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局众生相4:我和国风妹子的后续

500

500

一局众生相》继续!

那一场饭局上,国风妹子加了我的微信。

她的微信名乍一看,我以为是“妤媛”,婕妤的妤、名媛的媛,读音不咋的,字义还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后来定睛细瞧,却是三点水的汿、木字旁的楥,必定是请哪位民间大师搞的杰作,这俩字在输入法的常规栏里都找不到。

我笑嘻嘻地问她:“你是姓程吗?”她扑哧一声也笑了,说:“你看着蛮和善的,怎么那么坏。不过你还是第一个读对发音的,不愧是老汪说的文化人。”

她斜瞥了一眼老汪,我只见他老脸一红,估计当时也读成“鱼圆”了。

那天我对她印象很一般,说起来是经营国学书院的,但对儒释道都有点一知半解,比如她说到老子讲“大器晚成”,而随着帛书版的出土早就发现老子讲的原话是“大器免成”,如今耳熟能详的成语不过是后世儒生自以为是的篡改,而汿楥妹妹却并不太清楚帛书版这回事。

另外她说起自己是单身,可那一身国风的装扮却是正襟宽腰、盘发双簪,分明是已婚的身份,不过,好歹还是正室。所以我觉得她附庸风雅,有点像那些培训班出来、靠外表和照片包装的名媛。

但她在听老汪说话时,眼里的那种专注和求知又是完全真实的,做不得假。我也能感受到她对老汪是真有崇敬和仰慕,并不是那种仅仅对大佬和物质的慕强。而且在聊过几句之后,她对我的话题兴趣,我觉得似乎也是发自内心的。

她很诚恳地邀请我去参加书院的下一场活动,并希望我担任分享嘉宾。我问她活动什么主题呢?她说是“困境中的身心疗愈”。

我看了一眼老汪,他很热切地鼓励我去,说多给小朋友捧捧场,还说到时候他也要来听听我掰扯点啥。我跟汿楥说身心和疗愈这些我不太懂,就和大家聊聊苏东坡、王阳明和曾国藩可好?

汿楥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说她最喜欢苏东坡了,“人间有味是清欢”那句话太治愈了。

500

于是在饭局之后,我和这位国风妹子又有了后续。

大约两周以后,我去了她的书院。看到活动海报才知道书院名字叫“昭照”。我在微信上问,这俩字儿里有你的真名字吗?她回我说,这是他最敬佩的两位古代才女,一个是班昭,一个是李清照。取的意思是文化如昭昭的日月荧辉,冀望能通过书院这个小小的空间照进一些人的内心。

那是在梧桐区里的一所小洋房,有一个小小的院子,能摆两张三四人的小茶几。厅里大约能坐二十多人,四面摆放着各种香篆、茗茶、养生补品,还有埙和古琴。

墙上挂着几幅字画,都很不俗,不是那种奇形怪状的江湖体,也不是常见的万山红叶和花开富贵。在二楼有两个小房间,分别是颂钵冥想室和香道茶道空间。整个氛围不陌生,我见过不少类似的会所。

但是转了一圈,我很疑惑的问汿楥:“你这不是书院吗?那么……书呢?”她笑了,带我走到三楼的阁楼。她说这里不对外开放,有时候她自己也会在这里小憩一下。

推门进去,的确是满眼的书,但是摆放方式却让我完全想不到。我以为会是满墙的书柜,结果是一圈博古架。书也不是像在书架上那样直立排列、侧边书名朝外的摆法,而是一叠一叠地放置在架上。

我过去细看,每一叠都是一模一样的书,例如说《道德经》一叠二十来本,《传习录》一叠也是二十来本。我扫了一眼,这一房间的书大概品种也不过几十本而已,但是每一本都是一叠。

