吗?

是非不分,为虎作伥,对什么冲?平什么衡?

500

美国为了维持其海权霸主地位,一旦急眼,也会将新加坡一口吞到肚子里。

到那时,新加坡觉得谁能救它?

小国认不清自己的位置,认不清历史发展方向,还要自作聪明,是很可悲的。

中国对新加坡充满了善意,也希望新加坡能好自为之。

顺便问下,当尚达曼在华盛顿指点江山的时候,新加坡的淡水供应自给率提升到50%了吗?

最后,建议新加坡果断放弃2061年实现淡水供应完全自给自足的目标,响应尚达曼的呼吁。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