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截停中欧班列!事不大,但很恶心
近日,被称为“黄金通道”的中欧班列铁路线因波兰关闭边境口岸,陷入停滞困局。
中国货物进不去欧洲,欧洲货物也出不来,对各方来说,每过一天都是损失,包括波兰。
9月20日,据香港《南华早报》消息:“波兰曾与中方达成共同保障中欧班列畅通的承诺,但随后却以安全为由,恢复因俄白军演而关闭的波白边境口岸,导致约300列中欧班列滞留,……
此事在网络平台闹得沸沸扬扬,有些账号在评论区的兴奋劲溢于言表。不过,绝大多数网友都是想了解波兰到底是怎么回事?
事件起因是9月9日晚间,约有20架无人机闯入波兰领空,北约如临大敌。
第二天,波兰总理图斯克宣布无人机来自俄罗斯。
俄方否认此事。俄罗斯驻联合国代表涅边贾强调,俄军无人机最大航程为700公里,因此,它们在物理上不可能到达波兰领土。
加里宁格勒飞地虽然与波兰接壤,但那里始终没有卷入冲突。
白俄罗斯出面解释:白俄罗斯防空部队持续追踪到受电子战影响而偏离航线的俄乌双方无人机,有一些坠落,有一些失控。
白俄罗斯还就此向波兰和立陶宛主动通报了不明无人机逼近的情况。
如果波兰或立陶宛证实接到通报,那么无人机事件就能得到平息。
但波兰却假戏真做,12日凌晨,波兰以俄白联合军演危及自身安全为由,宣布关闭波白边境,导致中欧班列被截断。
9月12日至16日,王毅外长正好在欧洲访问(奥地利、斯洛文尼亚和波兰)
15日,王毅与波兰总统纳夫罗茨基、副总理兼外长西科尔斯基举行会谈,并主持中波政府间合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
这是一次计划内的访问,中波双方发布了《共同文件》,其中第七条强调,“双方认识到在铁路、海事和航空货运方面提供互利服务,以及强化现有和潜在运输线与物流链的好处,愿共同保障中欧班列通道安全畅通。”
但由于王毅抵达华沙之时,正值中欧班列首次被切断的关键时刻,因此十分引人注目。
在网上一些文章和视频的发挥下,就变成了中方是专程为此而来,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9月18日,波兰内政部长宣布边境口岸将“无限期维持关闭”,直至“波兰公民安全得到充分保障”。
此时,俄白军演已结束两天,但波兰却并不想让局势缓和下来。
从9月12日算起,中欧班列已中断十天左右。
事情就不是那么简单了,中国也不是单纯的“躺枪”。
波兰是否要借中断中欧班列,施压中国停止与俄罗斯的正常贸易?
这完全有可能,因为它要配合美国。而欧盟高层,如冯德莱恩等人也一直想把锅甩给中国,因为她们无力解决自己拱火浇油的这场战争。
同时,此举也是对“一带一路”倡议中的“一带”(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挑战。
对于波兰来说,它没有这个必要,也没有这个能力,但美国就不同了。
记得今年3月《大公报》的一篇“锐评”吗?标题是《莫天真 勿糊涂》
当时,香港李首富的公司正在计划卖掉巴拿马2个港口,还有41个分布在23个国家的港口,此举针对的是“一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同样,也有一些账号在评论区非常兴奋。
这些事情的发生并不奇怪,因为那些海权大国,既然担心中国扩大海权,又担心中国拓展陆权。
它们在港口链和火车枢纽下功夫,道理都是一样的。
波兰这次关闭所有与白俄罗斯的边境口岸,包括3个铁路口岸、1个汽车口岸和1个卡车口岸。
中欧班列北线进出欧洲腹地,波兰和白俄罗斯是必经之地。
“华沙-明斯克”这段铁路,东连俄罗斯、中亚和中国,西接欧洲铁路网至柏林、汉堡、布拉格、卢森堡、阿姆斯特丹、巴黎等地。
波白铁路过境点在“布列斯特-马拉舍维奇”(宽轨-准轨)。
其中,波兰境内的马拉舍维奇是中欧班列在欧洲最大的枢纽,承担了约98%的换装和换轨任务。
波兰从社会主义国家转向西方怀抱之后,这些铁路和枢纽都是现成的设施。
中欧班列自2011年首趟班列开行以来,到了2015年就开始盈利,变成了“黄金通道”,波兰也受益匪浅,它不仅可以赚到现成的过境费,还有助于它的产业升级。
