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热议!印度计划仿制霹雳-15E空对空导弹,网友:捡个烟屁股,就想复刻中华烟?

这几天,关于印度空军放话,说要把PL-15E型空对空导弹的相关技术,复用到印度自己研制的阿斯特拉-MK2型空对空导弹上的说法,正在网络上甚嚣尘上。还有些反贼在浑水摸鱼,说我们在5·7空战中打出去的PL-15E型空对空导弹,有未引爆弹药什么的……

500

总而言之,情况一片混乱。那么问题来了,在5·7空战中,巴基斯坦空军打出去的所有PL-15E型空对空导弹,到底有没有所谓的“未爆弹药”?印度想用PL-15E空对空导弹的技术逆向仿制,以此来提高自己阿斯特拉-MK2型空对空导弹的技战术水平,这操作真的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吗?

所谓的“未爆弹药”

首先明确一点,以目前的信息,5·7空战中,巴基斯坦空军发射出去的PL-15E型空对空导弹,是否如一些知乎上的反贼说的那样,有“未爆弹”、“质量问题”?结论是完全没有。

500

以目前印度人自己拍摄的、落在地上的PL-15E型空对空导弹残骸,无一例外,全部都是——只有弹体,没有弹头。我们都知道,导弹弹体,也就是空对空导弹的固体火箭发动机部分,其实就是一个填充了固体火箭推进剂的金属或者复合材料筒子。

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推力,完全看发动机装药牌号,火箭发动机浇筑和雕刻构型等等。火箭发动机烧完之后,整个弹体就是一个空壳,就跟你小时候放炮炸了之后,剩下来的鞭炮纸壳一样。

500

而空对空导弹真正核心的部分,是在火箭发动机前边的舱段——从后往前,分别是导弹的自动驾驶仪、导弹战斗部、导弹制导雷达和伺服系统等。

导弹自动驾驶仪包括有导弹的飞控计算机、舵机、陀螺仪等等,是一枚导弹真正的大脑。

导弹战斗部则一般使用连续杆战斗部,战斗部核心装填高能炸药,外部则是重重叠叠交叠在一起、首尾相连的金属杆状物,起爆后金属杆会自动弹开,像“链锯”一样切割敌机机体,同时在战斗部部分还安装有激光近炸引信。

500

导弹导引头和伺服机构则是导弹上的主动雷达导引头,还有配套的转向架,制冷系统等附属设备,用于探测敌机位置。探测到敌机位置后,由导弹的自动驾驶仪根据引导律,指引导弹飞向目标。

抵达目标附近时,激光近炸引信启动战斗部摧毁目标,完成作战程序。如果没有击中,则在满足一定条件时启动自毁程序,引爆战斗部避免泄密。

500

所以,从印度捡到的PL-15E型空对空导弹来看,目前我们看到的所有导弹,无一例外全部都是——只有固体火箭发动机外壳,还有导弹主翼和尾翼,可能连着一些导弹的作动机构。

但是,导弹从自动驾驶仪开始的舱段,全部消失无踪,只有少数炸的歪七八扭的残骸,被印度人捡了回来。唯一一个有点价值的部分,是PL-15E型空对空导弹上的有源相控阵导弹导引头残骸。

500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所有的PL-15E型空对空导弹的战斗部,都已经被引爆了。由于现代空对空导弹的战斗部重量、杀伤威力都经过精心计算,炸药的爆炸威力,一般只能确保摧毁战斗部本身,前段制导舱段和后段自动驾驶仪,而连续杆战斗部则采用定向爆破方式,破坏方向是一个环状。因此,战斗部引爆之后,导弹的固体火箭发动机舱段保持完好反而是正常的。

事实上,根据大伊万自己了解到的信息,5·7空战中PL-15E的表现甚至超出了巴基斯坦空军的预想。巴基斯坦空军按照美军教的战术,一前一后发射两发中距弹打击一个目标,确保最大的命中概率。

500

结果因为PL-15E的性能太好,印度空军战斗力太次,据说所有的PL-15E全部都是首发命中,才导致了有几枚PL-15E在自毁引爆的情况下,在纵深被印度人给捡到了。不然的话,印度人什么都捡不到。

残骸带来的影响

那么问题来了,现在印度人最起码搞到的PL-15E型空对空导弹的壳体,可能还有一些导引头残骸、自动驾驶仪残骸。那么,印度真的能利用手头的这些PL-15E的残骸,来复用到自己的阿斯特拉-MK2,乃至想办法反制PL-15E型空对空导弹吗?大伊万认为可能性不大。

