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抱歉地通知你,你长大了

我很少聊起自己父母。

因为没什么好聊的。

我有一个非常普通的童年,有一对非常普通的爸妈。

我究竟是怎么长大的呢?我就是非常普通地长大了。

在我记忆中,爸妈没有打过我,没怎么骂过我,也很少强迫我做什么。

比较深刻的“强迫”,在小学时期,我妈非让我参加游泳队,因为她觉得我学会游泳,以后万一遇到什么危险也能自救。我游了四五年,嫌训练太苦不愿意再游,她也没有强迫我,出面帮我跟教练说退出。

从小到大,我做的决定,爸妈基本都支持。我高中没好好念书,高考考砸了,决定复读,他们没说什么,支持我再读一年;大三结束的那个暑假,我一个电话打回家说想出国读研,他们隔天就给答复让我放心去。

就是一对非常普通的家长,把一个非常普通的小孩,非常普通地抚养成人了。

父母给孩子足够多的关心、爱护和支持,这是为人父母基础入门101啊,难道全世界所有父母不都这样吗?

直到后来,我跟身边很多朋友接触过才知道,原来不是这样的。

原来有这么多不幸福的小孩。

原来有这么多不及格的父母。

原来很多父母会跳过新手教程,直接进入育儿环节,瞎几把带小孩的。

500

有一次聚会,聊到“过年回家被父母嫌弃”的话题,有一个朋友说:

“我从小被爹妈否认着长大,现在学会不那么在乎他们的看法了。”

这句话听到我心悸。

从小被爹妈否认着长大”,这句话的分量有多重啊。

而更可怕的是,父母往往会用“爱”和“为你好”来包装这些成长的伤害。

有次一位师妹说起,她小时候被父母骂很难听的话,我问她为什么没有反抗。

她说,“其实当时我自己也是懵懂的,难受了只会躲在被窝里哭。他们生我养我,说我都是为我好。我以为天下所有家庭都这样。到大学后,看到更全面的世界,才知道父母那样是不对的。”

这让我想起《白色夹竹桃》。

因为母亲杀人入狱,少女Astrid换了好几个寄养家庭,终于好不容易被一个好心的女明星收养。女明星带Astrid去海边跑步,跑完后她们俩坐在海边咖啡厅里,Astrid气喘吁吁开玩笑说再也不跑了。

女明星突然问她,你生命中最美好的一天是哪天?

Astrid含着眼泪说,今天。

500

这一幕真让我心酸。这不过就是普普通通如常的一天,对她来说,却是生命中最美好的一天。

从小跟母亲相依为命的Astrid,直到这一天才意识到,自己之前没有被真正善待过。

成长真的太残酷了。

最近上映的一部电影《狗十三》,导演曹保平说:“没人注意到我们在什么时候忽然就长大了,一切好像自然地发生了,但那一天的到来其实是很残酷的。”

我也想让长大后的孩子,回头看一看那一天。

于是这几天我跟身边4个朋友聊了聊,在父母的笼罩下——

他们的残酷成长。

 

500

孩子真可爱,

长得像爸爸

父·女

@八百億

我最怕听人说,我身上有他的影子。

小时候很怕他。我喜欢看书,书太多了,就堆在床底下。到后来,床底也塞不下,我请他给我买个书柜。他不肯。我只好把所有的书垒在书桌上。那张桌子,成了我童年的阴影。

每次我做错事的时候,我忤逆了他的时候,我不讲卫生的时候,他都会伸出他粗壮的胳臂,把我的书拂到地上,然后命令我蹲在地上,一本一本将它们捡起来,收拾干净,码齐。十几年后我想起童年,闯进脑海的还是书桌下面那一小块空地,我蹲在那里抹眼泪,整理散落一地的我最大的宝藏。

他是个暴君,我仇恨他。希望我俩中间能死掉一个,或者我妈可以跟他离婚。但我做不到跟他势不两立,只好装作跟他毫无瓜葛。

所以我最怕他接我放学时遇到熟人,因为人家总会客套两句“孩子真可爱长得像爸爸”。我无比痛恨这句话,每次听到都会拉下脸来。

小学五年级,有一次我跟同桌吵了起来,我忘记导火索是什么,只记得我暴怒之下,将书桌上的文具和书本全都掀到了地上。这个下意识的动作让我哭了个天昏地暗。我不明白,为什么我连潜意识都像极了他。

