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一小伙伴家是河北农村的,以前开钩机,说跟别人一起挖过老墓

【本文来自《疯狂的挖掘机司机:建筑工地上盗掘宋代古墓葬》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以前我带的团队,有个小伙伴家是河北农村的。有一次私下跟我说过:他以前是开钩机的也就是挖掘机。曾经跟别人一起上山挖过人家的老墓。结果没弄出来啥值钱的东西,顶多也就是几个铜钱银手镯什么的。

这种事在当地估计并不少见,他也不以为忤。否则也不会跟我说。貌似憨厚、看起来老实巴交一农村娃。当初想到跟说我:也是近来觉得不大舒服,问能不能是撞到什么了。

他也是看别人干过自己觉得眼红、也没担心过会担责受罚。基本上像这种事儿,在他们那儿只要没弄出钱来也就不算个事儿。由于现在农村外出打工的越来越多,早年间保留下来的老墓都疏于管理几近荒废。有些也说不清楚到底是谁家的,被盗挖以后往往也没人愿意赶回来出面追究。当地对于这种私人老墓被盗挖盗掘的现象,也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如果就此能改迁进公墓,兴许还能减少占用土地。

所以这种上不了台面的盗掘,在有些基层形同小偷小摸。也就算是“民不举官不究”、究了也不一定能解决问题。久而久之,自然也就无所顾忌。像这样的小伙伴,反倒抱憾自己吃了当初书读得少没有文化的亏。否则要是一挖一个准再弄出来个老山汉墓来,说不定就能在北京城里换套房子。听起来还TM挺励志的。结果,业内就催生出“职业探宝人”的行当。

这篇报道,我一看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这就是当初懵懂无知的农村娃选择了跟“职业探宝人”强强联合,最后大家心手相连、走上了一条“乡企联合”的盗墓行业专业发展模式。

我TM现在都后悔了。当初我要是直接把他打个半死,兴许也就没今天这档子事儿。

在一些地方文物保护一旦不能做到防萌杜渐,容易滋长贪念孳生罪恶。半大小子穷极无聊,看多了《盗墓笔记》之流忍不住也心思着能撬开几个地儿试试身手。积水成渊,最后出现《疯狂的挖掘机司机:建筑工地上盗掘宋代古墓葬》也就不足为奇。对这些人务必重判、以儆效尤。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