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号:2025年10月31日海外安全风险日报

一、中国留学生安全
1、10月31日消息,20岁中国留学生吴佳颖在日本东京失联逾20天,引发关注。据悉,吴佳颖自10月7日与友人在日本练马区区役所分别后便告失踪,原定次日赴学校报到也未出现。其母已紧急赴日并报警,协同华人公益组织多方搜寻。搜寻人员在其住所发现疑似抑郁排查纸条,且她失联前曾打听如何前往“自杀森林”青木原树海,情况令人担忧。日本警方已按失踪人口立案。吴母通过公开信寻找呼唤女儿,并恳请公众提供线索。
2、10月30日消息,日本多地近期频繁发生熊闯入校园事件,导致岩手大学、山形县某小学等被迫停课。据日媒报道,本财年已有11人遭熊袭击死亡,创历史新高。为此,日本政府将于30日召开阁僚会议,商讨应对“熊害”扩散的措施。文部科学省亦要求各地学校制定防熊预案,保障师生安全。提醒在日中国留学生:注意当地安全预警,避免清晨、黄昏单独前往山林周边;随身携带防熊铃等物品,遇熊保持冷静,缓慢退避,并及时报警。
二、中国公民海外旅游安全
1、10月31日消息,近日,中国游客赵先生一行七人在印尼巴厘岛报团旅游时,遭遇当地导游公然歧视与暴力对待。据称,该导游在登船时故意引导中国游客乘坐货船,并侮辱性称其为“货物”,被发现后在游客背后竖中指。当同行中国男游客出言反驳后,该导游情绪失控持续辱骂,并强行夺走多名游客用于取证的手机。劝架过程中,一名同行游客被粗暴按压在座椅上,赵先生手部亦被抓伤。涉事导游还扬言“警局有熟人”进行恐吓。目前中国游客已向印尼警方报案,案件正在进一步处理中。提醒出境中国游客遇到类似情况时,在保证安全前提下及时录音录像取证,并第一时间联系使领馆寻求协助。
2、10月31日消息,近日,澳大利亚“珊瑚探险家号”邮轮发生游客被遗落身亡事件。一名80多岁女性乘客在蜥蜴岛下船观光时,于徒步前往库克瞭望台途中因疲倦独留原地休息,竟被船员遗漏在岛上未随船离开。次日,搜救人员找到女游客遗体。该乘客所参加的环澳60日豪华旅程票价高达8万澳元(约37.4万元人民币)。澳海事安全局已启动联合调查。特别提醒中国老年游客,参与邮轮岸活动时务必与团队保持同行,随身携带载有紧急联系方式的卡片,并留意邮轮最终离港时间,确保安全往返。
3、10月30日,泰国央行宣布,正式启动中泰跨境二维码支付服务。中国游客在泰旅游时,可使用支付宝、微信支付及银联App直接扫描商户的“Thai QR”完成即时支付结算。该服务由泰国央行联合中国三家主要支付服务商共同推进,泰国盘谷银行、泰京银行等五大金融机构首批参与。此举将大幅提升中国游客支付便利性,进一步促进两国旅游与贸易合作。目前泰国已与九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类似支付合作,加速区域数字经济发展。
三、中国公民出国务工及中资企业海外安全
1、10月31日,泰国中警方破获一起大型境外未税卷烟走私案(未税卷烟指未缴纳消费税或关税的卷烟),一中国籍主犯落网。据悉,警方在曼谷拉差达一处住宅的地下仓库及关联商业建筑内,共查获6.5万条未税卷烟,造成税收损失高达4000万泰铢(约合880万元人民币)。调查显示,该团伙通过社交平台组建销售网络,在线接单后利用快递广泛配送。行动中,一名34岁中国籍男子作为团伙主要管理者被捕。其供认幕后另有人员在柬埔寨远程指挥,自己按月领取薪资及抽成。警方正依据海关法与税法对其提出指控,并追查其他涉案人员。
2、10月28日,据美国移民及海关执法局(ICE)通报,63岁中国籍被押人员黄某于10月25日在美国德州圣安东尼奥一家医院死亡,死因疑为心脏手术后出现并发症。黄某于1970年以合法永久居民身份入境美国,后因猥亵儿童等罪名被定罪,并于2024年刑满释放后转由ICE羁押。移民法官此前已裁决将其遣返中国。据悉,黄某于10月初因呼吸困难送医,并接受多次心脏手术,最终家属要求撤除生命维持措施。ICE已按程序通报中国驻美使馆,最终死因待尸检确认。
3、10月27日,意大利乌迪内省迪尼亚诺市镇一家由华人经营的家居用品店发生盗窃案。27日夜间,盗贼撬门潜入位于“Le Torri”商业中心的店铺,盗走两台内含约9000欧元(约合7.4万元人民币)现金的收银机,店主于次日发现后向宪兵队报案。除现金损失外,店铺大门及设备遭严重破坏,总损失达2.4万欧元(约合19.7万元人民币)。目前警方正展开调查,追查犯罪嫌疑人。
四、中国外交部安全提醒及预警
1、10月31日消息,近期,肯尼亚大部分地区进入短雨季,内罗毕、基苏木、纳库鲁等多地出现持续强降雨天气。肯气象部门发布强降雨预警,提醒民众警惕潜在洪水和山体滑坡风险。驻肯尼亚使馆提醒在肯中国公民和游客关注肯天气变化,特别是洪涝灾害预警,提高防汛和防疫意识,合理规划出行,避开灾害地段,做好应对预案。加强厂房、营地、住处等防洪防疫措施,必要时尽早转移至安全区域。外出期间远离水畔,暴雨天气远离电线杆、铁塔、树下和低洼区域,谨慎驾驶车辆。如遇危险情况请及时报警,并联系驻肯使馆寻求协助。
2、10月31日消息,近期,不法分子频繁冒充中国驻新西兰使领馆工作人员,针对在新中国公民特别是留学生实施电信诈骗。诈骗分子谎称当事人个人信息被用于办理涉嫌违法的银行卡或手机卡,或称有重要文件需领取,企图诱骗受害人提供银行信息或缴纳保证金。驻新西兰使馆郑重提醒:使领馆不会通过电话通知当事人领取文件、接受调查、提供银行信息或支付担保金,也不会签发电子逮捕证或将电话转接国内公检法机关。随着AI等技术发展,诈骗手段仿真性、迷惑性增强,甚至能模拟官方电话号码。如遇可疑来电或信息,请务必提高警惕,通过官方渠道核实。若已受骗,请立即向当地警方报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