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吹国内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就对科学认知而言,我看到的是大部分讨论层次都很低
【本文来自《基础科学的真正最重要的作用,中国人这方面的认识偏见可能最深》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苍茫高原
不必制造基础科学的神话。小学到大学的教育,就是基础科学知识、思维、方法的的教育了。它为将来的科研、学习、工作、建设打下科学基础。当然,科学是仍在发展,会产生新的前沿的科学。
你也别吹国内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了,就对科学的认知而言,我看到的是大部分讨论层次都很低,这些人至少受过九年义务教育了,结果就这水平,很多完全背离科学的谬论还一大堆赞,我说句难听的,上学不明白这些,只会做题,那其实就像教会了说话的鹦鹉,穿着现代衣服、吃着现代饭,但内心还是个古代人,如果教育不能让孩子读九年书理解科学是什么,那这教育就是不及格的,对社会现代化没有起到应有作用。
诺奖本质上就是欧洲人为了继续激发科学探索而设立的奖项,然后我们不少人还酸葡萄,我亲眼所见,我们没有航母时,我们军迷论坛上最流行的是“航母过时论”“航母无用论”,然后有了辽宁号,那帮人再也不吭声了。
我给我上小学的孩子买过不少科普书,就是为了让他理解科学是什么,比如《科学的旅程》,不是我小看人,很多社会上的成年人都很需要科普一些基本的东西,所以这网站时不时的推出讨论科学相关的议题,我觉得挺好,口水之余,总能影响到一些网友,对科普有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