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时期的战争 - 话说空中拦截(下)

空中拦截程序

现代民用航空和通用航空非常发达,以欧洲为例,欧洲空域平均每天有3.5万架次飞机起降,要从如此众多的空中目标中区分出潜在的入侵者并做出及时应对,需要一个非常精密的防空系统和快速反应的拦截程序。

500

> 欧洲上午时段空中民航机的密度,只有乌克兰是一片空白

标准的北约防空拦截程序分为以下5个步骤:

第一阶段:遍布各成员国的北约对空监视雷达和远程数据链、各国的控制与报告中心(CRC)和2个北约空军司令部下辖的联合空战中心(CAOC)共同构成北约综合防空系统。当地面雷达、预警机或者民航空管雷达发现任何未按规定使用应答器、未与民航管制部门进行无线电联系或未提交飞行计划的可疑飞机,防空系统将在几秒钟内做出反应,向2个联合空战中心之一报告其飞行轨迹。德国于德姆中心负责监管阿尔卑斯山脉以北的北欧和波罗的海空域,西班牙托雷洪中心监管阿尔卑斯山脉以南的南欧和地中海空域(参见话说北约(下)- 兵力结构)。

第二阶段:各国负责监控的控制与报告中心空中交通管制员将通过无线电呼叫可疑飞机,如果没有回应,将分析雷达信息和各类情报以确定是否需要展开进一步调查。

第三阶段:如果联合空战中心指挥官判断需要进行空中查证,将派出相关方向空军基地待命的值班战斗机。通常北约内部有30架战斗机处于戒备状态,执行被称为快速反应警报(QRA)的警戒任务。

担负QRA值班的飞行员和地勤人员必须全天24小时穿戴整齐在机库旁的机组待命室待命,值班飞机机库被非正式地称为“Q棚”。空军战斗机飞行员轮流在一个月内参加1-2次持续24小时的QRA任务,地勤人员每年参加3-4次,每次7天。

英国设置了2个QRA基地,分别是英格兰东部的康宁斯比空军基地和苏格兰的洛西茅斯空军基地,自2007年起每个基地有2架台风战斗机处于戒备状态,诺顿空军基地的1架A330MRTT加油机提供支援。

500

> 洛西茅斯空军基地的QRA机库

德国的QRA基地分别是北部的维特蒙德空军基地和南部的诺伊堡空军基地,另有两个备用QRA基地,均由台风战斗机担任战备值班。意大利有6个QRA基地,其中4个配备台风战斗机,2个最新指定的基地配备F-35A。

荷兰和比利时的F-35A每4个月轮换一次负责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三国的QRA任务。挪威、丹麦、捷克、奥地利、保加利亚等小国都只有一个QRA基地。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这3个波罗的海国家没有自己的快速反应战斗机,根据北约波罗的海空中警戒计划由其它成员国轮流派出分遣队进驻,通常为4架战斗机,每4个月轮回一次。

500

> 2010年1月部署到立陶宛希奥利艾空军基地的4架法国空军幻影2000,替换德国空军的台风战斗机

第四阶段,值班的QRA战斗机将在10分钟内紧急升空,赶往事发空域拦截可疑飞机,目视查证其身份,判断其目的和威胁程度,记录其飞行过程,如果过于靠近北约边境将贴近伴飞直到离开。如果对方忽视所有警告或者表现出恶意威胁,战斗机飞行员将做出驱离动作。

参与拦截的通常是双机,将采用各国通行的军机拦截程序,这一程序也适用于对民用飞机的拦截。一架战斗机将从后方接近,靠近被拦截机的飞行员一侧,保持相同的速度和航向,夜间将闪烁航行灯,示意你已被拦截。另一架战斗机位于后方监视。日间被拦截机应摇晃机翼表示知道,夜间摇晃机翼并闪烁航行灯。双方将尝试建立无线电通信联络,告知身份、位置和飞行任务。如果无线电联络不上,战斗机飞行员将向对方发出视觉信号,比如国际通行的手势或者飞行动作。

在前方的战斗机将缓慢地水平转弯,示意跟上我,往这边飞。被拦截机和后方的战斗机依次跟随转弯。

如果前方战斗机忽然加速从被拦截机机头前方穿过,并可能释放热焰弹,这是在表示警告,立即转向。被拦截机应马上做出动作跟随转向。如果被拦截机无动于衷或者做出相反的动作,战斗机可以飞到对方飞行员看得到的位置展示翼下的空空导弹,进一步升级将使用航炮警告射击,最后的手段是打开雷达锁定目标,明确表示将发射导弹打击。

