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花百万买保健品塞满70平房子,子女劝阻无效,如何预防老年人沉迷保健品?

据十堰晚报相关消息,家住十堰城区的白女士向记者反应,10月29日,她刚下班回家,就听到一阵敲门声。开门一看,竟是母亲从郧阳区乘公交车赶了过来。

见到母亲,白女士既惊喜又疑惑。聊了一会儿,李阿姨终于道出实情:“有人给我推荐一款保健胶囊,说效果特别好。9盒要2500元,还说货源紧张,让我早点交钱。”白女士一听就感觉母亲上当受骗了。为了安抚老人,她只好答应周六回郧阳区帮她“付钱”。

然而,11月1日,货到付款的保健品送到了李阿姨家。白女士立即通过快递员联系上销售公司的客服,这才得知母亲前几天已经买过一批同款胶囊,支付了2500元,这次送达的是第二批。

气愤的白女士与客服争执起来,最终选择报警。在警方协调下,客服同意退还第一批保健品的2500元货款,第二批保健品则原路退回。

据介绍,白女士的父亲于2008年去世,85岁的母亲李阿姨身体还算硬朗,独自住在郧阳区。

白女士还提到,母亲1990年退休,35年来,退休工资从最初的几百元涨到现在每月4000多元。这些钱加上父亲去世留下的积蓄,大部分都被母亲用来购买保健品。如今甚至发展到要向子女借钱购买的地步,让她难以接受。

“母亲几十年的退休金,几乎都买了保健品,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我们兄妹四人不知道劝过多少次,让母亲别乱买保健品,可她就是不听。”提起母亲,白女士既生气又无奈,这已不是李阿姨第一次购买保健品。

“从母亲第一次购买保健品到现在,我大哥粗略地算了一下,估计已经有近百万元。母亲住着一套约70平方米的两室一厅,家里从床底到储物柜,从门后到厨房,到处都塞满了五花八门的保健品。这些保健品根本就吃不完,很多都过期了。”

白女士向记者展示了母亲买的各类保健品,有老年奶粉、鱼油、黄精、各类胶囊、燕麦片等食用品,也有眼罩、理疗仪等保健器材,甚至还有各式各样的保健杂志,令人眼花缭乱。

500

500

白女士说,从发现母亲无节制购买保健品起,他们兄妹4人就反复劝阻,但母亲始终听不进去。

“请她来和我们一起住,她不肯;我们帮她保管存折,每月给她发生活费,她也不愿意。如果我们强行干预,她甚至向我们下跪。”

白女士说,希望有人能帮帮她母亲,让她别再这样买保健品。同时希望通过她的例子,提醒其他老人和子女。

为何老年人容易沉迷保健品?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主任陈孝强分析称,随着身体机能逐渐衰退,老年人对疾病更为恐惧,对健康的渴望也更强烈。保健品宣传的“延缓衰老”“预防疾病”等功效成为他们关注的焦点。

陈孝强指出,引导老年人理性消费保健品需要多方共同努力相关部门应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虚假宣传与欺诈行为,子女也应给予老人更多关怀与陪伴,社会各界也应共同加强老年人健康教育,提升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远离消费陷阱。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待这件事,对于如何避免老年人沉迷保健品,各位有什么好主意吗?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