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是如何将日本驯化为“忠犬”的?

  10月28日,特朗普抵达日本访问,高市早苗从头到尾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超级夸张地讨好,超级夸张地陪笑。

  知道的是国与国之间的外交互动,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大老板到KTV包场遇到妈妈桑呢。

500

  高市早苗的谄媚,连日本网友都看不下去,一千多条评论全是骂她的,甚至说她跟狗一样。

  不过,这样的日本人毕竟是少数,因为整个日本社会已被美国驯化。

500

  在美日宴会喝香槟碰杯时,高市早苗由于够不着特朗普的杯子,而特朗普却站着不动,她就端着酒杯俯身尽力去跟特朗普碰一下杯。

  好多网友说,她怎么不干脆从桌上爬过去? 

  高市早苗奴才般的表演,反映出来的是典型的殖民地国民心态。

  这种殖民地国民心态可不是一朝一夕能驯化出来的,从日本战败投降之时,美国对日本的驯化就已经开始了。

  本来,日本应当由美苏中英四国共管。

500

  1945年9月,四国管制区方案就已制定。

  但因为苏联重心在欧洲,而英国只是想要恢复对东南亚和香港的统治,再加上蒋介石“以德报怨”的态度,美国就实现了单独接管日本的目的。

  美国是完全根据自己的利益来“改造”日本,它要将昔日的死敌变成了一条“忠犬”、“恶犬”。

  首先,美国对日本进行阉割处理。

  日本战争机器最主要的两个轮子:一个是军事机构,一个是宣传机构。

  日本投降后,1945年8月23日《朝日新闻》刊发社论《罪已辨》,文中有言:即使没有别的道路,在走的方法上,是不是只有我们现在的这一种?

  这句话,反映了日本社会对战败的态度,因为无路可走了,才不得不选择投降,试图走出新的路来。

  美苏中英四国协商后,盟军委员会任命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为盟军最高司令。

  密苏里舰投降仪式之后,就拉开了盟军对日本为时七年的占领。日本军事力量完全被解散,除了警察之外,不允许存在任何武装力量。

  这一刀下去,割掉了日本的一个蛋蛋。

  联合国军总司令部(GHQ)成了太上皇,凌驾于日本一切机构之上。

  日本新政府只是执行GHQ指令的机构,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第二刀,割掉日本的另一个蛋蛋--宣传机构。

  日本所有报纸和广播电台皆由美军直接掌控,决不允许日本人插手。

  美国太明白宣传的力量了,它可以把军人复员事务交给日本政府处理,但媒体则必须亲手抓住。

  这一刀,是成功驯化日本人的关键,它比解散日本军队更加重要。

  9月10日,GHQ发布了《关于言论和新闻自由备忘录》,同时发布六个相关文件,彻底剥夺了日本的言论自由权和新闻发布权。

  短短两个月不到时间,美国就以自己的方式建立了日本媒体传播基础。

  不存在什么日本人自己的声音,一切必须按美国要求来,不折不扣地接受最严厉的审查制度。

  备忘录加六个文件,其实就是一道道封杀令。美国官方说法是:对日本言论自由的限制必须减少到最小限度。

  美国占领军给日本媒体划下的红线主要有三条:

  一、新闻必须真实

  二、禁止对占领军的批评报道

  三、禁止带有宣传意图的报道。

  第一条,是公式性的提法,也是全球新闻行业基本准则。

  主要是后面两条,如果没有“二”,日媒一旦煽动反抗情绪,后果无法预测。“三”是指不准在新闻里夹带私货。

  另外还有十项报纸规则,就不一一摘录了。大多是跟新闻内容有关,其中有一条是:新闻编辑(标题,导语)不得为展开宣传意图而不恰当地突出新闻内容中的某个事项。美国早就知道标题党的危害了,日本人你少跟我来这套。