如果指挥中心决心将被拦截机押送回地面,或者护送迷航、无线电失效的飞机降落,战斗机将围绕机场盘旋,放下起落架通场,夜间打开着陆灯,这是在表示在此机场降落。被拦截机应放下起落架在指定跑道降落。如果发现该机场不适合降落,收起起落架通场,闪烁着陆灯,在300-600米高度绕机场盘旋,直到战斗机打出信号飞往备降机场。

如果战斗机双机从被拦截飞机后方大角度右转脱离,这表示已经了解被拦截机的意图。被拦截机如不能遵守对方要求,有节奏地开关机上所有灯光;如果飞机本身遇到险情,不规律地开关所有灯光。

500

> 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向所有民用航空用户发布的军方或执法部门空中拦截流程,要求民用飞机飞行员在遇到这种情况时遵守,保持可预测状态,不要改变高度、航向或速度,直到拦截飞机做出指示。

第五阶段,查证没有威胁或者完成拦截任务后值班飞机向指挥中心报告并返回基地。

500

> 2007年11月22日驻埃尔门多夫空军基地第3联队的2架F-22拦截了2架来自乌克兰卡空军基地第326重轰炸机师的图-95MS,这是F-22的首次拦截任务

苏联防空军对外军飞机的拦截程序有所不同,更加简单粗暴,战斗机从对方飞机的后下方接近,打开加力燃烧室超越,利用发动机喷流干扰对方,或者在超越后直接放油遮蔽航线。

最出名的例子莫过于1987年9月13日发生的“巴伦支海手术刀”事件,苏-27战斗机红色36号从贴近苏联沿海侦察的P-3B下方高速插过。驾驶苏-27的辛巴尔上尉因为对新机操纵不熟练提前拉起,从而发生了碰撞,垂尾切割了P-3B的4号发动机短舱和螺旋桨,造成发动机停车,所幸双方飞机都安全返回了基地。这是西方第一次近距离观察到这种苏联的新锐战斗机,引起巨大的震撼。

500

500

空中拦截实例

从冷战开始,东西方之间相互的空中拦截就没有停止过,一直延续至今。大多数空中拦截并不像“巴伦支海手术刀”那样紧张刺激,相互挑衅是少数,大多数时候既无聊又冗长。双方飞行员都只是在完成既定的任务,小心翼翼地相互接近、伴飞、拍照、分离,走完流程各自返航。下面介绍几个非典型拦截实例。

美国《航空者》杂志刊登过一个F-4机组的回忆录,作者是后座武控官,1973年末在冰岛凯夫拉维克海军航空站第57战斗机中队服役。当时他们平均每周拦截2次图-95,通常是周五和周日,图-95会定期从摩尔曼斯克前往古巴巡逻。在冷战的平缓期,双方的态度都有所改善,在这种无聊的例行公事中也想找些乐子。所以美军飞行员在靠近苏联轰炸机后经常会应苏联机组的要求做些特技动作,苏联人打手势示意为他们表演,F-4飞行员就会做个桶滚,从图-95的上方机腹朝上翻滚到另一侧,苏联人会拍照留念。伴飞一段航程完成任务,F-4返回冰天雪地中的冰岛,图-95飞向温暖的古巴。

500

500

有时候进行拦截的也不一定就是截击机。2018年英国网络航空杂志Hush-Kit采访了一位老RC-135飞行员罗伯特·霍普金斯,他回忆了冷战高峰时期在RC-135S上的经历。最难忘的一次任务飞行发生在1988年10月3日,当时他驾驶61-2662号机沿着勘察加半岛海岸朝北飞,首先目视发现了一架从楚科奇半岛阿纳德尔飞往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的伊尔-76,随即遭到一架米格-31的拦截,不过米格机察看了两眼就飞回“彼得”去了,剩下RC-135S在午后明媚的阳光下安静地飞行。

500

没过多久,霍普金斯惊讶地发现一架图-16不声不响地出现在右侧,逼近到难以想象的极近距离。他向对方的飞行员挥手,苏联人也向他挥挥手。他马上向基地发出了“HARVARD”报警信号(报告在国际空域遭到拦截),然后继续他的任务飞行。之后2个多小时内,这架图-16就这样翼尖贴着翼尖编队飞行。

终于霍普金斯的飞机油量过低,而侦察任务尚未完成,于是他驾机离开任务航线和敏感地区,去和加油机汇合。图-16保持队形一步不拉。当61-2662号接近加油机时,后者的飞杆操作员在无线电中尖叫起来:“眼镜蛇55,你知道你不是独自一人吗?”

