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真够狠,这轮制裁连马桶都用上了!

法新社消息:当地时间10月23日,欧盟外长卡拉斯宣布对俄罗斯发起第十九轮制裁。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本轮制裁主要涉及能源、金融和军工综合体领域,并首次触及俄罗斯天然气行业。

500

从欧盟官网公布的细则来看,有五家俄罗斯银行被列入交易黑名单,欧盟任何国家与俄罗斯的天然气短期合同必须在六个月内结束,长期合同则从2027年1月起正式禁止。

廉价的石油和天然气都不要了,不知道欧盟接下来日子要怎么过?

不过人家价值观高于一切,什么通货膨胀、制造业萎缩、工厂倒闭、失业增加……这些问题我们也犯不上替他们操心。

在“贸易制裁”领域,清单里包括了盐、硫磺、石墨、金属矿石、橡胶制品和陶瓷材料。

盐也能吓唬俄罗斯?冯德莱恩和卡拉斯是不是对盐业一无所知,在卖盐方面,欧盟毫无优势。

更有趣的是,欧洲网友发现陶瓷材料一项涵盖了马桶、浴盆,洗漱盆、冲水箱等卫生洁具。

500

看来她们是真的下了狠心了,居然要用马桶打击俄罗斯。

欧盟亮出马桶这个大杀器,是否证明了前18轮制裁的失败?我不敢说。但可以肯定的是,马桶对欧盟的伤害要大于对俄罗斯伤害。

其实早在2023年2月的第十轮制裁草案中,欧盟就曾将“抽水马桶、浴盆、冲水箱、下水管”列入清单,但因为德国、意大利、葡萄牙,还有非欧盟的瑞士反对,才未被列入。

欧洲洁具有20%以上出口到俄罗斯。

比如,德国的汉斯格雅 (Hansgrohe)、高仪(Grohe)、唯宝(Villeroy& Boch)、凯乐玛(Keramag),意大利的宝兹(pozzi-ginori)、兰蔻Visionnaire、舒洁帝(ZUCCHETTI&Kos),还有瑞士的吉博力等品牌,都跟俄罗斯有长期业务往来。

如果欧盟将马桶也列为“武器”,那么欧洲相关企业将被迫失去一个庞大的市场。

500

当俄罗斯市场出现真空时,自然会有人来填补。浙江、广东的洁具厂家老板恐怕做梦都要笑醒了,还有这好事?

欧洲怎么办?冯德莱恩她们又要满地打滚了,说中国在支持俄罗斯。

欧盟就是这样,它把任何决策失误都甩锅给了中国。

2023年欧盟对俄罗斯实施第12轮制裁,就采用了立陶宛的提议,禁止出口钉子、纽扣、按钮、暖气片、缝纫针和编织针等生活用品。

立陶宛声称此举可以“摧毁俄罗斯工业能力”。想象一下,如果俄罗斯全国都没有了纽扣、缝衣针、暖气片……在漫长的冬季有多少俄国人将因衣服穿不严实而伤亡?又有多少工厂无法开工?

然而,欧洲断供钉子、纽扣、按钮、暖气片、缝纫针……对俄罗斯有影响吗?

多大的事,从义乌发几趟中欧班列很难吗?所以,它们又来怪中国。

500

2023年10月21日,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就嘲讽过欧洲:很难想象,如果中国制造商发现立陶宛计划摧毁俄罗斯的工业能力,他们会陷入什么样的“疯狂”?

靠这些低值易耗品,怎么可能摧毁一个国家的工业?

波罗的海政客的脑回路真是有异于常人,爱沙尼亚总理卡拉斯转任欧盟外长后,又开始琢磨这些玩意。

她盯住了马桶,难道她和冯德莱恩真的不知道马桶根本伤害不到俄罗斯吗?

其实,知或不知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证明她在干活,要向美国展现她的忠诚和努力。看,我连马桶都制裁了,反俄够彻底吧?

但欧洲那些洁具企业怎么办?

这些她是不管的。干完这一届,她又能转岗到北约,甚至联合国,企业死活跟她有何关系?

