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四年,是什么造成了我们之间的差距!
又是一年高考季,又是一年毕业季,就像麦穗,青涩到成熟。
看着又一届学生即将离开校园迈入社会,很多人都心有感慨吧。
在学校时,同学们的差别不是太大的,一些在基层工作的成绩可能还要好些,因为毕业后的工作单位不一样,多年后,这差距就大了。
大学毕业后,若干年后同学之间拉开差距的最原因之一,是他所在的平台,也就是说他工作的单位对他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差距这个东西,不去比,就不存在,你硬要比较,也只能通过金钱地位去,这个东西,我们出生就有了,但是并没有决定我们的人生。
大学是一个很综合的地方,锻炼人的综合素质,当然有特长再好不过。
那些在大学里混的如鱼得水的班委,学生会,出了社会后有在大学里的小铺垫,更懂得如何溜须拍马,最有可能进入管理层,而那些经常逃课但不是逃课打游戏的人,不愿受束缚,他们是未来的个体户,私营企业的老板,而那些规规矩矩上课的人就是未来进入体制的,安稳过小日子的。
有人说拉开差距的是工作,是毕业院校,是工作经历,可是这些都不是根本原因,现实是你毕业的起点导致你后面全都跟不上其他家里有资源,有能力的同学。当你在疲于温饱的找工作,可有些人已经开始积累经验,获得更多的机会,积累人脉了,不是每个人都能白手起家,如果是你,有能力之后会让没经验没资源,啥都不会,毕业的学生,就算他聪明,有能力,获得能推翻你自己的机会么?不会的,心善的不予理会,更多的是把机会攥在自己手里,死死的按住你,不让你爬上来,这就是刚毕业学生我们的现状。
工作几年后,接触的学生多了,慢慢就发现,造成很多人毕业后形成巨大差距的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愿不愿意付出,眼光够不够长远。
大学里最重要的是,学习!既是学能力,学知识,学自己需要的,这是一切奋斗的基础,没有基础,你怎么奋斗?拿什么奋斗?
很多人都会觉得,到了大学,终于逃脱了高中的三点一线,告别了父母的唠叨与桎梏,终于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和生活了,一定要好好潇洒一番。
于是,每一天就像是过着“神仙般”的日子。上课全看心情,偶尔还要翘课证明大学生活的丰富;对于学校、学院组织的活动一概不参加,觉得浪费时间,宁可在宿舍发呆、看剧、补觉;对于学生职务也不感兴趣,觉得做学生干部好累,需要牺牲自己的时间做很多工作,有时候还吃力不讨好。当把所有的一切都推干净以后,感觉自己非常轻松,时间宽裕,简直就像是生活在理想国当中。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差距也一天天拉大。
学生工作经历,零。当时班干部竞选时,辅导员也曾经在班上做过动员,可是因为害羞,一错过就是四年。学生会、社团根本也没想过,大一混了几天,觉得太累也都退出了。现在看着那些坚持下去的同学都写得满满的经历和荣誉,只有偷偷羡慕的份儿。
志愿服务经历,零。当时有很多招募志愿者的机会,可是觉得麻烦,时间又很长,于是一个都没有报名。现在后悔想参加,可是已经晚了,再也没有机会了。现在想想,做志愿者又能锻炼自己又能帮助他人,当初为什么不愿意尝试呢?
社会实践经历,零。印象中仅有的工作经历就是英语家教和学校出门右拐KFC兼职服务员,可是写上去又觉得不妥,只得删掉。还记得大二暑期丰富多彩的暑期社会实践,可惜当时匆匆忙忙想出去旅行,也就没有顾上。现在想想,大学里难得的机会也就这么错过了。
所获荣誉,零。抓耳挠腮想了半天,好像也没得过什么奖。一扭头看着旁边的兄弟,那个格子都写满了,这才惭愧。大学四年,究竟自己在忙什么?
能证书,总算有个大学英语四六级,可是好像现在大家都有,自己的竞争力又在哪里?
拿着这样的简历,在一场又一场人山人海的招聘会中铩羽而归。
此时此刻,真想再来一遍大学。(在三本中,很多人四六级证书都没有,这是基础中的基础拿什么和人家一二本的争呢?)
要想以后过的好,基础学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最重要的英语!
到了大四,参加工作的时候,那些学生会的经历,学校参加的比赛,奖学金,这些并不是很重要的,重要的是你能拿得出一份或者两份以上和社会实践有关系的证书,这将是一份巨大的优势。(这里的社会实践不是实习,而是公司工作证明)
大学也分一本,二本,三本,虽然说,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但是,就现实情况,一本的绝大多数人以后都会比三本的绝大多数过的好,三本学子,大部分在高中没有好好学习,大学里,因为学校质量的关系,眼界,能力,加上自己不够努力,总比那些985211差上许多,如果这样都不努力,那么以后还谈什么好工作呢?
一年又一年,总要比昨年的长一岁,成熟一岁,大学里,应该知道自己怎样做才是。
本文原创,转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