  为了保险起见,美国还实行了双重控制。一个是GHQ直接领导的民间检阅科,另一个民间情报教育局。宣传和教育双管齐下,全面支配日本的认知和意识。

  违反者,将会被警告、罚款、停发、停刊、劳改。美国如何树立权威呢?就是抓典型。

  9月18日,《朝日新闻》发表了美军强奸日本妇女内容,立即被停止发行48小时。

  日本人一下子就老实了,虽然私下里在抱怨美军,但日本人学会了“节制”。

500

  9月28日,《朝日新闻》《读卖新闻》《每日新闻》拒绝刊发麦克阿瑟跟裕仁的合影,因为裕仁比老麦矮好几个头,这属于不敬。

  在美国强令之下,日媒才发表了照片。

  12月12日,消极配合美军的《读卖新闻》社长正力松太郎被捕,理由是他压制工会。正力松太郎被捕前,将社长位置交给了马场恒吾。

  接着,《朝日新闻》社长村山长举、会长上野精一也宣布辞职。

  《每日新闻》社长高石真五郎则带着整个班子“退二线”。

  在战争期间扮演重要动员角色的四十多名日本媒体大佬,都必须离开媒体重要岗位。

  1946年1月,盟军发布”公职开除令“,一下就开除了三百多名日本媒体从业者。新媒体人纷纷向盟军表态,要为建设新日本竭尽全力。

  最严厉的时候,包括提倡演歌、茶道、花道、剑道都不允许,因为它必须是一个“新日本”。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日本被定位为”战争基地、后勤堡垒“。

  日本媒体纷纷向美军效忠,大力鼓吹战争,支持美军控制朝鲜半岛全境。

  这时,军国主义鬼魂已被重新唤醒,只是不敢那么明目张胆而已。

  日本媒体蛰伏了三十多年,这期间它们尽力避开历史罪行,只强调经济振兴和文化提升,大唱友好与和平。出版界、影视界也以娱乐、色情话题为主题,而极右翼言论则在美国的默许下暗潮涌动。

  但也是在这三十多年时间,美国基本上完成了对日本人的精神殖民。

  在日本人的意识中,美国就是主人。

  有反抗精神的主要是左翼力量,比如六七十年代的“反美日安保条约”的社会运动,但都被镇压,最后分化出了“日本赤军”等暴力组织。

  大多数新一代日本人已经被驯化,像高市早苗这类普通家庭出身的日本人,在她青年时期就是典型的美国文化崇拜者。

  日本人普遍对美军有恐惧感,比如在公交车上,只要有一个美军上车,不管他是白人还是黑人,日本人都会自动地往车厢后挤去。

  日本极右翼代表人物石原慎太郎曾回忆过,他的老家神奈川县湘南地区,有一个战前修建的“水兵交流社”俱乐部。

  日本投降后,俱乐部被美军征用,变成了专供美国黑人士兵发泄的场所,日本女人每天要来这里跟美国兵调情。如果不来,政府也会安排。

  石原慎太郎亲眼目睹这些日本女人忙得连裤子都穿不上,天天裸露着胸部,腰间缠着一块布,随时接待美军士兵。、

  他的父母、长辈、邻居都不觉得侍奉美国人有什么问题,服从美国人已经成了社会共同认知。

  七十年代初,日本经济开始腾飞之后,日本人对美国的奴性反而更重。

  日本政客和媒体都在鼓吹“松鼠论”,说日本是公园的一只松鼠,而美国是逗弄松鼠的游客。松鼠是无害的,要讨游客喜欢,而游客也会给松鼠喂食。

  其实就是“走狗论”,将美日关系比喻为人和动物。

  到了八十年代,日本工业产品的出口能力已经威胁到了美国,而美国拥有切断日本海上能源生命线的能力。

  因此,美国要日本自我克制出口,它就自我克制。然而,克制也不缓解不了日本贸易大幅度顺差的局面。

  于是,1985年9月美国又搞出《广场协议》,之后几年,日元大幅升值,最终导致经济泡沫产生和破裂,给日本的发展带来了长期的伤害。

  1991年,苏联解体,石原等人说出了日本人的心声:

  美国现在是最伟大的国家,美国的经济也是世界最强的,但美国不等于世界。如果美国认识到这一点,并与日本建立长期的合作体制。那么,美日就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主宰世界。否则,将是非常令人遗憾的。

  日本人的扭曲心态展现无遗,它们一边自认为是太监;一边又想跟主人一起主宰世界。

  “忠犬”竭尽全力要让主人相信它是“忠犬”。

  然而,这个主人已经打不动了,只想吃“忠犬”的肉补补身子。

500

  但在狗狗眼中,主人永远是最强大的,日本还在想着跟美国一起主宰世界。

  主人来了,“忠犬”就得摇尾巴求主人摸头。主人跟谁斗气,“忠犬”就得吠得比主人还凶。

  美国跟日本的关系一直如此,只不过这次缺乏外交经验的高市早苗搞得太过肉麻了,并且又遇到了自大狂的特朗普。

  阉割+洗脑,就是美国驯化日本的最主要手段。

  从日本投降后这八十年来看,谁要是平等地对待日本,反而会它拿腔拿调。

  所以,不要拿日本没有的东西去理解日本,特别是国格和人格。

  你只有鄙视日本、羞辱日本、蹂躏日本,日本人才会服服帖帖,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只有像美国那样去满足它,我们跟日本的关系才会理顺。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