其他坐办公室的欧盟政客很可能也不知道,俄罗斯养活了很多做中低端洁具的欧洲企业。

他们只知道,俄罗斯轻工业生产能力不行。

事实也是如此,抽水马桶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从沙俄到苏联,都是偏重于发展重工业。

二战之后,斯大林对工业布局进行调整。

1949年,苏联成立了“经互会”(经济互助委员会),以此为平台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分工,各国都有相应的轻工业产品。

苏联国内再分工,俄罗斯、乌克兰搞重工业。

而渔网、小五金、小型农机、纽扣、长钉、按纽、暖气片等民生消费品则交给了波罗的海三傻。

中国并没有加入“经互会”(只是观察员),所以中国的工业布局是独立决策,独立发展的,代价是失去了“苏联包购,低价能源、生产补贴”。

苏联解体后,以“经互会”为基础的工业体系就崩溃了,俄罗斯问题就来了,连抽水马桶都无法自给自足。

俄罗斯不是不能生产抽水马桶,而是没有产业链,其它消费品也一样。

俄罗斯就像一个能耍大刀,但却不会用绣花针的武林高手。

因为地理位置和交通成本等原因,欧洲马桶就成了俄罗斯消费者的主要来源。

在历史上,俄国马桶跟欧洲也有着紧密联系。

500

圣彼得堡刚建立时,彼得大帝在这座新首都延用了农村厕所,在住宅区外建造木制厕所。贵族富商单用,普通市民公用。

但在洪水或大雨期间,污水粪便与生活垃圾一起流经街道,城市污染反而更加严重。

欧洲城市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巴黎市政府曾制定了这样一条法律:“任何人均不得自楼台窗倾倒粪便,否则将处以罚金。”

可见巴黎街头是有多么的香气四溢。16世纪后,一些巴黎人开始使用“高跟鞋”,否则,在雨天踩到的全是粪便。

19世纪以前,整个巴黎仍是肮脏不堪。

1699年4月9日,沙皇彼得大帝颁布《清洁法令》,要求市民管理好自己的粪便和垃圾,但收效甚微。

1710年,俄国有了第一个抽水马桶,使用者是门希科夫亲王,非常简陋,从英国王室仿制的,只能是个别人使用。

18世纪,圣彼得堡贵妇开始使用“尿壶”,有专门“接尿”女仆。

500

尿壶最早出现于巴黎,因为贵妇们在参加教堂仪式时,由于时间冗长,又不能随意走动,方便就成了问题。于是,她们在蓬松的大裙子里用尿壶接尿,既隐蔽又方便。

俄罗斯由于地域广阔,贵妇们乘坐马车出行往往需要很长时间,她们就在车里方便。然后,将尿壶从车窗外一倒即可。

但马桶仍然是贵族专享,只是石制的公厕在城市得到了普及。

1900年之后,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富人家中,才有了配备炉子的马桶间,城市里有了污水池,每月清洗一次。

在地下排污管道系统建立之前,欧洲大城市都是污秽不堪的。

这跟中国城市并不一样,中国虽然也没有地下排污系统,但有地上排污系统,也就是每天出现的掏粪工和往返于城市与农村的粪车。既解决了城市污染问题,又为农村带来了肥料。

俄国与欧洲的马桶进化几乎是同步的,而且俄国更需要家庭马桶。

因为它太冷,零下20度在户外大小便,会是什么情形?我想起了德云社的相声,要带根棍子。

但家庭马桶谈何容易,苏联时期,主要使用公共厕所。1937年,大城市开始兴建地下排污管道网络。

500

家庭卫生间在城市普及,还要到赫鲁晓夫公寓楼到处“复制粘贴”的时代。

到了勃列日涅夫时代,苏联城市无论大人小孩,都不再需要跑到外面方便了。

不过,抽水马桶至少有一半并不是由苏联本国制造的,比如匈牙利陶瓷工厂Alföldi Porcelángyár,就是苏联的主要供应商。。

1992年,这家企业被私有化,被德国唯宝收购,失去了品牌,但工厂一直在开工。

500

一个抽水马桶从高岭土粉等原材料进厂到高温窑炉(最高1200度)工艺,需要五六个生产环节。

俄罗斯这些技术都没有问题,但因为没有成熟的产业链,就算有企业生产,在成本方面也竞争不过欧洲厂家。

而马桶又并不是事关俄罗斯国家安全的战略产品,所以,俄罗斯一直保持着与欧洲洁具企业几十年的贸易关系。

500

但在卡拉斯这些大聪明眼中,马桶却成了可以打击俄罗斯的“武器”。

虽然这看起来是个笑话,但可以想一想,如果中国没有建立起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西方也不会放过我们,同样会拿这些小玩意卡我们,我们的消费需求也会成为问题。

卡拉斯这些政客,恶毒是真够恶毒,无所不用其极。

愚蠢也是真够愚蠢,她以为没了欧洲马桶,俄罗斯人就被500给憋死了?

被她们伤害的只有欧洲企业。

自己脖子比鸡还细,还整天卡这个,卡那个脖子。

在中国面前,西方搞的那些自残式制裁是多么的虚伪可笑。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