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一下:衡水模式”给你翻译翻译,什么叫“教育公平”

大家好,我是在观网陪您看中国的谷智轩。就在刚才,本年度高考落下帷幕,各位考生们,今晚先不要想别的,和家人、和朋友好好庆祝一下,漫漫人生路,你们披荆斩棘地走到这个节点,你们都是英雄。每年高考时期,都会涌现出这样那样的热点话题,今年尤其让我注意到的,是几天前在一档真人秀节目上,河北衡水中学高三张同学的一场演讲。短短十分钟的演讲,张同学讲述了他从偏僻乡村进入城市中学、立志用高考改变命运的心路历程。张同学的陈词慷慨激昂、真情流露,按说会成为一场走红网络的励志演讲,在大考前给广大考生加油打气,但真正引起热议的,却是一句“我就是一只来自乡下的土猪,也要立志去拱了大城市里的白菜”。有人觉得张同学不惜自贬表露雄心,令人动容,但也有不少网友认为这话充满戾气,不值得提倡。说到衡水中学,我一个遭受过“困难模式”的江苏考生,都听闻那里是“地狱模式”。衡水中学这样的“超级中学”,当真是为“寒门子弟”逆天改命铺设的天梯?本期《消化一下》就给大家聊一聊“衡水模式”。

首先我要明确一下,我们今天的所有评论,不针对张同学,对事不对人。

张同学出身的衡水中学,如果让朋友们用一个词形容,估计不少人会选“励志”。实际上,“衡水模式”并没有那么“伟光正”,而恰恰是教育产业化的结果,是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公司一起玩了把土地财政的产物。

为什么会出现“超级中学”呢?我们先来看历史。建国后的新中国百废待兴,需要学习苏联的工业化,培养各行各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1953年,我国提出了“重点中学”的概念,并在全国确立了194所这样的中学。1962年,教育部颁发《关于有重点地办好一批全日制中、小学校的通知》,各地政府纷纷响应,“重点中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不少学校踏着这波浪潮,一跃成了“重点”,这些“重点中学”就是日后“超级中学”的前身。

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次年就宣布了改革开放。一边是巨大的人才断层,另一边是社会主义建设对人才的大量需求。在这样的特殊历史背景下,国家决定,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在重点大学和中学的建设上。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办好一批重点中小学的试行方案》;1980年,教育部又颁发了《关于分期分批办好重点中学的决定》;1983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提高普通中学教育质量的意见》中,又强调了办好重点中学的重要性。到了1999年,为了满足高校扩招的需求,重点高中的建设,也被快马加鞭地提上了日程。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文件,使重点中学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黄冈中学1953年确立“省重点”,1993年成为“省示范”;衡水中学1962年确立“省重点”,1998年成为“省示范”。我们熟悉的“超级中学”,都是“重点中学”制度催生的产物。

和一般的中学相比,这些“重点中学”有更多的办学自主权,可以自主招聘教师,进行工资、课程和人事制度的改革,在异地新建分校等等。另一方面,我国基础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义务教育的质量,与干部的晋升息息相关,同时中央分担了义务教育的主要经费;而高中教育的投资主体,则是地方政府。义务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地方政府财力有限,优先就要保证免费义务教育的实施,客观上减少了高中的教育投入。

随着经济改革进一步深化,国家开始打击高中“乱收费”现象,规范招生,取消“三限生”政策,于是在全国各地的中学,出现了两个极端:一个出现在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政府财政充裕,教师工资和办学经费基本没受到影响。在取消择校费后,发达城市利用“名额分配”等招生办法,促使普通高中均衡化发展,在优质高中引进国际课程,使高中超越应试教育的藩篱。弊端也很明显,为了避免优质资源争夺,实行严格划区招生后,学区房房价飙升。而“国际班”、国际学校又往往价格不菲,学费是普通高中的10到20倍。能上“国际班”,你的Privilege就已经尽数体现了。

然而发达城市终究是少数,在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无力承担高中教育经费投入,则是另一个极端。“吃饭靠财政、运转靠收费、建设靠贷款”成了多数高中的常态,截至2010年年底,全国普通高中总负债额就达到了1600亿元。

发达地区,有发达地区的Privilege;而县城,也有县城的路子。既然投资有限,那就要用最少的投资获得最大的回报。“重点中学”有上个世纪的政策扶持,名声大、师资更好,比起在一般的学校上花经费,扩大“重点中学”的规模,更容易彰显地方政府的政绩,还能从学费、赞助费上获得额外的收入。在追求“效益最大化”与“追求政绩”的双重驱使下,上世纪的“重点中学”顺理成章成了地方政府扶持的重中之重。而另一方面,因为教育经费的减少,学校又不得不面向市场筹集经费,运用市场机制来经营学校。许多高中被迫寻求市场谋发展,扩大计划外招生、办民办分校、收取参观费,越是经济不发达的县城,越容易出现“超级中学”,这也是县城的无奈之处。2005年以来,黄冈中学与各地政府合作,成立了黄冈中学惠州分校、北京市华侨城黄冈中学等分校;2006年,毛坦厂中学又拉上六安汇文中学,加上民间资本,办了金安中学和金安中学补习中心;到了2013年,衡水中学又和河北当地的房地产公司合作,共同投资建立了衡水第一中学。

可以说,“衡水模式”,意味着“超级中学”的终极形态。这种模式,一方面可以利用国家教育政策的漏洞,为慕名而来的学生收取高额的择校费,另一方面又可以拉动房地产,为地方政府带来大量土地财政收入。“衡水模式”靠的是“掐尖”式发展,也就是从全省甚至全国搜罗好学生,再进行集中培养。2016年高考,衡水中学号称上榜清华北大139人,但只有23个来自衡水中学本部。按排名算,衡中那年高考前18名里面,只有一个考生是衡水籍。

