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前,中国OS研发尝试

大约三十年前,为了对抗微软OS在中国的影响,IBM向中国提出,愿意向中国提供OS/2的源码,中国在此基础上开发自己的OS。

那时,中软公司作为中国软件业的老大,承担了基于OS/2开发中国OS的重任。

那时,国内很少有人知道Linux,中软是中国软件企业的龙头老大,如果有什么公司想在软件上发展,一定会被中软打得抬不起头来。中软主持了程序员水平考试。

当时,中软派了十名程序员负责阅读OS源码。

你没有看错,是10名程序员。

毕竟养一名程序员不容易,即使是中软这样财大气粗的公司,能派出10名程序员已经很不容易了。

以操作系统千万级的的代码量,每名程序员至少需要读百万行程序。

根据IBM的统计,不管用什么编程语言,程序员的代码产量几乎差不多:用汇编语言,每年写7000行,C语言每年8000行。

考虑到一行C语言代码相当于几十行甚至上百行汇编代码,所以高级编程语言在生产率上有优势。

写代码难,读代码更难,不懂原理,读代码如同看天书。

对了,专门有一本书的名字叫《天书夜读:从汇编语言到Windows内核编程》。

时间过得非快,转眼10年过去了,10名程序员以国营事业单位的速度阅读OS源码。

与此同时,地球的另一端,Linus在全球数万名IT爱好者的帮助下,迅速完善linux。

在中国,如果一个软件项目是由领导主抓的,那么随着这位领导的离开,该项目一般会无疾而终的。

很快,中国在一群海归的影响下,进入互联网时代,大家开始使用百度,网易、搜狐等门户网站,windows更新得越来越好用了。

后来,人们发现linux基金会为开发linux先后耗费70亿美元,感到当时投入的力度太小了。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