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名物理教师,现在收到的学生确实有一代不如一代之感
【本文来自《《眉山学苑》公告:招募云学生共创《体制工程学》》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陈老师您好,我是一名普通城市的物理教师,眼界有限,所以所能想到的问题也只能跟教育相关,关于您的三个问题:
第一,What is the ISSUE?
为什么我们所教育出来的学生悲观性大于积极性?做题能力强于应用能力?有知识(一知半解)但没有智慧。
第二,What is NEW?
按照王德峰老师所说,将一门学科的发展历程讲述给学生能够提升学生的接受效率,是不是可以考虑在教材上进行相应的改变;数学、物理、化学之间的匹配度不高:数学作为基础工具,授课进度应该高于物理化学,而实际授课,数学的进度往往低于物理、化学,说以三者之间的授课顺序是否应该协调一下?
语文与历史作为中国学科的魂,有没有起到振奋人心,激励后背的作用?是否应该将语文课本里的文章做出调整?而历史课有没有将中华的文化讲透?对于外国的文化我们要了解,但是配比问题是否需要调整?对于小学的教育,快乐教育?
按照我的理解:快乐,就是快要乐不出来了。
第三,Why it is IMPORTANT?
作为教育一线,我所能看到的问题有限,可能是我无法理解现有教育体系的高明之处,但是所接收到的学生确实有一代不如一代之感,教学相长,是否也逐渐变成了教学相减呢?我们的授课究竟是为了为国家培养人才,还是为了取悦所谓的教研员们?教研员们的作用到底是什么?
就我所见,这一群体所起到的唯一作用就是出一些难题以彰显自身的有限的可怜的知识。
如果只是一个大范围存在的问题,这一类群体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