汿楥说书不在多,而在于精,要是能认认真真读完几十本书,可能比浮光掠影地博览群书会更强大。她说这里的每一本书都是曾经给过她救赎的力量的。

我大概也能猜到这么摆书的原因了,汿楥的解释也印证了我的猜想,就是每次活动会关于某一本书目去展开。而这一叠书会现场发给大家,如果有人把书带走,再买齐补上。

汿楥站在这个小阁楼里说这些话的时候,我感觉比初见她时自信许多。正午的阳光透过阁楼上的小窗,在这个昏暗的小空间里形成了丁达尔效应的光柱。而木窗棂将光柱一分为四,中间的十字阴影打在她的侧脸上,竟让我读到几分沉静与虔诚。

500

500

参加下午活动的人陆续到来,绝大多数是女士,也有两三位男士。大概有一半是老会员或者熟客,一走进房间,就像是从喧嚣和烦恼中逃进了避世的小桃源,自来熟地拿起茶壶,从一旁架上取茶,一边泡茶一边招呼她们带来的朋友。

另一半人大概是第一次来,有的是跟着熟悉的朋友,也有一些是从某些社群看到的海报而来。这些人就略显拘谨,打量着四周陈设,也在观察其他的人,静静等待活动的开始。

汿楥和老朋友们抱抱亲亲,热情打过招呼,然后开场——

“欢迎大家来到昭照书院。这里有香,有茶,也有颂钵和古琴,都有疗愈的作用。但尤其是书,这些经籍中间有神奇的力量,这种力量曾经改变和拯救过我的生活。而我办这些读书活动,也是希望这些神奇,能在各位身上发生。

我是个附庸风雅的人,其实对香、茶、儒释道,都了解不深,但我在努力学习。我有一位好朋友,老大哥,他跟我说,附庸风雅也比附庸别的强。附着附着可能就不庸了。”

大家都在那里笑,觉得她很谦虚,还幽默。而我坐在一边蓦然感觉震惊。我知道,那话就是老汪说的。而我更惊诧于她的真诚和坦白,我甚至为自己在商务饭局上对她形成的刻板印象有了几分歉意。

我参加过许多的活动,那些组织者们无论男女,无不是以专家身份自居,有的拼命展示自己所有的头衔,还有的故意地摆出莫测高深的样子。我从没见过一个人像汿楥这样以爱好者和学习者的身份坦然面对朋友甚至是第一次见面的人,她真的相信真诚才是王道吗?

这种震惊让我有一阵子没回过神来,连她介绍到我、说请了重量级的嘉宾来做分享啥的,都没听进去。

500

活动的流程和大家所知的各种沙龙大同小异,在座的人都会做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当然其中肯定有一些是以路演的姿态来宣传一下他的产品或者服务、争取一下客户的。然后我和大家聊了那几位古人先哲走出困境的心法。

东坡的随遇而安,尽力而为,他要随时随地让自己的才华和能力有所贡献,哪怕到了海南儋州都在改进水利、致力教育,于是教出了荒岛上有史以来的第一个举人;

王阳明则是往哲学和内心的本源去发狠挖掘的,最终挤压出那一点真知。龙场悟道后,他说过不去的如今惟有生死关了。在极致的压力下才有了极致的通透,出山后,所向披靡,无往不利;

曾国藩用的则是笨办法——极致的自律。他每天读书,每天复盘写日记,结硬寨、打笨仗,知进退、懂分寸,建立了卓越的功勋,也自削兵权,急流勇退。

我说每个人的心性气质不同,所以面对困境的解决方案也不同。但有一点:任谁都终是要到自己内心去找答案的。困境的解决办法,要到困境出现的那个源头去找,而那个源头往往是当时的心性、当时的成功和顺境使然。当时的业,才有今时的果。只想着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心力总有不济的时候。

当我说到这些时,有几位朋友的身形一下子坐直了起来,眼里有光,嘴型翕动着像是想要说些什么。而汿楥则是站起身,走到一边重新点上了一炉香,泡了一壶新茶,若有所思。

活动到尾声是自由交流的环节。别人都在说着各自遇到了什么事儿,想问问我有什么更好的解决办法。汿楥则很认真地看着我,说:“如果缺乏古文功底或者知识储备不够的小白,应该怎么来读这些经籍呢?怎么才能让普通人感知到这些思想的力量?”