“衡水模式”出了名之后,开发商的楼盘,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了“学区房”,学校和开发商各分一杯羹。家长的择校行为抬高了周边地产的价格,比如另一个“超级中学”毛坦厂中学,所在镇户籍人口1.9万,却有5万常住人口,将近3万是学生和家长;毛坦厂中学东门附近的公寓楼,一套两居室年租金就将近三万;一个合租单间的租金,每年也需要一万多。再比如,黄冈中学新校区建立后,带动周边珠明山社区6组陆家嘴湾的房价水涨船高,形成了壮观的“陪读村”。每年,还有数以万计的教师赶往衡水中学取经,为当地贡献了大量的旅游收入,衡水中学的名声,就像衡水老白干一样深入人心。

对于衡水中学而言,学费本身就是最大的收入,按照该校自己公布的数据,普通学生光是学费一年就要一万九,而复读生更高超过两万五。光是学费,衡水中学就能赚得盆满钵满。反过来再看,能交得起这种学费的学生,或许不至于像张同学口中的“土猪”那么不堪。

有人要说了,你说这么多谁懂啊,我只知道,通过衡水中学,农村学生能改变命运。但很遗憾,衡水中学根本不是“农村学生”的天堂。根据国内大学做的一份调查,一般中学的学生里面,农村户籍的有百分之17。而在衡中这种“超级中学”的新生里,农村户籍的反倒只有百分之2.1。“超级中学”打着“农村学子逆天改命”的旗号,但讽刺的是,迫切需要高等教育的农村学生,根本没法指望“衡水模式”改变命运。不仅如此,“衡水模式”在全国各地开花,还会加强教育垄断,通过花高薪挖老师,从普通学校抢资源。农村学子集中的普通高中缺乏好老师,做不出成绩,就招不来好生源,也就没有了额外经费投入,这就陷入了恶性循环,进一步加剧教育分配不公。

“市场机制”是“超级中学”得以产生的经济基础。2020年,全国义务教育经费2.4万亿,高等教育经费1.4万亿,而高中阶段教育只有8400亿。高中教育投入的相对不足,促使高中寻求通过市场机制补齐经费的空缺。从结果上看,教育的市场化,全国各地雨后春笋般出现的“超级中学”、“国际学校”,确实弥补了办学经费不足的窘境,但地区经济水平有差异,教育公平就没法保证。

为了筹钱,各地的高中另辟蹊径、各显神通,比如把择校生放进体制外的民办高中。学校打着“实验班”、“培优班”的名号继续招生,花钱就能享受更好的教育。“超级中学”收取高昂的择校费、入学费,农村家庭筹钱送子女进高考工厂“改命”,发达城市的“国际班”学生炫耀自己的Privilege。

近年来,国家设立了不少专项资金,资助贫困学生,促进教育公平,但根本上还是没能解决公办普通高中的资金困难,就算想卷都卷不过超级中学,既然都要卷,那至少也卷得公平一些。所以我们放个暴论,干脆让国家出手,把高中直接划入义务教育。通过国家拨款,推动高中教改,把课程和大学衔接上,减少高中生在“内卷”中做的无用功。现在全国的高中教育经费才8400亿,翻个倍也不是什么大数字。

另一方面,只改革高中课程,不扩大高校录取,还是治标不治本,因此中央控制的高校,还应该继续扩招。有人担心本科生太多,社会消化不了,实际上问题不在人数。刚刚出炉的人口普查结果,有本科文化水平的不过百分之15,和发达国家还有差距。真正的问题在于本科教育和市场需求脱节,国家更应该积极引导高校更新知识,培养市场需要的人才。另外,产业升级也是很重要的,只有提高产业复杂度,才能吸收新培养的人才,形成良性循环。

这里我还要提一嘴,除了“超级中学”,现行的高考录取模式,也反映出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合理。“分省定额”,也就是大学给各地留下指标,从上往下捋一遍,到分最低的那个人,就是录取线。从前在计划体制下,中央财政负担所有院校的教育资金,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中央下放了不少行政权,高校就是其中一环。1998年以后,只有清华北大完全依赖中央财政,其他高校或多或少,都有地方政府搞财政支持。既然投了钱,地方肯定要求回报,其中不少就要求多收本地学生,还有的直接把这条写进了“共建协议”。在“分省定额”制度下,115万河南考生,62万河北考生,被清北录取的名额还没有4.9万北京考生多,无论建多少个“高考工厂”,也解决不了分配不平等。如果“定额”能打破一些人群的既得利益,做到按照报考学生数量,各省按比例分配,要卷大家一起卷,相信各地民众的怨言就会少很多。

说到当下极度内卷的环境,除了会加剧教育资源的两极化,还容易催生扭曲的价值观,一提到“普通人”,动辄就是“浩瀚星河里一颗颗暗淡的星辰”,要么就是“父母苍老,姑娘离去”。实现人生价值的路远不止一条,所谓“普通人”和“人上人”这样的对立面,更不应该去刻意制造。“寒门子弟”通过高考这条相对公平的道路,走上更宽广的人生舞台,这是值得歌颂的,但我们真正要追求的是超越自己,而不是拱了白菜,骑在别人头上当“人上人”。

好了,以上就是本期节目的全部内容,希望大家多多一键三连,激励我们拓宽知识分享的领域,也欢迎关注我的个人号@real谷智轩,我会在那里与朋友们进行更多的交流,我们下期再见!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