然而波兰这次的行为说明,它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了。
2024年中欧贸易只有3.7%份额是通过波兰-白俄罗斯通道进行的,2023年为2.1%,这个趋向有利于中欧铁路货运,也有利于波兰。
但波兰却要用摔破自己“金饭碗”的架式来要挟别人。
如果波兰认为这能让它得到满足,那就永远停止好了。
中国发展欧亚铁路货运,是为了将贸易途径多样化,以便在海上贸易出现问题时保护中国利益。
中国绝大多数贸易还是通过海运来完成的。
即便是波兰卡住了铁路枢纽,对中欧贸易额的影响也是极其有限的。
但波兰这事干得让人觉得很恶心,纯属损人不利己。
就企业来说,每列火车都装着几十集装箱货物,货值可不是个小数目。
要是这些货物不能按时送达,违约金就得赔不少。
有的企业不得不尝试其他路线。比如从芬兰绕行,可这样一来,运输时间和运输成本都会增加。
中欧班列从义乌到马德里,全程13000公里也就21天,波兰这么一卡,绕路的时间至少要多出10天。
本来企业选择跑铁路,为的就是快速、准时。波兰这么一闹,这些优势反而变成了劣势。
中欧班列运到欧洲的都是民生用品,比如:
德国汽车厂急需的变速箱零件、法国化妆品公司急需的原料香精、汽车行业急需的芯片、欧洲各国急需的冬季纺织品、智能家居产品、智能电子产品……
从欧洲运出来的也是民生用品。
这些怎么就威胁到波兰的国家安全了?如果波兰国家安全如此脆弱,那又何必谈什么国家安全?
其结果无非就是“恶心了别人,伤害了自己”。
波兰截断中欧班列,是言而无信的举动,不仅是对中国,对欧洲国家也是如此。
波兰是个目光短浅的国家,实际上中国早在俄乌军事冲突爆发之时,就在预防中欧班列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
也就是绕过俄罗斯的“中间走廊”,打造一条连接“中国-中亚-跨里海(高加索)-土耳其-欧洲”运输走廊,或者说“南线”。
参与“中间走廊”建设的各国企业有:丹麦马士基、法国达飞海运、德国敦豪、德莎、德铁货运欧亚、地中海航运、荷兰铁桥货运、奥地利联邦铁路集团、芬兰努尔米宁物流、拓铁欧洲、日本通运、迪拜环球港务集团等。
中欧班列让欧洲企业都尝到了甜头,海运巨头也将业务拓展到了陆运,因为客户一定会增加。
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土耳其、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谁不想从波兰-白俄罗斯这条通道分一杯羹?
因为绕过俄罗斯,欧盟对“中间走廊”的态度非常积极:“在当前的地缘政治背景下,建设替代性的新亚欧交通线的必要性更加凸显”。
波兰的眼光决定了它的不明智,小题大做显得自己很重要吗?
另据《参考消息》9月21日报道:中资航运企业正加速探索北极航线,旨在开辟绕开传统航运咽喉要道的新通道,缩短中欧贸易运输时间。
9月19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回答相关问题时表示:近年来,国际社会更加关注北极航道利用前景,北极航道有潜力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路线。
中国是北极事务的重要利益攸关方,一贯本着“尊重、合作、共赢、可持续”的基本原则参与北极事务……
北极航线的关键是破冰船。目前,俄罗斯现役破冰船42艘(34艘为柴油动力,8艘为核动力)
我国有3艘破冰船,但没有核动力,俄罗斯在帮助中国开拓北极航线。
但中国是世界第一大造船大国,当中国在北极航线发力时,相信不久之后,我们将拥有自己的新一代核动力破冰船。
无论是中欧班列还是海上新航线,中国都在规划、落实。
这根本不是波兰能阻止的,波兰的不明智,损害的是它的信用和未来。
回看历史,波兰在决定命运的关键问题上的决定,向来都不大明智。
因此,它总是在地图上时隐时现。
而且,波兰还有祖传的克老大技能,跟谁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