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核杀器!普京宣布:“波塞冬”核鱼雷试验成功,威力超洲际导弹!中国要跟进吗?

俄罗斯的战略核武器,这几天有点儿井喷的趋势,先是正式公开了代号“海燕”的核动力战略巡航导弹,现在又正式公开了代号“海神”(波塞冬)的战略核鱼雷。

500

当地时间10月28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视察俄军特别军事行动指挥所的时候,首次提到了俄罗斯海军已经完成“海神”战略核鱼雷测试的消息。

普京总统特别披露称,“海神”战略核鱼雷除了具备大潜深、无限续航能力等战术性能,同时还特别提出,“海神”的战略打击威力已经超过了俄罗斯目前最强的战略核导弹“萨尔马特”,是一款战略威慑力和打击威力都相当强大的“末日武器”。

500

俄罗斯怎么先公开“海燕”又公开“海神”,这“海神”鱼雷的实力究竟如何,是否真的能够达到普京总统所说的水平?我们又如何看待这种“新概念”式的战略核武器,或者说我们是否需要类似装备呢?咱们来一一剖析。

​“海神”的研发背景

从研发时间来看,“海神”并不是个新产品,早在2018年的就被普京在国情咨文里披露过,2020年还被时任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大将提过一次。

500

当时就说“海神”测试已经接近完成,只是不知道为何现在又被普京拿出来提了一次。大伊万的估计,2018年应该是“海神”启动研发的节点,2020年的那次披露,应当是“海神”的研发达到重要节点。这次普京总统提到“海神”战略核鱼雷,可能有这样几个因素:

其一是也许“海神”鱼雷到了相应的部署节点了。我们都知道,“海神”鱼雷的体积非常巨大,使用俄罗斯海军新一代攻击型核潜艇885M或者弹道导弹核潜艇955A都无法携带。

500

因此俄罗斯海军有两个服务于“海神”核鱼雷部署的专门项目,分别是产品代号为09852的、基于949A型巡航导弹核潜艇的改进型项目,和代号09851的全新攻击型核潜艇研发项目(可能是基于955A)。

目前,由于09852项目的进展速度相对比较快,可能已经完成了艇弹结合测试,接近交付部队形成战斗力节点。也就是说,“海神”战略核鱼雷可能已经接近实战部署,装载上艇开始核战备值班。因此,普京总统选择在这个时候重提“海神”,恰逢其时。

500

其二是同样用于对冲美俄的战略核博弈。我们都知道,俄罗斯和美国的这一轮外交接触,俄乌冲突仅仅是接触的一个主要方面。美国还是想拉着俄罗斯一起在战略核武器的限制上,做点什么。例如恢复已经完犊子的《中导条约》(INF),和延续快要到期了的《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New-START)的关于战略核力量对比的格局。

因此这段时间,美俄都在不断地虚空造牌,俄罗斯造的牌尤其多。所谓的“海燕”和“海神”,还有特朗普刚刚披露的号称要让美国能源部重新恢复核试验能力,重启核试验什么的,归根结底都是美俄战略核博弈的内容。

500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你也不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提的这个“海燕”和“海神”,到底是打算真的批产,还是仅仅作为技术储备少量装备、用于在New-START里、作为一张牌往外打,甚至是单纯用来搞战略忽悠的。

“海神”的战术性能

暂且不提“海神”的研发、部署、此时公开的战略考量等,咱们就说“海神”战略核鱼雷的具体战术性能好了。好在俄罗斯对“海神”态度还是很公开的,相比遮遮掩掩连个正面照都没有的“海燕”,“海神”好歹是有全身照的。

500

从全身标准照来看这就是个巨大的无人潜航器嘛,直径2米左右,长度20米左右,也难怪它只能使用专用的核潜艇来携带了。毕竟,任何常规的攻击型核潜艇都没有这个本事使用鱼雷发射管,来携带这么个玩意儿。

至于该型核鱼雷的结构和性能,外界猜测该鱼雷头部安装有水听器阵列,可以实现自主的水下探测。后方是战斗部,安装有一个当量巨大的战略核弹头。战斗部后方是核鱼雷的自动驾驶仪,火控计算机,保密机等。后方是核鱼雷的紧凑型核反应堆,紧凑型核反应堆后方是核鱼雷的蒸汽轮机舱,安装有紧凑型的蒸汽轮机。蒸汽轮机后方则是电动机,带动核鱼雷的螺旋桨组推进。此外,还安装有舵机以推动“海神”核鱼雷俯仰偏航。