“收到,我们知道。”

“我该怎么办?”

“如果它也想加油,就给它加点吧。”

500

当霍普金斯驾驶飞机前进到加油预备位置时,他发现图-16驾驶舱后面的一个观测凸窗里有个苏联人举着一部巨大的电影摄影机以触手可及的距离拍下了空中加油的全过程。加油完毕脱离后,他甚至示意苏联飞行员飞到加油预备位置也来尝试一下,但遭到拒绝,苏联人挥手告别就掉头南返了。

在飞行10.2小时后霍普金斯的飞机返回申雅岛。他认为苏联人在研发飞杆加油系统时遭遇困难,因此特意安排了这次“偶遇”以获取美式飞杆加油的细节图像进行评估。

有时候拦截的目标并不是敌人。冷战中瑞典保持中立,也没有加入北约,但和美国及其它欧洲国家保持着密切的政治和军事联系。地处北约北线的瑞典每年要紧急起飞400-500次执行快速反应任务,拦截接近领空的不明飞行物,同时包括北约和华约的目标,防止任何一方入侵。

80年代美国定期从英国米尔登霍尔皇家空军基地派出SR-71深入波罗的海对列宁格勒方向进行战略侦察,任务代号“波罗的海快车”。“黑鸟”大约每星期出动一次,在博恩霍尔姆岛以东转向东北,以2.1-2.4万米的高度依次掠过波兰、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海岸,在萨雷马岛以西60公里处掉头飞向斯德哥尔摩,随后穿过哥特兰岛和厄兰岛之间仅仅3公里宽的国际空域向西南回到博恩霍尔姆岛,然后原路返回,在欧洲上空飞行时间约30分钟。在航线最北端SR-71会把速度降到2.5马赫以下,此时转弯直径约150公里,如果维持3马赫转弯直径高达300公里将进入苏联或瑞典国土。

500

沿途苏联驻拉脱维亚的苏-15、爱沙尼亚的米格-23和驻东德的米格-25PD都会起飞尝试拦截,但只有米格-25才有机会。SR-71发现被跟踪后的应对措施是爬升到2.19万米,保持速度不低于2.8马赫。米格-25会跟随上升到1.92万米的高度,和“黑鸟”维持相同的速度在其后方2.5公里处尾随并模拟导弹攻击,但实际高度还相差2700米。

“波罗的海快车”行动从1982年持续到1988年,期间“黑鸟”从未进入过苏联领空,却因为和米格-25之间的高空高速追逐侵入瑞典领空数十次。对此十分恼火的瑞典人除了用雷达详细记录侵入证据,在判断SR-71将不可避免进入领空时还会出动驻F17龙讷比基地的2架新锐JA-37“雷”式战斗机进行拦截。通常SR-71在进入截击区前1小时就会被瑞典方面发现并发出警报。

500

虽然“雷”式最高速度只有2.1马赫,和“黑鸟”差距悬殊,但瑞典空军依靠先进的数据链系统和出色的任务规划能力开发出最合适的拦截战术 - “雷”式从基地起飞后就陡峭爬升达到1.8万米的升限,同时加速到2倍音速,然后在合适的时间地点再次跃升,以超过设计限制的飞行姿态迎面飞向SR-71,最佳拦截点位于厄兰岛东南约30-50公里处。“黑鸟”此时飞行速度为2.98马赫,飞行高度2.2万米,双方相对速度达到5马赫,在最后的跃升过程中“雷”式飞行员将雷达扫描角度向下倾斜15度,只有几秒钟的时间窗口用来发现并锁定“黑鸟”。

“雷”式配备的“天空闪光”中距导弹具有迎头攻击能力,这是唯一有效的导弹锁定机会。常规拦截程序都是从目标的后半球进入的,导弹更容易锁定,但从后方拦截“黑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天空闪光”的极速4马赫只能维持几秒钟,大多数时候“黑鸟”比导弹还飞得快。

500

> 挂载2枚“天空闪光”的“雷”式

雷达操纵员、拦截控制员和飞行员需要密切配合,根据雷达探测到的“黑鸟”飞行高度和速度精确测算跃升的时机,以便雷达能捕获“黑鸟”,一旦错过只能等到一周后再来了。对“雷”式飞行员来说爬升阶段是最困难的,他们必须一边监控发动机仪表确保RM8B发动机在限制范围内工作不过热失效,一边盯着雷达屏幕,一边注意拦截控制员的指令。按瑞典空军条令规定不穿全套增压服不得在1.6万米以上高度飞行,但“雷”式战斗机部队当时并没有配备全套增压服,所以拦截行动中还要时刻监控自己的身体状态。

