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歼-10还会一波三折

印尼要买歼-10,但这事没那么简单。原因有三:

1、印尼的需求不像巴基斯坦那么急迫。印尼的军事威胁主要来自澳大利亚,但必须说,这是比较遥远的威胁,与巴基斯坦面临急迫的印度威胁是完全不同等级的问题。

2、印尼没钱。巴基斯坦也没钱,但巴基斯坦有中东油老板赞助,也有中国的优惠,咬咬牙,买,而且只买能买到的最好的,这是生存压力下的刚需。两年前那就是歼-10C。印尼毕竟已经订购42架“阵风”,2026年开始交货。57空战里歼-10大胜,但对印尼的实际意义没有那么大,印尼主要还是在买一个存在空军,生存压力并不大。

3、印尼并不急于站队,这是与东盟的整体立场一致的。巴基斯坦是没有别的队可站了,美国太靠不住了。印尼和东盟不一样。一方面美国在越南战争之后撤出东南亚、抛弃东南亚盟国本身就是东南亚国家自保、成立东盟的原因,另一方面,中国这个大象对他们的压力也实在是大。说他们“疑中”,那是掉入西方叙事的圈套。但谁都对维持已久的现状更舒适,对于基本态势的改变总是有疑虑甚至抵触。中国崛起正是改变地区乃至全球基本态势的大事件,东盟只是在被动接受,谈不上主动欢迎。跨过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欢迎的瓶颈点可能不远了,但现在还没有。

在这样的背景下,印尼“90亿美元购买42架歼-10C”就成了谜团。现在有传说,90亿美元是整个国防拨款,只有其中16亿美元可用于购买战斗机。确实,印尼国防预算在90亿美元上下,不可能都用来买飞机。另一方面,买飞机的款项也未必出自同一年的拨款,如果每年16亿,连续5-6年,那就说得通了,反正交付也不可能一年统统交付,拉长到5-6年很现实。印尼的82亿美元买42架“阵风”战斗机也是一样的。

说到底,16亿美元买42架飞机,折合3800万美元一架,新飞机是买不到的,弹药、备件、训练、技术支援更是免谈,而这些都是刚需,否则飞机买来纯粹是摆设了。购买二手战斗机够用吗?不是没有可能,但是有一大堆但是。

印尼也没有明确到底买什么飞机型号,于是有印尼要买的其实是歼-10A、B的说法。

歼-10A早就停产,现役歼-10A在2006年开始服役,早期飞机已经20年了。不是必须退役,但考虑到这20年中国航空和军工技术的飞速进步,这些“古早”版歼-10A已经“不合时宜”了。最主要的是,歼-10A是为防空截击设计的,矩形进气口和可调进气斜板使得M2.2的最大速度成为可能。但在中国空军现在的体系内,歼-11、歼-16更不用说还有歼-20才是防空截击的主力,歼-10A要“失业”了。这是甜蜜的烦恼,但依然是烦恼。

1473型脉冲多普勒平面缝隙雷达可能算平面缝隙里的巅峰,但这是尴尬的赞美,因为平面缝隙是70年代的技术了。由于时代局限,发射不了PL-15,数据链和网络化技术也跟不上时代,对中国空军的防空截击任务的有用性极大降低。改装升级是一个办法,但在新飞机迫不及待要加入现役的现在,花这钱改装歼-10A不大值得。作为二手战斗机外销的话,用“枭龙3”的主动相控阵雷达换装,最终可发射PL-15空空导弹,但这与歼-10C的“正装”版的性能还是差一截,改装本身也是一大笔费用,3800万单价未必拿得下来。

歼-10A采用俄制AL-31发动机,还是为歼-10特别改款的专供版。中国已经没有需求了,印尼要再保持多少年运作,需要俄罗斯维持生产线和提供备用发动机。需要与第三国协调备件发动机的生产和技术支援,这是一般购买二手战斗机没有的问题。印尼不是不可能做到,本身的苏-27、苏-30MK2也需要AL31发动机,但那是不同的亚型,与歼-10A的不能互换,也肯定是完全不同的供应和技术支持协议之下。

对于印尼来说,防空截击为主的二手歼-10A的地位尴尬。42架“阵风”已经确认继续购买,这将是防空截击的主力,除非新买的是防空截击性能更强的箭-10C。再买42架歼-10A干什么用呢?主打对地攻击?这并不是歼-10A的强项,或者说,与印尼现有飞机相比,没有太显著的优越性。现有的F-16很老了,该退役了。现有的苏-27和苏-30MK2的年头和歼-10A相仿,除了简化型号外,谁替换谁都没有太显著的优越性。歼-10A的航电性能可不能与歼-10C比,比苏-27和苏-30MK2可能数字化水平更高,但从实战性能来说,提高有限,毕竟雷达性能尺寸为王,那边一米直径的雷达天线就是王炸。

歼-10B是另一个可能。这是歼-10A和歼-10C之间的过渡型号,采用被动相控阵雷达,比歼-10A的脉冲多普勒要强,但比歼-10C的主动相控阵还是差一截。歼-10B首先在歼-10系列采用DSI进气口,发动机可能能同时兼容AL31和涡扇10,但已知作战中队的歼-10B基本上还是用AL31。比照F-16C/D的先例,可在普惠F100和通用电气F110发动机之间选装只是在设计上的,这是制造时的选项,一旦制造完成、下线交付,还是只用同一系列的发动机,不能在现有战斗机上互换。这样说来,二手歼-10B也有备件发动机问题。

更大的问题在于:歼-10B的批量很小,据说只有50架,然后生产就迅速过渡到歼-10C了。这样小的过渡机队在中国空军里就是“用到烂”的命,也不会为外销专门维持一套生产体系。这对二手战斗机外销是不利因素,长期的备件供应会有问题。

这样看来,印尼最好的选择还是老老实实买歼-10C,“贪便宜”买歼-10A或者歼-10B并非好选择,后面的问题一大堆。在加上复杂的政治考虑,这事远没有尘埃落定。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