500

我们从分系统开始说起,目前印度人弄到的,比较完整的只有固体火箭发动机舱段,且已经燃烧殆尽了。就算固体火箭发动机装药可以通过化验燃烧残留物,光谱分析等方式分析出个大概。但印度人不知道我们的固体火箭发动机浇筑药型,不知道装药的雕刻细节,也不知道关键的双脉冲火箭发动机原理是如何实现的,最多也就能了解PL-15E型空对空导弹的装药。

而装药其实仅仅只是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的一方面,有相同牌号的装药,要达成相同的性能,其中的门道不是你仿制了装药就能做到的。更何况,固体火箭发动机装药的批产是一个复杂的化工问题,你知道我装药牌号,你在实验室里也能搓出来,但你的工业化产能跟不上,那你知道了又有什么用呢?

500

而关键性的飞控计算机、战斗部、主动雷达导引头、陀螺仪,现在来看,不是已经炸得支离破碎,就是印度完全没有捡到。那……这还有什么好说的,没有飞控计算机数据,你就不知道这枚导弹的飞控程序到底是怎么写的,不知道它的引导律是什么样的,当然也不知道它的一些预存弹道等关键数据。

当然,更有可能导弹内部内存都有防止被覆写的加密程序,一旦有人试图强行将里边的数据导出,就自动擦除相关数据。

500

战斗部其实相对来说,是印度差距不大的领域。大家都是高能炸药,激光近炸引信,连续杆战斗部,印度不会连这都搞不定吧?搞不定的话,看看买的R-77导弹,那有的是,也不用再来看我们的PL-15E残骸了。

至于主动雷达导引头,印度从捡到的主动雷达导引头上,确实提取了一些T/R组件。同时也可以根据这些T/R组件,来估算主动雷达导引头的功率、截获距离等数据。对于对抗PL-15E型空对空导弹,也许确实有一些好处。

500

但是,要做到仿制这些T/R组件,并应用在自己的阿斯特拉-MK2型空对空导弹上,问题是一样的——差的实在太远。印度现在有小型化的T/R组件生产能力?在我们管控稀土出口之后,怕不是更造不出来了。

因此,就目前印度捡到的PL-15E的残骸估算,印度能掌握的,可能也就是导弹的壳体材料,导弹固体火箭发动机装药牌号,导弹一些内部电路结构,导弹主动雷达导引头上的T/R组件型号等。

印度国产的阿斯特拉空空弹

500

500

掌握不了的东西,例如导弹固体火箭发动机药柱外形、雕刻细节,导弹自动驾驶仪和飞控计算机里的关键数据,包括弹道、抗干扰设计、主动雷达导引头的后端数据处理系统等等……

这么一对比,大伊万的观点,其实对于印度如何提高自己的阿斯特拉-MK2导弹的技术,用处不大。对于如何对抗PL-15E,用处也不大。我们给卖给巴基斯坦的PL-15E换一个导引头,乃至改一改弹上的火控算法,就足以应对印度提出来的一些反制措施了。

500

说完了分系统,那么总体呢?印度人有可能拿着我们的PL-15E型空对空导弹搓一个类似的东西出来吗?其实,就从分析分系统来看,就可以看出这不是个简单的事儿了。

咱们再举一个例子吧,以我们对AIM-7空对空导弹的仿制来看,其实我们对半主动雷达制导的麻雀仿制启动的非常早。60年代就在越南弄到过完整的残骸,甚至还有美军战斗机发射出去的AIM-7D未爆弹。

测试中的PL-4

500

500

拿回来用于仿制的PL-4项目是1966年开始立项仿制的,结果折腾到1980年,才刚刚完成样机地面测试,测试到1985年都达不到原版弹的性能。毕竟,当时美军已经用上了AIM-7M,我们再接着仿制AIM-7D没有任何意义,所以才被迫放弃。

而我们是什么时候才基本达到了AIM-7M的水平呢?80年代引进的意大利阿斯派德,90年代开始仿制,21世纪初才基本达到了AIM-7M的水平。这还仅仅是半主动雷达制导的麻雀,我们在有完整导弹的情况下,快折腾了二十年都搞不出来,最后还得靠意大利移交完整的技术资料才最终搞定。

500

从这事儿可以看出来,印度从弄到PL-15E的残骸,到仿制出PL-15E,差距远得很呢——基本上就跟捡了一个烟屁股,就想手搓复刻中华烟差不多。更不用说,PL-15E和PL-15其实不是同一个东西,PL-15和改进型PL-15又不是同一个东西。更别忘了我们除了PL-15,还有更先进的新一代中远距弹都没有亮相呢。

所以,印度想拿着PL-15E,就赶上我们最先进的空对空导弹的研发水平?四个字——洗洗睡吧!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