500

这整个设计看起来还是不错的,但是依然有几个问题无法得到回答:

其一是“海神”战略核鱼雷的水下探测性能。从外形来看,“海神”鱼雷似乎是不具备侧舷被动水听器阵列的,也就是说它仅有头部的声呐阵列。对于一款无人潜航器来说,缺乏侧舷阵列和拖曳阵列就意味着态势感知能力非常差,几乎不具备比较强的自主水下探测能力。那么,“海神”核鱼雷采用的是比较强的自主决策、自动航行,还是只具备简单的设定航线自动航行,或者只有简易的前方避障能力就要打个问号了。

500

其二是“海神”的推进系统似乎出现过两个构型。在某些照片里,其尾部只有一个被包裹起来的圆盘,这似乎意味着“海神”使用的还是普通的侧倾七叶螺旋桨。而一些新照片里,“海神”的尾部似乎改为了泵喷推进系统,按照俄罗斯海军已经在955A型弹道导弹核潜艇上使用了泵喷技术的前例来看,给“海神”安装轻量化紧凑型泵喷应该不是问题。

500

其三是从“海神”使用的弹头来说,肯定是只有单弹头。考虑到它两米的巨大直径带来的巨大空间,你要说“海神”弄了一个1000万吨级甚至更大的弹头,大伊万也不奇怪。这也是为什么普京总统表示,“海神”的威力比“萨尔马特”还要大的因素。如果“海神”真弄了一个大弹头的话,那么它的威力确实强。

500

最后,俄罗斯肯定已经突破了用于大型无人潜航器的紧凑型核反应堆、蒸汽发生器、蒸汽轮机技术,否则也就不会有“海神”了。所以单凭“海神”起码可以认为,俄罗斯在核反应堆小型化技术上,成果斐然。但是在诸如人工智能、大型潜航器水下自主航行性能上,可能还有些差距。

所以,要说“海神”战略核鱼雷的性能,咱的猜测,应该还是一种具备一定的自主航行能力,但是总的来说,是按照既定航线航行的战略核武器,具备较强的水下静音航行能力和巨大的核装置爆轰当量。其主要的杀伤后效,除了开进沿海城市港口后直接引爆,可能还有在沿海地区直接引爆引发巨浪冲击沿海设施、港口和污染海洋等。

500

当然,要说这种战略核鱼雷可以引爆海啸还是想的有点多了,目前所有水下核试验都不指向可以引发海啸这方面。

如何看待“海神”核鱼雷

而在“海神”核鱼雷在核交换场景下的具体使用上,咱的观点:

500

其一,“海神”核鱼雷很难用于第一次核交换。毕竟,由于它使用水下航行模式,这必然导致该鱼雷的对潜通讯十分复杂,基本就只能设定好了航路和打击目标把它自己放出去。如果后续联系不到它的话,也只能听之任之的由着它自己航行。这对于对战略通讯能力要求极高的战略核武器来说是个硬伤,一旦发射出去了,冲突降级了,领导人从实施先手核打击的立场上后退了,战略弹道导弹可以空中自毁,“海神”核鱼雷你找都没法找。

500

其二,在比较难以用于第一次核打击的情况下,“海神”核鱼雷倒是可以用于第一次核交换之后的补充打击。那个时候敌国的防御体系残破不堪,社会体系也一片混乱,这时候你把战略核鱼雷发射出去在沿海引爆,很有可能敌国根本没有反潜力量来跟踪,也无人会注意。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海神”和“海燕”倒是一个逻辑的产物,前者引爆之后污染整个海洋,后者光是那个开式循环的核动力发动机,就可以污染大片土地。这俩玩意儿怎么说呢……都是比较缺德的产物。

500

但是从这里可以看出来,俄罗斯认为这是两种用于核实战,用于打赢核战争,不仅要打赢核交火还要毁灭敌方社会财富和战争潜力以及复原能力的产品,进攻性非常强。

至于我们要不要这种武器……怎么说呢,在我们的核战略还是侧重于核威慑而不是非常明确的核实战之前,归根结底我们对这种明确用于核实战,而且这种有点儿缺德的武器其实没有太明确的需求。

500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都不确定了。总而言之,这款武器对于我们来说,没有比较大的技术壁垒,只要我们想实现,就一定能够实现它。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