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郑智化上飞机“连滚带爬”说开来...
上网浏览了一圈,这事现在风向反而转到了去细究原因,诸如轮椅车太大,地勤服务人员已提供服务,是郑本人在耍大牌等等。
必须指出,无论何种理由,给顾客的体验不好就是服务不到位,乘客要吐槽完全没有错。郑智化肯定是申请了残障人服务的,那么你们航司和机场有确保如何让人家做着轮椅顺利登机吗?说地面轮椅车太大,我们知道还有一种专门可在机舱内推行的小轮椅。说升降梯与舱门有20cm的高度差,这个机场没体验过吗?没预案吗?即使这些都没有事情也还不至于翻车,你哪怕在场服务人员马上发声安抚郑智化,先向郑道歉要劳其起身搀扶挪位稍有不便,我想郑先生也不至于恼火到说旁边服务人员冷眼看着他连滚带爬了。整个事情其实问题是出在服务人员缺乏很专业的对待残疾人这个特定人群的专门服务精神上。
这事也不必怪深圳机场和航司,因为中国社会现阶段对残疾人和其他弱势群体的关怀重视程度远远不够,许多国际上成熟助残措施和设施设备在各大城市还只是聊胜于无,更不要说四五线的县城和农村了。
比如你是一个行动不便的残障人,想独自轮椅出行,你能叫到合适的出租车吗?你能自己摇着轮椅乘上公共汽车吗?确定你家到地铁站可以无障碍通行了吗?就算生活在北上广你也一定摇头对吧,你的出行选择除了搭朋友车送你似乎没有其他了。如果你是个盲人,你下楼走上了盲人道,想到过现在盲道是什么情况吗?看看下面:


我相信我们的市政建设确实有拨款大笔投资是为残障人设的特别经费,但造出来盲道是盲人走的吗?再看这个:


警察对大马路上的违章停车抄牌罚款很积极,但盲道上的违章停车竟然没人管! 就没人关心一下盲人出行有多难啊。另外,高楼电梯的按键数字都刻上盲文方便盲人触摸,这事怎么就没有个强制标准?国际上早已普及了啊! 下面就是新加坡住宅电梯图。

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有个很重要体现就是在全社会对待残障人士的生活关怀上,关心残障人士的衣食住行多考虑让其生活方便,中国现阶段对残障人的关怀还停留在满足其衣食住,没有考虑出行是不是认为残障人本来就没必要到处跑?
新加坡在对残障人士的关怀已经走在世界前列,很有必要好好学习人家的经验,而最重要的其实是开头提到的,对残障人士的服务精神(Be considerate),有了它才会全社会行动起来。

新加坡的巴士司机身兼三职,既当司机又当售票员还必须负责每个轮椅人上下车,新加坡的住房从家里到巴士站,地铁站都是无障碍通行,每辆巴士都可上轮椅。

新加坡的每个停车场都必须有残障人专用停车位,想想看吧,如果你好不容易让朋友载你到市中心一趟,结果你还找不到能方便让你上下轮椅的地方。

这是新加坡过马路的红绿灯柱,看起来是不是很有学问的样子?要是不懂还真过不了马路,最下面的按键要按了红灯才会亮,行人绿灯才放行,你要是不按按钮人行绿灯是不会亮,系统默认无行人过马路。再看这位为什么对灯柱刷卡? 原来这就是老人残障人专用功能,60岁以上或者行动不便者都可以刷卡让系统延缓你过马路的时间使你不必慌慌张张,这真的不算什么人工智能交通灯,但新加坡却让每个交通灯都对残障人士友好。另外一点,行人绿灯亮时是有不同声讯鸣响的,提示方便盲人过马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