所有这些困难之上还有一个前提条件必须满足才能实现拦截,那就是SR-71保持直线飞行,如果它有所察觉做出任何机动,拦截窗口将不复存在。美国方面声称从未将瑞典视为威胁,因此没有指定过躲避瑞典拦截的计划。

瑞典空军总共进行过52次警告性拦截行动。尽管极端困难,瑞典飞行员埃尔德在1986年1月首次完成了对“黑鸟”的目视识别并锁定,模拟用RB71导弹进行攻击以示抗议。之后他又5次成功拦截,其中3次看到飞机,2次看到尾迹。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1987年6月29日,一架SR-71以3马赫飞越波罗的海时右侧引擎突然发生爆炸失去动力,飞行员诺尔中校立即远离苏联海岸直接进入哥特兰岛的瑞典领空。正在附近空域演习的一个“雷”式侦察机双机小队奉命前去拦截,当他们接近时“黑鸟”已经下降到7600米高度,瑞典飞行员发现对方只有一台发动机在运转,情况紧急。

500

当时密切监视动向的驻东德苏军已经发现这架SR-71偏航,起飞了几架米格-25试图拦截。瑞典方面事后证实至少有一架米格-25锁定了SR-71,“雷”式编队立即从截击转入护航,阻止了苏联人的敌意行动。

受损的“黑鸟”仍然在掉高度,瑞典飞行员担心其机组不得不跳伞,一直跟在后面保持编队飞行,直到“雷”式耗尽燃料由另一组JA-35“龙”式战斗机接替。飞出瑞典领空后瑞典空管将美机移交给北约空中管制员,来自丹麦的F-16和驻西德美军的F-15接力护航,最终SR-71安全降落在前西德诺德霍尔茨基地。

500

> 31年后参与拦截和护航的4名瑞典空军飞行员被授予美国空军航空勋章以示感谢。

同一时期SR-71还经常闯入巴伦支海苏联战略核潜艇堡垒海区,对正式开始北冰洋战略值班的台风级战略核潜艇进行侦察,除了航空摄影掌握苏联潜艇动态,还利用多种合成孔径侧视雷达搜索海岸可能的潜艇洞库。苏联则派出刚服役的米格-31进行拦截,其机载相控阵雷达可以在120公里外锁定“黑鸟”。

1986年6月3日,苏联在巴伦支海精心策划了一场伏击。6架米格-31保持无线电静默升空,埋伏在SR-71预计航线的低空。当“黑鸟”接近时这些米格-31以惊人的爬升速率从各个方向跃起逼近SR-71,并打开火控雷达锁定。SR-71仪表板上的威胁告警指示灯骤然“像圣诞树一样亮起”。但因SR-71位于公海,这些米格-31并没有真的发射导弹。苏联此次拦截传达的强烈信号令美国中止了SR-71的巴伦支航线飞行,不过其任务由北约成员国的EP-3接替,一年后就发生了“巴伦支海手术刀”事件。

500

冷战已经逝去,拦截仍然继续,一代一代美国战斗机紧急升空,不变的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图-95。2025年2月18日-19日,北美防空司令部下辖的多架F-35A和F-16C连续两天在楚科奇海上空拦截了俄罗斯空天军在2架苏-35S护航下的2架图-95MS,苏-35挂载了R-73和R-77实弹。俄机经常深入美国的阿拉斯加防空识别区,以测试美军的防空程序和反应时间。它们还可能意图在附近空域的A-50预警机和伊尔-20电子侦察机的支持下搜集F-35A的电磁频谱信号,而F-35A都配备了龙伯透镜以掩盖真实的隐身性能,这是和平时期参加QRA拦截任务的标准操作。

500

防空识别区并不是领空,而是出于国家安全目的在领空之外的国际空域划定的指定区域,在这些区域内飞行的飞机可能会被QRA值班战斗机拦截以进行识别、跟踪和管控,提早做出应对,防止威胁到本土。这类防空识别区都是单方面设立的,因为处于国际空域,并不像领空一样具有未经授权不得进入的国际法律效力,设立国也没有权力阻止被拦截飞机的正常飞行。

500

> 阿拉斯加美国防空识别区设置图

500

在上面提到的拦截行动中,俄罗斯的苏-35就对拦截的F-16做出反制动作,擦着F-16的机头做了一个漂亮流畅的桶滚机动,现实中还是要靠实力说话。

上篇:和平时期的战争 - 话说空中拦截(上)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