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霸权”Vs内容“霸权”,高德CEO的承诺可信吗丨正经深度
文丨顾小白 编辑丨百进
来源丨正经社(ID:zhengjingshe)
(本文约为3300字)
【正经社“科技前沿”观察之60】
2025年的本地生活服务赛道,一场关于数据“霸权”与内容“霸权”的战争正在上演。
近日,在阿里巴巴26周年庆典上,其旗下的高德地图CEO郭宁官宣,高德地图正式推出“扫街榜”。

外界普遍认为,高德地图这一举措是对于大众点评的正面挑战:高德扫街榜试图用导航行为数据重构线下服务评价体系,此举直指大众点评的基石——基于图文的内容评价。
同日,大众点评宣布“重启”品质外卖服务,将通过B端自研大模型,结合海量真实评价数据分析用户需求,进一步剔除非真实点评数据,以“AI+真实高分”为用户提供可靠决策。
事实上,二者的基本组成元素几乎是一致的,无非就是地点、菜系、评分、人均价格等等。所不同的,是底层组织逻辑,以及因之推动的决策路径差异,这导致了完全不同的用户体验和商业模式。
用“人话”来说,二者最根本的差别不在于“有什么”,而在于“如何组织与生成”这些信息。
然而,对于如正经社分析师一样的个人消费者而言,这个差异重要吗?
1
给你一种“乐观”的差异化
大众点评的核心是 “内容”, 它的基石是用户生产的图文评价。对于被评价的一方,即各个商家来说,这些内容堪称“霸权”——评价越多、越详细,内容细节越丰富,店铺的可见度就越高。
高德扫街榜的核心是“行为”,它的基石是用户的行为数据:导航、搜索、停留、重复访问等等。用官宣的话来说,就是以“用脚投票”的真实行为来定义“好坏”。同样,对于各个商家来说,这何尝不是一种数据“霸权”呢。
基于此,也就推动产生了消费者的不同决策路径。

使用大众点评,思考和决策路径就可能是:我想吃火锅-打开点评搜索-看看哪家好评多-决定去哪家。用户的决策实际上是发生在了出门之前,也就是目的先行。
使用高德扫街榜,思考和决策路径就可能是:我在外面/不知道吃啥-打开高德地图看看周围有什么热门的-发现旁边200米有家很多人专程去的面馆-直接走过去。用户的决策大概率发生在了移动之中,也就是位置先行。
显然,对于用户而言,差异更多体现在不同使用场景的便利性。乐观地讲,二者体现了不同的“人生哲学”:规划人生VS感受世界。
大众点评就像工具,用于降低决策风险。它通过大量的前置信息帮助你做一个可能“不会错”的选择,体现了规划性的生活方式。
高德扫街榜就像是罗盘,用于发现未知的惊喜。它不提供为什么好的原因,只告诉你这里可能很棒,鼓励你去探索,体现了一种更加随机性的生活方式。
2
针尖对麦芒,都有争议
更多精彩,详见:(数据“霸权”Vs内容“霸权”,高德CEO的承诺可信吗丨正经深度 )【《正经社》出品】
CEO·首席研究员|曹甲清·责编|唐卫平·编辑|杜海·百进·编务|安安·校对|然然
声明:文中观点仅供参考,勿作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喜欢文章的朋友请关注正经社,我们将持续进行价值发现与风险警示
转载正经社任一原创文章,均须获得授权并完整保留文首和文尾的版权信息,否则视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