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须跳过“烧钱讲故事”的不利循环丨正经深度
文丨吕行 编辑丨百进
来源丨正经社(ID:zhengjingshe)
(本文约为3400字)
【正经社“科技前沿”观察之61】
依靠“老铁”出道的快手,最终还是迎来了监管“风暴”。
9月19日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披露,对快手全资子公司成都快购科技有限公司立案调查,原因是其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等法律法规。
紧接着,9月20日,“网信中国”发布消息,国家网信办指导北京市网信办,依据《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有关规定,对快手平台采取约谈、责令限期改正、警告、从严处理责任人等处置处罚措施。
原因与小红书一样,快手平台未落实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在热搜榜单主榜扎堆呈现炒作明星个人动态和琐事类词条等不良信息内容,存在泛娱乐化倾向问题。
快手回应称,已第一时间组建整改专项团队,围绕热搜榜单推进生态治理,不断提升榜单内容的规范性和多样性。
曾经,快手凭借独特的发展模式和庞大的用户基础,在短视频领域占据重要地位。但如今,快手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从被监管部门处理,到业务增长放缓,再到与抖音的激烈竞争,未来充满了挑战。
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在引以为傲的“老铁”文化的光环逐渐褪去、流量红利见顶之际,此前构建的私域壁垒,还能不能算是护城河?

1
不是第一次被罚
事实上,这并非快手首次受到监管处罚。“国家网络安全通报中心”消息,去年底,针对快手公司短视频中存在违法信息等问题,公安机关便依据《网络安全法》规定,依法给予过快手公司警告处罚。

另外,近年来,随着电商的崛起以及竞争的加剧,电商行业出现了一些不规范现象,快手电商也未能幸免,频频被投诉。
根据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例行发布的《2025年8月中国电商平台商家投诉数据报告》,2025年8月,快手电商平台收到上百份商家投诉,涉及任意罚款、任意退款等问题。
据《长江商报》,安徽省某皮肤护理店铺8月26日、28日在快手电商平台遭遇强制罚款,平台以不合理判定对用户处以总计3200元罚款,用户认为平台涉嫌利用优势地位施加不合理处罚,要求平台承担返还财产和赔偿损失的责任。
在内容版权方面,快手也麻烦不断,因侵害《德云斗笑社》和《长相思》著作权,快手曾被两地法院判赔8910万元。
有裁判信息披露,权利人在三年内向快手发送了多达2179封“下线通知函”,但平台上仍有大量账号反复发布侵权内容。
正经社分析师注意到,从这些处罚可以看出,快手面临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内容版权、内容生态治理以及合规经营与内部管理等方面。
具体来看,内容版权问题严重,反映出平台在版权审核与管理机制上存在不足;内容生态治理挑战重重,热搜榜单泛娱乐化、不良信息等问题,显示平台在内容导向和审核上仍需加强;子公司被立案调查,则表明其在电商等业务的合规经营层面面临较大监管压力。
2
离“高线客户”有点远
更多精彩,详见:(快手,须跳过“烧钱讲故事”的不利循环丨正经深度)【《正经社》出品】
CEO·首席研究员|曹甲清·责编|唐卫平·编辑|杜海·百进·编务|安安·校对|然然
声明:文中观点仅供参考,勿作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喜欢文章的朋友请关注正经社,我们将持续进行价值发现与风险警示
转载正经社任一原创文章,均须获得授权并完整保留文首和文尾的版权信息,否则视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