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名企|百利食品:华莱士、塔斯汀背后的酱料巨头,年营收近20亿

近日,百利食品收到北交所出具的第一轮审核问询函,引发行业关注。北交所官网显示,百利食品的IPO申请已在9月底被受理,如今进入问询阶段,距离北交所门前又近了一步。

而从招股书来看,百利食品拟公开发行不超过5400万股人民币普通股,募集资金约11.64亿。

上市募资背后,百利食品的业绩表现并不差。

2022-2024年,百利食品分别实现营收12.61亿元、16.05亿元、19.12亿元,对应的归母净利润为1.57亿元、2.22亿元、2.76亿元,呈现增长态势。今年上半年,该公司的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39亿元,1.55亿元,实现了9.34%、11.26%的增长。

这家来自东莞的调味品企业究竟靠什么赚钱?又有什么特别的产品?今天,就带大家简单盘一盘。

500

主营西式复合调味料,沙拉酱是核心产品

百利食品成立于2012年,总部位于广东省东莞市,主要从事西式复合调味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根据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的统计,百利食品在国内消费市场上2023年已超越丘比,成为中国最大的西式调味料公司。

具体来看,百利食品的产品可以分为三大系列:酱汁类调味品,包括沙拉酱、沙拉汁、番茄类、风味酱、可士达、果酱和花生酱等,涵盖了西式复合和中式复合调味品;粉体类调味品,则主要包括面包糠系列和调味粉系列;以及即食配料系列,主要包括豆制品系列和樱桃系列,适用于餐饮、烘焙、食品工业和家庭厨房等领域中的西式元素消费场景。

500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另据百利食品方面对外透露,沙拉酱是公司的核心产品。

总体来看,其调味品已广泛应用于西餐、日式料理、韩式料理、中西式简餐,以及轻食、烘焙、食品工业和家庭烹饪等各类饮食消费场景。

签约上千家经销商,为华莱士、塔斯汀供应调味料

在销售渠道方面,百利食品的调味品已销往国外,产品出口至美国、俄罗斯、欧盟东南亚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境内,百利食品在全国设有超50个销售驻点,建立了覆盖全国主要地区的经销商渠道体系,签约经销商超过1000家。

境内非经销模式则主要包括线下直销、线下商超、电商平台、电商自营的线上销售渠道等。其中,直销模式的主要销售对象为连锁餐饮企业、连锁烘焙企业、食品工业企业等。

据招股书披露,华莱士、塔斯汀、好利来、鲍师傅、泸溪河等餐饮企业,达利食品、盼盼食品、豪士食品等食品企业,沃尔玛、麦德龙、大润发等超市;以及叮咚、朴朴、小象超市等零售平台都是其合作对象。

500

△图片来源:百利食品官网

其中,2023年、2024年以及今年前3月,塔斯汀、华莱士、鲍师傅等餐企,都位列百利食品的前五大客户。去年,这3家企业就为百利食品带来2.1亿元的收入,在年度销售额占比达到11%左右。

拥有13万平新建厂区,计划进一步扩充产能

研发层面,百利食品在西式复合调味品领域不断探索,取得了多项专利及非专利技术成果。2025年4月,百利食品还与江南大学成立协同创新中心,正式聘任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金征宇担任首席科学家。

在产能建设上,2020年,百利集团13万平方米新建厂区正式投入运营。符合10万级净化车间标准的生产车间、采用德国进口设备组建的最新工艺自动化生产线。

500

△图片来源:百利食品官网

在生产环节中,百利食品的整个生产流程,从原辅料及包材到货,到半成品阶段,再到成品及售后阶段,都设置了严格的检测环节。

另据招股书,百利食品还有进一步扩充产能的打算。按照计划,本次IPO募集资金在扣除发行费用后将投入全国总部建设项目、亨利食品智慧工厂项目(一期)、研发中心升级建设项目等项目,三个项目的募集资金投入分别为6.46亿元、4.97亿元、0.22亿元。

利润承压,存在客户依赖风险

尽管百利食品在西式复合调味料领域已经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成为不少连锁餐企的合作对象,但也存在一定的客户依赖风险。前面提到塔斯汀、华莱士、鲍师傅等餐企是百利食品的前五大客户,如果这些客户的订单产生波动或流失,就会对百利食品的业绩造成一定影响。

另外,从招股书透露的信息来看,近3年来,百利食品多个系列产品的销售单价都出现下降趋势。其中,酱汁类调味品的销售单价从2022年的9.80元/kg下降至今年一季度的9.75元/kg,即食配料则从8.29元/kg降至7.95元/kg。

500

△图片来源:百利食品招股书

可以预见,随着餐饮端竞争的加剧,下游餐企为获得更多利润,采购上游调味品时会更加注重成本控制。未来,百利食品能否持续保持增长态势,还有待观察。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