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科生,该你们出手了!
真要干事,文科生用武之地无比宽广!
最近复旦大学国关系教授沈逸在访谈节目上,针对尚未上映的《湃湖海战》电影预告片,所引发的舆论混乱,谈到了在过去很多年,盘旋在中国学术界上空的很多史学观点是充满荒谬不经。这位年轻的学者酣畅淋漓加以痛斥,逻辑清晰,严谨易懂!
简单说,《澎湖海战》按预告片以及已有的历史事实,演绎的就是康熙和施𤨡发动海战,将台湾收归清王朝,与大陆成为一个完整国土版图的的那段往事。
因为族群问题,这段历史由此引发了争论。因为当时的台湾由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后人在统治,台湾是以汉人为主。康熙王朝虽然统治了中原大地,但他们是满清,属于外族。那么由一个外族王朝收复由汉族人统治的台湾,那么台湾的统一算不算合法?能被拿来歌颂吗?
之所以会造成争论,不管有意还是无意,跟当下党和国家在十五五规划上,着手推进统一的背景息息相关。有没有一股暗戳戳的势力,试图借这个电影把水搅浑暂时不说。但是为什么会引起争论,根源是什么?这才是重点!
人的一切认知倾向,都是建立在自己的价值观上,如果存在不同的两种价值观,在同样一件事上自然就能得出两个不同看法!
追根溯源,把一个按中国人史观看,根本不应该有分歧的历史事件,搞成如此对立,还是跟日本人过去侵占中华捣的鬼有关系!
所谓欲亡其国,必先亡其史。甲午之战前,日本为了侵占中国,扰乱民心,为其侵略创造合法性,煞费苦心,花大力气在学术、媒介、舆论上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对中国的历史文明进行重新解构再造,专挑民族对立下手。
简单说,按照中国信史记录,中国历史从来就不是一部由单一民族建立的国家更替史,中国文明也不是由单一民族创造的文明体系。中国一直是由多民族、多文明融合而成的国度。与近现代西方基于其自身历史国情特点,所提出来的单一民族国家历史观念,完全不在一个维度。在中国人历史观念下,“天下”是所有人的天下,历代王朝只是统治政权的更替,但是历史文明的内核始终没变!只要天下在,不管统治王朝来自哪里,是什么民族,大家所共同承认的国家就继续存在!
日本学者为了拆散中国人已经坚如磐石的历史观念,散布了好几个谬论,有代表性的有“内亚史观”,在其解构下,长城以内是中国,长城以外不是中国,属于都可以抢夺得土地!二是散布“涯山之后无中国,宋亡之后无中华”!也就是元清王朝非中国,蒙元亦非中华。这一刀下去,就把中国延绵不绝的悠久历史,搅的乱七八糟了;也把中国的民族和国土切成七零八落了。通过这种解构后的学术发明,把中国人习惯的自古以来,从根上一把锯掉。
现在回头看,《澎湖海战》电影能引起争论,根源其实再清楚不过了!按中国历史观看,康熙把台湾收回并入中国统一版图,这是当时代表中国统治王朝的正常国家统一行为,与郑成功打败荷兰,从外国人手里把台湾收回来,在性质上并没矛盾!强调的历史事实,就是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差别无非就是,在不同阶段由不同中国人收回来,最终统一在中国的版图上!非要搞对立,根源也就是日本人之前捣乱的后遗症!
这就引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日本人散布的历史解构谬论,能在中国学术界舆论界甚至民间活跃至今?
国力的衰败带来的历史不自信是主因。中国人一直没有对日本人捣乱引发的认知混乱进行系统性的拨乱反正,稍微回顾过去,看看有多少文人学者,有那么一段时期,为了显示自己与众不同,都自觉不自觉拾人牙慧,历史虚无主义大肆流行,用日本人的谬论继续对中国历史插刀!别的不太清楚,“涯山之后无中国”这句话,就曾经被很多中国现代文人学者,堂而皇之作为一个清新脱俗的论点大谈特谈,甚至在中国社会,一度还默认中国的正塑其实是存于日本。
如今国力上来了,硬的有了,也够了,那么软的呢?
中国文科生们,是不是到了该出场的时候了?
正本清源是自信的开始,如果说美国文科生创造了美国例外论,让它们的霸权横行八道还能占据道德合理性!那么中国无需创造,老祖宗几千年来的实践,已经把中国历史的唯一性成果,活生生记录在二十四史上了!
我们不能做被人卖了还傻笑帮人数钞票的生意了,要玩历史,该到了中国优秀文科生出手了,让世界明白什么叫精彩中国,什么叫杰出中国人,为什么中国的历史和文明是人类独一份!
有理由保持乐观,期待唐时文科生们,无数才俊挥遒斥水,灿烂斐然文化盛世,跟着国力强盛而再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