这几年长大了点,慢慢觉得他不重要。我愿意在外面漂最大的动力就是可以离他远一点。我身上确实有他的影子,互相远离就是互相保护。

现在倒是说不好我有多恨他,我不计较了,也不悲观了,我开始接受我自己现在的样子,我开始觉得,自己是可以变好的。 

500

没有人,

可以在吃饭的时候上厕所

母·子

@海草

父母和我们之间,终其一生,感觉都在求一个和解。父母想在我们的口中得到一句“谢谢”,而我们想在父母的口中,得到一句“对不起”。

我gay其实有部分原因来自父母吧,当然,估计是很小的部分。

我小时候,来自父母方面的性教育,简直是一种冲击。譬如,我妈上洗手间,从不锁门,关门是没有用的。所以有时我扭开门,发现母亲在蹲,嗯,你懂的,看到了我出生的地方。(不止一次)

所以我觉得女体非常恶心。而我母亲给我的反应一点都不在乎,因此我觉得更羞耻。

小时候,爸妈也会赞许我的。但我们都知道,优秀是一个价码。他们不承认,认为自己是全心全意爱我,是我误会了他。

但我清楚,期末我没考好,吃饭的过程中想上个厕所,都会被母亲打骂,理由是:没有人可以在吃饭的时候上厕所。有一次我考好了,一桌好菜,吃一半我想尿尿,他们也默许。

于是我学会了自我保护。

事事优秀,是自我保护。善于揣摩,是自我保护。谨言慎行,是自我保护。

我毕业那会,母亲想让我找工作而我想读研,她断我生活费,我无奈去做家教兼职维持生计。

理所当然,一边打工一边复习,考研失败,只能去应聘工作,但母亲依然断我生活费。我是借钱凑路费去面试的。

新年回家,我母亲美其名跟我讨论,叫上三位姑姑,说有什么事情现在解决掉(之前一直没有跟她说过一句话,大概有3个月)。

然后一番唇枪舌战,她最先哭的啦,我还没哭。

后来姑姑们也哭了,哭的点竟然不是我忤逆,而是她们没想到,我在我妈手下被残害了这么久,纷纷指责我妈狠毒。

之前我设下的防线,在那一刻,都崩了。

我觉得我的委屈终于有人可以理解了。也说不上“理解”,就是,从别人口中说出来了。

我像一个战士打了胜仗,终于也哭了起来。

(莫爷:那你恨过你妈妈吗?)

有那么一刻,我希望自己没有妈妈。

500

五个手指印,

一个月才消下去

父·子

@Riche

从小我像一个硬币被到处送。

父母因为做生意太忙,对我关心特别少,将我寄托到学生公寓,给我足够的生活费,给我买我喜欢的玩具,给我买我喜欢的零食。

但我记得每个夜晚,难以入睡,每天都躲在被窝里哭,我很想他们,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不能像别人一样有父母陪在身边。

有一次周五休息他们接我回家,妈妈想多陪我一会,想周一早上再送我去学校,而爸爸想周日晚上直接把我送到公寓。之后他们发生争吵,最后妈妈妥协,决定晚上送我走。半路上,他们又吵起来,爸爸停了车,一巴掌打到我脸上,五个手指印,一个月才消下去,这使我终身难忘。

还有一次他们在家里吵架,我摔门出去,爸爸立即追上来,把我锁在屋子里整整一天。大人吵架的情绪发泄到我身上。

后来他们经常因为一些琐碎的事情吵架,最后升华,离婚了,法庭将我判给了爸爸,我妈一个人净身出户。那年我三年级。

不久,爸爸就找了个阿姨,生了个女儿。阿姨对我很坏,加上爸爸听她的话,所以给我生活费很少,平常从没主动给我买过衣服或者其他东西,我脾气开始变得暴躁,回家吃饭经常吃到一半摔筷子吵架。

