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笔记——重读《菩萨蛮.黄鹤楼》
隔离笔记——重读《菩萨蛮.黄鹤楼》
几天前,有人采访钟南山院士,老人家说武汉本来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以我的理解,城市能以英雄冠之,多半是在这做城市里生活过的人给她注入了能够称之为英雄的灵魂。我认为毛主席算是其中一位。
毛泽东主席一生酷爱武汉,解放前在武汉主持过国民党的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解放后到访武汉多达五十次,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武汉度过。他在武汉的同一地点,不同时间,写下了不同心境的两首词。其中第一首是《菩萨蛮.黄鹤楼》,作于1927年春。今天读来,别有风味。
1927年春天,毛泽东刚刚完成湖南农民运动调查回到武汉,发表了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调查报告》。彼时,北伐战争胜利完成,国民政府名义上统一中国,似乎国共合作亲密无间,大量共产党人加入国民政府,担任要员。但是,作为国民政府宣传部长、中央候补委员的毛泽东,已经敏锐的觉察到了“补天介石”和“填海精卫”的屠刀正在慢慢举起。
果然,四.一二屠杀发生后,27日,中共五大在武汉召开。毛泽东的意见并没有得到重视,四.一二的鲜血也并未警醒中央。毛泽东反而被排除了中央领导集体,仅为中央候补委员。下图是中共五大会址,标语还是明确的写着“国共两党合作到底”。
会后,毛泽东忧心忡忡,信步登上会场附近的黄鹤楼,俯瞰长江。时武汉淫雨连绵二十余日,长江上雨雾弥漫,不辨南北,宛如当时的革命情势,扑朔迷离。一时心潮起伏,写下这首诗词。
《菩萨蛮.黄鹤楼》
茫茫九派流中国,
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
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
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
心潮逐浪高。
九派,指长江。过去说长江在流经湘、鄂、赣时,收纳了九条支流,所以长江也被称为九江(现在九江成为一个地名),或者叫九派。一线,指京汉、粤汉铁路,现在叫京广铁路。当时为什么分开叫,因为没有技术和钱修建长江大桥。火车到达汉口,把火车皮放在船上,摆渡到武昌,在上火车继续南下。“一桥飞架南北”,那是三十年以后的事情了。
黄鹤楼,据说自崔颢题诗后,连李白都不好意思再写,“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只好跑到南京凤凰台上念念“烟波江上使人愁”。但是,毛泽东敢写,而且一出手就是大气派。
开篇两句话,诗人用一横、一竖把整个中国塞进了自己的词中。像这种一上来就是神州、海内之类的词句,没有一些帝王气概的人,是写不出来的。“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有大气魄的人,即使不认识字,随口一说,便无人能抵。
“茫茫”、“沉沉”两个叠词使整首词立刻显得沉郁和苍凉。
前面两句仿佛是诗人站在一副中国地图前的想象,后面紧接着两句龟蛇锁大江、烟雨莽苍苍,直接把视角拉回黄鹤楼。长江南北,一蛇(蛇山),一龟(龟山),遥相呼应,似乎要将茫茫长江拦腰锁住。莽莽苍苍的烟雨笼罩下,逝者并不如斯,如何闲庭信步。
下阕借黄鹤喻指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一去不复返。to be or not to be,对于职业革命家,这从来都不是个问题。对着滔滔江水,祭奠一杯老酒,收拾行囊,开始新的征程。
去年夏天,我去了一趟都府路41号,故居斜对面,国立武昌高等师范专科学校附属小学,中共五大就是在这个学校召开的。陈潭秋是这个学校的老师,与董必武筹建武昌共产党,参加过嘉兴游船一大。在故居里,看到一张照片,这张照片里一共十个人,分别是毛泽东,杨开慧,毛岸英,毛岸青,蔡和森,郭亮,澎湃,夏明翰,毛泽民,毛泽覃。他们都曾经在这座不大的庭院中居住过,他们是当时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的教员。国民政府有两个培养人才的机构,一个是黄埔军校,一个是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黄埔军校的校长是蒋介石,农讲所的所长是毛泽东。
这里面的十个人,包括两个孩子,大都在大革命失败后牺牲,只有毛泽东和两个孩子活到了解放,其中岸英还死在了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他们大都家境殷实,抛家舍业,义无反顾,牺牲的时候不满三十岁。他们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贡献了自己的一切,他们为武汉这座城市注入了英雄的灵魂。
