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钱包一键授权180份网贷协议 合同还没看完推销电话就打来了

500

黄先生亲友收到的短信内容。(来源:受访者)

信网/信号新闻11月4日讯  黄先生是小花钱包的用户,今年7月份,资金周转困难的他提前与平台客服协商好,希望能够晚一天还款。可小花钱包的催收短信还是发到了黄先生亲友的手机上,短信里直称黄先生“好吃懒做”“下辈子当牛马”。调查中,信号新闻(0532-80889431)发现,小花钱包的服务协议链接里“隐藏”着多家担保公司、网贷平台的协议,大约有180份。用户在注册过程中协议还没有读完,网贷平台的推销短信和电话就已经追了过来。

都说好了晚还一天,亲友还是收到了侮辱性短信

黄先生在小花钱包一共有8笔借款,总共有10多万元,目前还有2笔钱没有还清。其中1笔没有还清的借款,给黄先生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这笔本金21300元的款项,是黄先生2024年12月借的,分12期还清,每期大约2139元,每月5日是还款日。7月份的还款日前,黄先生就知道自己因为周转问题无法按时还款,所以提前与小花钱包的客服沟通,约定在还款日后一天,也就是7月6日18时前还款。黄先生称,当时客服也同意此方案,承诺在该时间以前不会进行催收。

然而,7月6日早上8点多,一条催收短信就发到了黄先生的手机上,催收的金额与小花钱包当期应还的金额一致。当天下午,黄先生的亲友也收到了发送号码198开头的催收短信:“黄*因为常年好吃懒做不上班借大量网贷,现逾期没有能力归还了,请求你借点钱我还逾期网贷,下辈子当牛马报答你。”这个198开头的手机号也给黄先生本人发过信息,连续催问“能不能还”“六点之前能不能处理,速给我回电话”。

这些短信的接收时间,都还没有到7月6日18时。黄先生非常气愤,“我不是不还钱,只是还没到我们重新约定的还款时间,凭什么发这样的信息给我的亲友侮辱我?”

信号新闻尝试拨打这一手机号,提示已停机,暂时无法明确短信是小花钱包发来的,还是其委托的催收机构发来的。

扫一次脸签了数份合同 ,还有一笔担保咨询服务费

气愤的黄先生开始重新审视他在小花钱包里的借款。黄先生算了一下,他在小花钱包累积贷款金额为100800元,2024年的这笔款项本金21300元,总共需要还大约25674元,利息高达4374元。黄先生仔细梳理后发现,这些钱里还有一笔此前并不知道的担保咨询服务费,1504.72元。

黄先生回忆,整个借款合同的签署过程极为迅速,“一次扫脸就签了十几份合同,我根本没有机会逐一阅读和理解这些文件的具体内容。”黄先生强调,这种“打包式”的签约方式,让他无法对每一项条款进行确认,而担保合同、担保咨询服务合同就隐藏在这些一次性签署的文件中。“还款账单只显示应还款总金额,我一直以为还的都是本金和利息,但没想到其中还包含了担保咨询服务费。”

信号新闻看到,黄先生的多笔贷款涉及云南国茂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云南秦泰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河北银海融资担保有限公司、陕西中为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中际钰贷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中融信融资担保(大连)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机构,但并不是每一笔贷款都会产生担保费和担保咨询服务费。具体到哪笔借款包含了什么费用,黄先生说这只有借了钱之后才能知道,“加上这些服务费,相当于实际利息就很高了。”

信号新闻咨询了其中的云南国茂融资担保有限公司,该公司工作人员表示,借款前会要求客户强制阅读借款合同,客户点击同意后才会放款,且担保类费用会计入息费中。

目前,黄先生已向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退还担保费及担保咨询服务费,并要求公开道歉,并主张了1元精神赔偿和名誉损失费。

一键授权180条网贷协议  条款没看完网贷推销电话就打了进来

根据黄先生反映的情况,信号新闻尝试打开小花钱包的小程序进行核实。用户想要查看信息,第一步就得输入手机号注册,在实名认证环节,无须上传照片,只填写姓名和身份证号就可以完成。注册的过程中,小花钱包不仅要求填写用户本人的电话、工作、收入等信息,还要求填写两名联系人的电话,并且要授权用户的地理位置和个人征信。

注册登录后,信号新闻在查看额度的页面里找到了《服务协议》,点击链接后,页面上出现了更多的协议,粗略数了一下,大约有180份。乍一看这些协议的名称大同小异,都是个人信息授权、征信业务授权、服务协议一类的,但逐个点开才发现这些协议来自不同的贷款平台、担保机构等与网贷相关的公司,其中有的协议点开后直接显示“无法打开该页面”,有的需要手动复制地址到浏览器里查看。也就是说,用户一旦选择借款,就相当于一下子授权了大约180份来自不同机构的协议,但具体是哪家公司放款,到这一步还是不得而知的。

值得注意的是,信号新闻正在查看服务协议的时候,先是有一条落款“云盛花”的短信发到了注册小花钱包的手机上。短信内容为“今日申请,可享老客专属特权,提额免息统统安排”,短信里还附带了一个链接。几乎同一时间,一个归属地为河南的固话号码打来了电话,开口就问是否有借贷需求。电话那头的工作人员自称是“豆豆钱包”,当信号新闻追问对方是怎么拿到自己的手机号时,工作人员立即挂断了电话。直到这个时候,信号新闻在小花钱包的借款申请还是没有通过的状态。

公开信息显示,小花钱包是小花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推出的产品,该公司全资股东为晓花(上海)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信号新闻就隐藏担保类费用、逾期不足24小时便开展催收等相关问题联系小花钱包咨询,客服回应会记录问题并由工作人员后续回复。截至发稿,信号新闻未收到任何反馈。

青岛市网络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AI调解员评析:金融机构应当履行充分的信息披露义务,让借款人清楚知晓所有收费项目及其收费标准。一次性签署多份文件而不允许逐一阅读和理解具体内容,这可能导致借款人未能完全知悉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以及所承担的成本。合同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应当明确规定,合同中的关键信息缺失,不符合合同成立的基本要素。另外,在逾期不足24小时内开始催收,尤其是给借款人的亲友发送催收短信,可能对借款人名誉权构成侵害。(戴洁)

500

500

黄先生收到的短信内容。(来源:受访者)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