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认识20年的朋友聊了聊天,我们聊了几件事

和认识20年的朋友聊了聊天,我们聊了几件事。

“前两年,我结束了一段长期的合作关系,人生也因为工作而变得焦灼,我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我很需要一些人告诉我——我该怎么做,我面对这样的人生困惑,我该如何去应对。于是我就架起机器,做了一档黑白分明的谈话节目《自话像》。我听嘉宾说她们的人生,站在她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自己也变得清晰起来。”

“我觉得和嘉宾无关。我二十年前认识你的时候,你是一名摄影师,因为你很有干劲,所以后来做了很多事。我觉得真正重要的是——当你不知道该何以为继的时候,五十岁的你捡起了你当初最擅长的东西,当你愿意拿起锄头重新去开垦一片荒地,每邀请一位嘉宾就是种下一颗种子。你当初并不知道自己做的这个节目会有多少人看,但你就是想做了,你在做这件事情的过程中,你已经收获了很多的东西。”

“我们总说时代一直在变化,我们也总是讨论人要有好奇心,要跟得上时代。恰恰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迷失,我们疲惫,我们很容易自我怀疑是不是已经被淘汰了。其实并非如此,而是我们从小建立起来的价值观,让我们一直坚定走到今天的某种性格,在这样时代的狂风里已经摇摇欲坠了。这世界的风已经东西南北刮了很久了,我们总是以为能以不变应万变,说好听是‘坚守初心’,其实不过是‘偷懒或胆怯’。我所有见过后来站起来的成年人,都是把自己重新摔碎了,再建的。再建自己其实不需要很多的时间,但那些死死抵抗,永不服输的人,往往会花更多的时间去和外界较劲,和自己较劲。再建自己不是让你去做一个顺应时代的人,而是让你不要再做一个和时代较劲的人。”

“我不需要朋友。不是说友情不重要,而是我发现朋友总是一茬接一茬的。一起同过窗,毕业了就分道扬镳了,然后多少年就再难见一面了。入职一家公司一个部门,离职了,就淡了。认识的那些朋友,有人生意失败,有人有了家庭,有人回到家乡,我们遇见疫情,突然这些人也就不见了。你最终会发现,你需要的只是一段朋友关系,而不是非得固定的某一个朋友。一个人走了,还会有另一个人给你同样的感觉,你唯一要做的就是多年后重逢,给一个温暖的拥抱,坐在一起聊聊过去,有一段共同单纯又美好的青春时光,就是朋友的意义。”

“我对那些教人如何成功的人没有任何兴趣,所以也不看各种年度演讲。如果谁能做一场年度演讲,告诉大家,其实很多事,你没有必要去做。那该多好啊。我祝福所有发财的人,那是他们应得的,但是我不希望有人把这些人集合起来广而告之,同类型的人自然会找到他们,而不是用一切手段告诉大家‘你看,他们发财了,他们真聪明,他们很棒,你们当然也可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制造无时不在的焦虑感,这种风向真是让人对未来感到悲观。”

“我所见过绝大多数挣到钱的人,他们都是因为喜欢去做某件事,去做了,压根先不想挣不挣钱的问题,当这个过程满足了他们自己的成就感,钱作为奖励自然就来了。当一个人总结给你听‘只有这样才能挣到钱’,你信了,抱着挣钱的目的有样学样,你从一开始就失败了。每个人应该去做那件自己真正有兴趣的事,而不是跟着别人学做一件看起来有趣的事。”

年轻的同事在旁边问:“现在大家都觉得努力已经没有回报了,那努力的意义是什么?” 

“努力的出发点不是为了得到回报,而是为了去遇见你不知道的自己,你不知道自己努力后能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你的性格,你的心智,你的体力能到什么程度。这才是努力的意义。为了回报而付出的努力,不叫努力,只是投资。既然是投资,那就要做好破产的风险。”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