我想了想,跟她说,还是要先读一些历史和传记,了解他们所处的环境和生平所遇到的那些事,才便于理解。然后一是不要贪多,读一句就去理解好一句的意思,明了一句就有一句的欢喜。二是不要贪速,从读一句到一页,到一章,慢慢会顺起来的。

她说她要用这方法再读一遍《道德经》,说她最喜欢这一部。我说我也是。

我和她握手道别,这次不再敷衍。

500

500

读书活动之后,汿楥还约过我一次。我欣然而至。看到在座还有一位姐姐,比汿楥大一些,但也不会到四十。汿楥说老汪临时有事来不了,而那位姐姐是她最亲的闺蜜,也是她的事业领路人。

姐姐来自东北,看起来温婉可人,内心其实住着李逵,端杯猛,说话直,没半小时就以我兄弟自居。咳咳,但我真挺喜欢这调性。

汿楥这一餐先是约老汪一起,老汪有事不能来时,她也并不单约,而是叫了姐姐一起。另外桌上放的是五粮液,她说记得我讲过喜欢浓香酒更胜过茅台,还带了两瓶,说怕不够,但是尽兴就好,不用都喝完。种种一切让我对她也越发高看几分。

那夜聊得颇为酣畅,有那位东北姐姐在,话没停过,酒也没停过。无数片段信息拼凑起了汿楥的故事。再早以前的事儿没多问也不可考,后来嫁过某中等富豪,做起全职太太,没多久又离婚了。离婚原因同样不可考,但算是看过繁华世界、也分过豪门家产的人。

在感情的黑暗期,又不知道能做什么的时候,东北姐姐带着她做起了医美方面的事业,也给了她很多心理上的支持和关爱。这一段没有任何文艺的色彩,和大家所周知的宣传、获客、转化、销售以及曾经的暴利都没什么两样。而转折来自于某个合作方挖的一个大坑,然后就陷入了撕逼、网暴甚至线下堵门闹事之类的狗血剧情。

接着汿楥偶遇了苏东坡,就此被“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和“江上清风山间明月”的“无尽藏”所疗愈,拉着东北姐姐一起跑东跑西听讲座,跟着东坡的脚步去看老庄、看佛经。

东北姐姐内心那个李逵也得到了温养,暴躁情绪也好了很多。再然后,嫌跑来跑去太麻烦,反正东北姐姐有点钱,就自己弄了个书院,把许多老师请来讲。约我这个饭,就是希望我也能常驻书院做分享。

汿楥知道自己有所缺,就更重精神营养,而东北姐姐则在精神营养之外看到了商机,书院是可以收会员的,会员是可以转化为产品和医美客户的,至少这些精神营养对于医美的老客户也是一种很好的回馈和客户答谢方式。

当东北姐姐眉飞色舞在阐述经营理念的时候,汿楥略带不安地看了我一眼,我笑笑颔首表示我懂、毫不介意,她才放心,举手遥敬了我一杯。

如今时代,文化和生意已经不得已牵扯在一处。小张有他的工具化操作方式,东北姐姐也有她的门道,相比之下,汿楥虽然文化不多,却有几分纯粹。

而我想给汿楥以及其他愿意“附”进而不再“庸”的人们多聊点无用的东西,也须借生意人的资源和势才行。这道理我明白的,所以我加了东北姐姐的微信,还狠狠炸了壶,假装不敌李逵。

那天汿楥说,能遇到老汪和我是人生的幸事。

我说,能遇到认为遇到我是幸事的人,也是我的人生幸事。

 —— · END · —— 

No.6601 原创首发文章|作者 刘捷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