文学经典之所以经典,就是除了表现初始背景下情感,还可以抽象出来,变成一种普世的情感,常读常新。
江城武汉,疫情肆虐,断臂封城,九派截流,南北停穿,黄鹤已飞,只剩空楼。只待瘟君退去,把酒酹江,叩弦长啸。
几天前,有人采访钟南山院士,老人家说武汉本来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以我的理解,城市能以英雄冠之,多半是在这做城市里生活过的人给她注入了能够称之为英雄的灵魂。我认为毛主席算是其中一位。
毛泽东主席一生酷爱武汉,解放前在武汉主持过国民党的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解放后到访武汉多达五十次,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武汉度过。他在武汉的同一地点,不同时间,写下了不同心境的两首词。其中第一首是《菩萨蛮.黄鹤楼》,作于1927年春。今天读来,别有风味。
1927年春天,毛泽东刚刚完成湖南农民运动调查回到武汉,发表了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调查报告》。彼时,北伐战争胜利完成,国民政府名义上统一中国,似乎国共合作亲密无间,大量共产党人加入国民政府,担任要员。但是,作为国民政府宣传部长、中央候补委员的毛泽东,已经敏锐的觉察到了“补天介石”和“填海精卫”的屠刀正在慢慢举起。
果然,四.一二屠杀发生后,27日,中共五大在武汉召开。毛泽东的意见并没有得到重视,四.一二的鲜血也并未警醒中央。毛泽东反而被排除了中央领导集体,仅为中央候补委员。下图是中共五大会址,标语还是明确的写着“国共两党合作到底”。

《菩萨蛮.黄鹤楼》
茫茫九派流中国,
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
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
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
心潮逐浪高。
九派,指长江。过去说长江在流经湘、鄂、赣时,收纳了九条支流,所以长江也被称为九江(现在九江成为一个地名),或者叫九派。一线,指京汉、粤汉铁路,现在叫京广铁路。当时为什么分开叫,因为没有技术和钱修建长江大桥。火车到达汉口,把火车皮放在船上,摆渡到武昌,在上火车继续南下。“一桥飞架南北”,那是三十年以后的事情了。
黄鹤楼,据说自崔颢题诗后,连李白都不好意思再写,“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只好跑到南京凤凰台上念念“烟波江上使人愁”。但是,毛泽东敢写,而且一出手就是大气派。
开篇两句话,诗人用一横、一竖把整个中国塞进了自己的词中。像这种一上来就是神州、海内之类的词句,没有一些帝王气概的人,是写不出来的。“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有大气魄的人,即使不认识字,随口一说,便无人能抵。
“茫茫”、“沉沉”两个叠词使整首词立刻显得沉郁和苍凉。
前面两句仿佛是诗人站在一副中国地图前的想象,后面紧接着两句龟蛇锁大江、烟雨莽苍苍,直接把视角拉回黄鹤楼。长江南北,一蛇(蛇山),一龟(龟山),遥相呼应,似乎要将茫茫长江拦腰锁住。莽莽苍苍的烟雨笼罩下,逝者并不如斯,如何闲庭信步。
下阕借黄鹤喻指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一去不复返。to be or not to be,对于职业革命家,这从来都不是个问题。对着滔滔江水,祭奠一杯老酒,收拾行囊,开始新的征程。
去年夏天,我去了一趟都府路41号,故居斜对面,国立武昌高等师范专科学校附属小学,中共五大就是在这个学校召开的。陈潭秋是这个学校的老师,与董必武筹建武昌共产党,参加过嘉兴游船一大。在故居里,看到一张照片,这张照片里一共十个人,分别是毛泽东,杨开慧,毛岸英,毛岸青,蔡和森,郭亮,澎湃,夏明翰,毛泽民,毛泽覃。他们都曾经在这座不大的庭院中居住过,他们是当时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的教员。国民政府有两个培养人才的机构,一个是黄埔军校,一个是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黄埔军校的校长是蒋介石,农讲所的所长是毛泽东。

文学经典之所以经典,就是除了表现初始背景下情感,还可以抽象出来,变成一种普世的情感,常读常新。
江城武汉,疫情肆虐,断臂封城,九派截流,南北停穿,黄鹤已飞,只剩空楼。只待瘟君退去,把酒酹江,叩弦长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