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福建舰弹射3型战机,中国向世界释放3个重磅信号!
福建舰弹射3型战机,中国向世界释放3个重磅信号!
有些好消息来得符合预期但也特别突然!就像这次福建舰海试,大家都知道肯定要弹射战机了,但大家的期待就是能弹射一款战机就符合预期了。结果呢?咱们直接弹射三款战机!
9月22日,新华社、央视军事、人民海军等多家权威媒体同步发布消息,中国首艘电磁弹射型航母福建舰成功完成歼-35隐身战机、歼-15T重型舰载机、空警-600预警机三型舰载机的弹射起降试验。
在占豪看来,中国福建舰完成三款战机的弹射试验,意味着福建舰距离服役也就一步之遥了。其实,不止是服役,根据三款战机弹射的情况看,这意味着服役就有战斗力!这真的是伟大的一天啊!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中国航母技术实现“从追赶到超越”的历史性突破。这次弹射测试,至少向世界释放出了三个震撼全球的战略信号。
一、中国航母战斗群世界上最先进、战斗力最强
占豪一说中国航母世界最先进,可能有些人还是不够信服的,毕竟美国航母时间比咱们时间长太多了。但是,在这里,占豪想告诉大家的是,中国航母就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你要是不信,那就听占豪细细道来。
1、电磁弹射
中国福建舰的电磁弹射技术,实现的是代际超越,可谓是海军装备上“皇冠明珠”。为什么说福建舰的电磁弹射世界上最先进呢?据央视军事报道,该系统采用中压直流技术,相比美国福特级航母所使用的中压交流系统,电力传输效率更高,系统稳定性更强。这种“并联式”设计使各弹射轨道独立运行,避免了系统性故障的连锁反应。用马伟明院士的话说,咱们领先的就是美国,而且领先美国至少十年以上。
这项突破的背后,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马伟明团队二十年的持续攻关成果。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的技术路线,早在2017年《海军工程大学学报》中已有详细论述,其能量转换效率与动态调节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电磁弹射系统的动态调节能力可支持3至35吨级舰载机满载起飞,这意味着福建舰既能弹射歼-15T这类重型战机,也能弹射30吨的空警-600这种预警机,未来还能适配六代机,当然也能适配较大型的无人机,技术前瞻性显著。而反观美国福特级航母,其最大弹射重量仅为25吨,差不多与福建舰有10吨的差距。所以,无论是弹射效率、弹射重量,福建舰都优于美国福特级航母,毫无疑问是比美国更加先进的战机。
2、舰载机和雷达
既然我们有了更强的电磁弹射器,我们就能弹射更重的飞机,当然也就意味着我们的战机作战距离更远,我们的电子战飞机的功率更大,我们的预警机预警能力更强,我们能弹射更重的隐形战机歼-35。相比作战半径只有700公里的美国舰载机,歼-15T的作战半径超过1500公里。歼-15D既然比美国战机重,发电功率肯定比美国战机大,当然其电子战的能力就更强。至于预警机,当然逻辑也是一样的,福建舰上的雷达性能也是一样的,因为综合电力系统更加先进,也就意味着这一切都要比美国的更好。
因此,就单纯航母而言,其作战能力肯定就是比美国的福特级更强,这是毋庸置疑的。
3、综合作战能力
如果仅仅就认为上述航母和舰载机的性能就是我们航母舰队的作战性能,那真的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与美国的航母舰队相比,我们国家的航母舰队从作战模式上已经发生了颠覆性变化。与美国用舰载作为攻击武器不同,中国的舰载机虽然性能上优于美国舰载机,但中国舰载机的主要海战功能却不是用来打击对手的作战舰艇,而是为了争夺海上制空权。那么,中国海战冲锋陷阵的不是舰载机又是谁?是中国的驱逐舰,尤其是055驱逐舰。其舰载的高超音速导弹射程和巡航导弹射程都在1000到1500公里以上。坦率说,这个能力可太强了,这意味着中国驱逐舰可以处在航母舰队1000公里外的位置,其导弹还能打1000到1500公里,这意味着中国航母舰队的控制范围可以达到2000到3000公里,这可太夸张了,美国航母舰队作战半径仅700公里,完全无法到中国航母舰队身边。
就这样的作战能力,是不是世界最强?
二、航母战斗群的作战能力将打破西太平洋平衡
坦率说,此次三型战机协同测试,标志着中国航母战斗群首次构建起完整的作战体系。一方面,是歼-35隐身战机,作为中国首款舰载隐身战斗机,其作战半径约为1200公里,配备PL-15远程空空导弹,具备穿透敌方防空网的能力。加上霹雳15的射程,就是1500公里的覆盖范围。
另一方面,歼-15T重型舰载机作为弹射型改进版本,载弹量提升至9吨,作战半径可达1500公里以上,具备远程对海对地打击能力,如果再加上PL-15空空导弹,作战半径高达1800公里。
最后说一下空警-600预警机,探测距离超过500公里,构建起覆盖半径600公里的空中指挥中枢。由此可以得出,我们的航母战斗群的作战能力要比美国的强很多。这种“隐身突防+重载打击+空中指挥”的体系化配置,使福建舰单舰日出动架次大幅攀升。
试问,就这样的航母舰队往西太平洋一摆,美军航母舰队还敢到西太平洋来吗?
三、中国“蓝水海军”将支撑起中国的全球治理倡议
福建舰的突破性进展,标志着中国海军转型进入“深蓝2.0时代”:
从作战半径方面看,我们实现了巨大跨越,作战距离直接升级到2000到3000公里范围,可谓是“远海防卫”的典型状态。从持续作战能力方面看,电磁弹射使舰载机日出动效率大幅提升,具备72小时连续作战能力。从多任务适配性角度看,通过模块化设计,可快速转换为海上指挥中心或无人机母舰。这种转型背后是完整的工业体系支撑,沪东中华造船厂将福建舰建造周期压缩至4年,江南船厂正同步建造076型两栖攻击舰。按当前进度,2030年前中国将形成“4航母+8两栖舰+22艘万吨大驱”的远洋舰队规模,彻底重塑印太地区安全格局。
占豪在以前的文章中就分析过,现代战争本质是工业体系的较量。福建舰的横空出世,不仅验证了中国在舰载机、动力系统、材料科学等领域的突破,更彰显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当歼-35的尾焰划破海天之际,我们看到的不仅是钢铁巨舰的威力,更是一个古老文明向海图强的坚定步伐。这种技术突破与战略定力的结合,终将在未来某个时刻,彻底重构21世纪的全球权力格局。
不久的将来,我们将会看到三航母编队在西太平洋航行。到那时,美国还能再耀武扬威得起来吗?尤其是战时,美国航母恐怕就再难踏入西太平洋半步了!
来源|占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