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基础设施水平已经落后很多,但是在很多社会领域,还是依然领先中国”
来源:@边城蝴蝶梦
最近三年,我都在加拿大生活。和中国相比,尤其是和一二线城市相比,加拿大基础设施水平已经落后很多,但是,在很多社会领域,有一说一,还是依然领先中国。比如对待残疾人方面。
在这里,残疾人不需要被怜悯,因为他们有制度保障。每个商场、地铁、学校、图书馆、政府大楼,都有完善的无障碍设施:自动门按钮、低矮柜台、宽阔通道、无障碍洗手间。停车场中最大的、离门最近的车位,永远留给残疾人。公交车司机会主动放下伸缩坡道,确认轮椅固定好才会起步。政府为残疾儿童配备专门校车,哪怕线路上只有两三个孩子,也照样派车接送。加拿大的每一份工作,入职之前都要先进行无障碍的培训,教会员工在工作当中如何与有障碍的人相处。如何尊重他们的禁忌,如何处理突发情况,都有一套非常完整的程序。
在教育领域,加拿大坚持融合教育的理念。这里没有残疾学校,所有残障学生都和普通学生一起上课。哪怕是盲人、聋哑或智障学生,也不会被隔离在外。教育者相信,最好的关怀不是分离,而是融入。让他们在同样的课堂成长,认识到自己与他人并无不同,才是真正的尊重。
在税务与福利体系上,加拿大也建立了系统的支持。符合条件的个人可以申请残疾税收抵免(DTC),显著提升免税额度。2023年,普通加拿大人的免税额为约1.5万加元,而残疾人士可额外增加约9400加元,总额达到约2.4万加元。如果残疾人收入较低或无法工作,未使用的抵免额度可转移给配偶、父母或子女,以减轻家庭整体税负。加拿大的税收是出了名的高,所以这一块可以省不少钱。
在福利方面,符合条件者可领取加拿大退休金计划(CPP)伤残津贴,针对18至65岁、因长期严重伤残而丧失工作能力的人士。津贴金额随生活成本调整,平均每月可达千余加元,另有子女补贴。安大略省还设有安省残疾支持计划(ODSP),提供每月最高约1300加元的生活津贴,以及医疗费用和就业支持。
此外,残疾人还可建立注册残疾储蓄计划(RDSP),政府提供高达9万加元的补助,包括每年最高3500加元的储蓄奖励和每年最高1000加元的储蓄债券。
这么七七八八算下来,一个残疾人在加拿大是完全可以有尊严地生活,而不需要靠任何人的怜悯。
再说一个例子,加拿大曾选出一位高位截瘫市长,这个城市就是著名的温哥华。萨姆·苏利文在1978年滑雪时意外摔伤颈椎,导致高位截瘫。2005年,他当选为温哥华市市长,成为该市历史上首位坐在轮椅上的市长。北京残奥会期间,他作为火炬手完成了火炬传递。他在任期间,住在普通公寓,自己开车上下班,经常独自巡视市区,并不需要特别照顾。2008年,他在接受中青报采访时说,很多人都认为温哥华的无障碍设施那么多,是因为他在那里当市长。但实际上是因为温哥华本身对残疾人非常关照,有那么多的无障碍设施,才可能有他这样的市长。
如果有一天中国一二线城市,甚至哪怕是一个县,能出一位残疾人主官,相信对残疾人的尊重才不会停留在口头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