在大专的时候,谈恋爱,买鞋子,买手机等等费用,几乎都是我自己卖手机,卖牛奶,做微商卖鞋子,在学校卖烟,酒吧驻唱赚来的。

后来我觉得呆在家没意思,当特种兵去了。爸爸他们很开心。因为他们减少了一笔开销,一个负担。

我的性格很怪,很孤僻,却从来没有表现出来,总是装作很开心的样子。

500

离我远一点,

不想别人知道你是我女儿

母·女

@墩子

我从小在母亲的语言暴力中长大。

我和她上街买衣服,她会当着店员和路人的面一直骂我怎么这么胖,很丢脸,很难看。我非常难堪,所以我讨厌逛街,讨厌买衣服。

后来初三,好朋友拉我一起去剪短头发,我妈妈跟我说“你很丑,短发会更丑,她们又瘦又漂亮可以剪,你不要剪”。

我还是被我朋友拉着一起剪了,那是我噩梦一样的假期,我妈妈对于我的短发很愤怒,一见到我就说丑,甚至怪我朋友,说“你们剪了好看,干嘛拉着我女儿剪,她多难看啊”。导致我不敢见其他朋友,我朋友也不敢来见我。

最过分一次是我和她去奶奶家吃饭,走在路上她突然对我说,“你离我远一点,你太丑了,我不想让别人知道你是我女儿”。

我很顺从地和她一前一后保持距离,内心毫无波澜,全盘接受了我非常丑、剪了短发更丑、给她丢脸这件事情。

最讽刺的是,后来所有人都说我短发比较好看,比长发合适。我妈妈就再也不允许我留长发了,她就像忘记了我初三这件事一样,口头禅变成了“你本来就不好看,你留长发更丑,要一直短发哦”。

我最激烈的一次反抗是大学,我哭着喊着问我家里,“你们为什么从来不给我道歉,你们就不觉得自己也错了吗?”

他们说,“家长不可能给孩子道歉”。

我妈妈不是不爱我。她做了很多事情,让我觉得她是很爱我的。有一次楼上装修大半夜很吵,我妈妈怕我睡不好,穿着睡衣跑去楼上敲门,让他们不要吵着我睡觉。

但同时呢,我高考填志愿那会,因为我坚持自己的意思,我妈妈怕我没有录上,白天不停念叨,晚上一到半夜两三点,就披头散发地从房里冲出来,对着我撕心裂肺地骂。

我现在对这些事没什么感觉,不是原谅,觉得算了,觉得妈妈其实挺可怜的,她自己也是个很不自信的人。

只是回看才发现,成长是个很艰难的过程,而且很血腥。

500

 

最 后

《狗十三》的一个短评是这么说的:

“每一场成长都是凶杀案。”

这部电影记录的是少女李玩的一场残酷成人礼。

用“残酷”这个词,不是指她受到遗弃虐待或被侵犯。相反,片子里都是一些很日常的小事。

李玩的父母不是不爱她,只是他们的爱很粗暴。抽一巴掌,给一颗糖。答应一件事,之后出尔反尔。小孩子嘛,哄一哄就好。

有一部分人看完之后说,剧情没什么意思,很无聊,很矫情。

说这种话的,有两种人。

一种是幸运儿,童年幸福,顺利长大,所以看不懂。

另一种人,小时候受过伤害,但也没看懂。因为他们长大后就成了同谋,默认这种成长是正常的,可以一代一代延续下去。他们自己的感知变得粗糙,反而嘲笑那些喊痛的人。

这就是真正狗13的地方,这种成长的谋杀,由于太过普遍,变得正当。而且经过了“爱”的包装,甚至变得温馨。

可是这些血淋淋的温馨画面,都是一桩桩以家庭为单位的、最普遍的凶杀事件。

李玩不断地被失去和被驯化。

她慢慢地不再天真,也停止抗争。

身上的某部分一点点地死去。

最后,她像一名合格的大人一样,听话又懂事。

曾经也是这么粗糙地长大的家长们,欣慰地说:

你长大了。

500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软妹莫爷”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