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的高层住宅,是否限制了很多消费?

【本文来自《中国实物商品消费潜力还很大,基本和墨西哥差不多,只有吃喝、空调、汽车领先》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天长地久
  • 美国一个月家庭一千度电真的是极大的浪费,这个真没必要学。我以前在美国留学的时候,觉得美国人脑子里完全没有节约能源的概念,教学楼里常年空调温度20度,夏天进去都要穿外套。我留学时住的小区水管坏了,也没人管,水哗哗流的把小区门口一条街都淹了,第2天才有工人过来慢悠悠的修理。所以,我们不能为了提升人均消费而增大浪费。

    还有就是居住环境对消费有很大的限制。例如我现在住的小区,每家1辆车都比较挤了,虽然我想再买一辆车给老婆开,但停车位少是个大问题。还有衣服,我一年买20多件完全买得起,但家里也没有那么大的衣柜能装得下啊!美国住房面积大,很多房子都有个专门的衣帽间用来放衣服,我们住房面积还是太小了。所以,还是要逐步扩大人均住房面积,有足够的空间停车、放衣服,才能促进人们消费。

中国式的高层住宅限制了很多消费。比如买汽车,我们家买得起第二部汽车,但是小区周围很难找到停车位,第一辆车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停车位,第二部车根本找不到停车位。小区还有很多家庭想买车,因为没有停车位,没有买车的。小区路边停满了车,平时开车就很堵。上班两公里路程上下班高峰期都要堵车半个小时。

另外买衣服,公寓楼面积有限,家里也没有那么多的衣柜可以放衣服呀!这些都限制了消费。大城市这种高层住宅,价格又贵,实用面积又小,我在老家农村建了一个农民小别墅,大城市房子远远不如郊区农村小别墅又大又宽敞,又实用。但是老家农村小别墅距离工作城市上千公里,只能退休了回去养老住,平时没法住。

所以我们建议国家对中小城市适当放宽低密度小区和小别墅的建设,中小城市人口少,在不占用耕地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在山坡地,荒地,或者农村空心村,允许适当放开建设小别墅。小城市和县城周边农村,这种荒废的山坡地,农村空心村还是很多的。完全可以不需要占用耕地面积。这样还可以吸引一部分人才回流中小城市和县城居住,创业,也可以吸引更多企业到中小城市和县城投资,促进中小城市和县城经济发展。避免中小城市和县城人口单向流向大城市,避免中小城市和县城越来越产业空心化。

喜欢高楼大厦的,喜欢住高层住宅的,就去大城市发展,喜欢低密度小区的,喜欢住独栋小别墅的,厌倦大城市的拥挤的,就去小城市和县城发展,实现人口双向流动,让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县城都能够均衡发展。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