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夫妇,这都不拆伙

500最近有个感悟,那就是放在别人身上觉得不可思议的事,只要放在自己身上,会变得非常容易接受。

这几年我认识很多陪读妈妈,原来都在上海,后来因为小孩上学,一个人带着孩子千里迢迢出国,去哪的都有。一般来说,这样的家庭,都是丈夫留在国内赚钱。其中一个朋友去了英国,有次聊天,她说这里的人完全无法理解,怎么能为了小孩的教育,做出这么大的改变?

外国人很注重家庭的完整性,当然,我也挺注重的。初初,我也觉得一对夫妇分居两地,这事听起来太具有牺牲精神了。一次朋友跟我聊起同样的事,她说,她可不能抛下所有的一切,只为了小孩,陪着出国念书。

她要为自己活着,做不到为小孩牺牲自我。

不过其实陪读妈妈也没那么惨,并不是那种小孩一上学,就在家无所事事,擦地做饭等小孩放学的形象。过去一年,我在新加坡认识的所有陪读妈妈,几乎都在疯狂学习。

有的学英语,有的学网球,有的干脆去上学。除此之外,还得手忙脚乱应对新生活,在一个新的国家,什么都要重新开始,认识新的朋友,学习如何缴水电费,上哪买新鲜的菜……都需要摸石头过河,一步步踩过去。

我们跟外国人还是不太一样,我人生前40年,除了自己当背包客,和做北漂的时候,几乎无时无刻不在我父母的眼皮底下。他们很难相信,你有独立生活能力。来了国外,大部分人都有了一种长大成人的感觉。

因为同时忙于好几件事,通常妈妈们对小孩的学习没有执念。不像国内,总觉得小孩学得不够多,等你真正自己学起来,会发现大人孩子都不容易。

至于夫妻关系怎么办?在没有经历之前,很多人,包括我,普遍认为,异地分居,肯定有问题,夫妻身处两地,这日子肯定长不了。

实际上,可以说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5月份我因为新书签售回国,之后就跟小陈过起了两地分居生活。

8月份我跟我妈在小区散步,小陈已经带着两个孩子回去上学。忽然她说:这次你回来有三个月了吧?我支支吾吾说,没有吧。她当机立断说,你得赶紧走了。说话的样子,好像再不去一家团聚,男人一定会叛变。

根据我妈那辈人的经验,男人只要不拴在裤腰带上,肯定会在外面为非作歹,胡作非为,不三不四,道德沦丧。

时间久了,肯定要出大问题。

也是很神奇的,传统家庭里,女人把男人看得越紧,男人就越要往外边跑。甚至把拥有风流韵事,当成是某种证明成功的证据。

现代家庭不是这样,看起来是一对夫妻,本质上不过是两头驴。我们可没有出门玩乐的时间,有些家庭要四个大人带一个小孩,或者至少叫一个专业保姆。

我们家,只有两头驴,对付两个精力旺盛的孩子。

这一年来,小陈有一个发现,每次我回国后,他的队伍都变得好带了。因为我拥有母爱的柔情,直白点说,喜欢惯娃。总觉得对小孩宽容点没什么,儿子想看手机,来,我的给你,女儿想买玩具,走,这就去买。

一个团队有两个领导,会变得效率很低。我走了,只剩下一个心狠手辣的父亲,他俩顿时乖多了。

小孩总是很现实的,有时哭得死去活来,还要偷眼望望大人的态度。

我这方面,虽说写作这事情在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都行,唯独在家里很难。太吵了,吵到完全无法凝神静气。有时正写着,儿子放学了,往我旁边床上一躺,我说你出去。

他说:你不要管我不就好了。

实话实说,我一个人在上海的时候,想起来的都是家里每个人的好处。儿子虽然很讨人嫌,但他毕竟也有他的优点。小陈虽然做饭不行,家务也不行,但好在他情绪稳定,做什么事情都不慌不忙,很少把他的焦虑传达给我。妹太乖了,妹真是个天使。

等到来了,发现妹已经拉了一星期的肚子,小陈和艾文每天吵得不可开交。

前一秒脑子里还是山川湖海,高山流水,后一秒已经实打实在一地鸡毛上着陆了。

而且,我的到来,对这种情况也没有什么改善。妹还是继续拉肚子,艾文还是继续青春期。他们在自己的人生轨迹上走着,大人只是一个打辅助的作用。

只有小陈,挺欢迎我回来。

半夜11点到家,坐在餐桌前喝水的功夫,听他连续吐槽艾文的各种故事。养猪笼草把家里弄得一塌糊涂,在妹的地毯上穿鞋走来走去,压根听不进去大人在说什么,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老是斜着眼睛看人。

我们的感情在此刻升华了,这一刻我不是惯娃的妈,而是那个懂事明事理的伴侣,默默倾听着另一半的烦恼。

以前我可不是这样,我当然站在亲生的儿子这边。

通过分居生活,我坚决站在了同为驴的这边。

这一刻,我多希望,自己是那个留在国内赚钱的老公,一定倾其所有,每个月按月打钱,并发自内心认为另一半是这个家最伟大的存在。500毛利,作家,2023年微博年度突破作家,代表作《全职爸爸》,都市情感小说《结婚练习生》《卵子的呐喊》等。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