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里学生偏少的农村学校都直接撤并,统一到镇里去读书

【本文来自《以现在的标准看过去的学校,只觉得当时的很多学校只配得上“离谱”二字》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我是SMILEFISH
  • 你们的师生比匪夷所思,达到1比100多,啥概念呢?我们90年代初的时候,师生比是1比22,现在大概是1比不到20.你们的老师不知道有多辛苦,我简直不敢相信他们的工作压力。

其实他们没什么压力,他们自己大概也就初中毕业的学历,上课把书念完就行了,课堂作业只改不到一半学生的作业,剩下的基本不管,考试太差的就留级即可,还能多收几年学费,我们那里最夸张的是上了八年一年级的学生,号称八年老仙儿。

至于老师水平有多水呢?一年级下半学期有一道题是考计算已经建国多少周年的问题,临时代课的数学老师对这个问题拿不准,只能跑到隔壁初中部去请教人家初中老师——她也不是有多负责任,因为这个问题在她看来是个政治问题,不能出错,否则传出去可能会影响她老爹的官运。

至于家庭作业,低年级的你爱写不写,反正老师不会检查,更不会订正,多数情况下,他们只负责把自己亲戚和其他几个老师子女的孩子教好就行了。

我上一年级时老师就不太喜欢改我的课堂作业,所以我的计算题一直不太利索,直到二年级时遇到一个留级的女同学辅导我,我的计算题才不至于经常不及格,到了四年级,我又遇到一个留级的同桌,也是她帮我稳住了后来的成绩,可惜她自己的成绩反而一直不是很理想。

到了期末,老师为了自己的业绩,甚至会在课堂上传授作弊技巧,还在考场上安排作弊帮扶小组,搞一对一帮扶,更夸张的是还有老师专门骑个自行车去镇上专门负责印刷考卷的油印室去偷报废蜡纸印考题。

到了五年级老师的工作就更简单了,数学搞题海战术,老师有一本厚度超过字典的的题库,让班里写字快的同学抄到黑板上我们再抄到作业本上带回家做,第二天课堂对答案就行,不过幸运的是我有个同学有一个正在上高中的哥哥,有一次来教育辅导他写作业,我偷偷听了一会儿,那时我才发现数学原来是这样的思考方法,我才打开新世界的大门一路突飞猛进。

虽时值“普九”大检查时期,但我们那时小升初还需要考试,以至于我的同学中,至少有三分一的人在教育上因为教育资源的问题掉队了,他们计算能力很差,也搞不定解方程,他们中的很多人最高学历就停留在小学。

其实到了初中也没有多大好转:刚入学时,我们班有九十多人,但到了第二学期,就只剩下六十多人了,因为这些人都是农村小学出来的,也没有我这般好运气,遇到一个能在关键时刻点拨一下的贵人,以至于基础太差,难以理解初中的课业,有些选择回家帮父母种田、放牛,有人选择去当童工,有些家庭条件好的,干脆十几岁就娶了媳妇,还有些选择去学家电维修,这些人的实际学历也只有小学,只是最后因为普九检查,以及其他原因,这些人的学历才变成了初中。

这个 世界,听上去不可思异,但真实存在的事情有很多,不要因为超出了自己的认知就轻易地质疑别人的撒谎,多数人都没那个闲心思在这个问题上去撒谎。

理想情况下,师生比当然是越低越好,这样对学生对老师都有利,但显然大部分时候不是如此,前段时间教师队伍缩编的事情不就闹的很夸张?

直到现在,我们这里学生偏少(只有几十人)的农村学校都直接撤并,统一到镇里去读书,而镇里一个班级有多少人呢?七十人左右。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