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氪金14亿的“富二代”,向现实低头了
退隐江湖多年,马云还是自带热搜体质。
9月16日,马云现身阿里园区酒吧,随即网上出现了“马云强势回归阿里巴巴,参与度达5年来最强”的消息。
今年初,马云回阿里园区看看时,逛了两个业务的工位,第一个就是闲鱼。今年闲鱼的月活用户突破2亿,遥遥领先同行。谈起闲鱼,有一句话常被提及:人类对闲鱼的开发还不足1%。
和闲鱼相比,转转想要获得关注就费劲多了,需要铺天盖地的广告。
它养活了广大Up主和网红,不论你在看什么内容,屏幕里的人都可能突然掏出手机、电脑说:我这是在转转买的,比新机便宜2000!如今,转转广告多到成为了热梗,从不好用的脑子到不舒服的痔疮,网友都想放到转转回收了。
尽管热度火爆,但面对闲鱼,转转很有自知之明。9月22日,转转宣布将逐步关闭让其起家的C2C业务线——这是闲鱼最大的领地。
创始人黄炜形容,这是一次“战略性的撤退”。
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真的可以这么容易吗?
闯进微信九宫格,征服抠门年轻人
如果没有闲鱼这座大山,转转早有资格自封为一方霸主。
论资历,转转是二手电商领域的老前辈。
2014年6月,“淘宝二手”更名为闲鱼。次年11月12日,转转上线。这个时间点大有讲究:“因为双十一刚过,很多人买完了东西就要卖。”
论用户规模,转转坐拥数量极其可观的抠门年轻人。
数据显示,转转的累计注册用户突破了4亿,18岁至34岁的用户占比达七成,其中00后用户最为活跃,占比达40%。可惜放到“赛博黑市”闲鱼面前,这些却又不够看了。
论背景,转转身后更是有众多响当当的巨头撑腰,也是个妥妥的“富二代”。
首先是“亲爹”58同城。转转最初是58旗下的二手频道,后来转变为独立APP正式上线运营。姚劲波曾说过,58到家和转转任何一个做成功,58都能跨越到数百亿乃至千亿美元的市值。
有了58这层关系,转转的人脉强到可怕,腾讯、小米、顺为资本纷纷投资。
特别是一直有着电商梦的腾讯,对转转鼎力支持。2017年,转转不仅获得腾讯2亿美元投资,还入驻了微信九宫格,一跃成为与闲鱼、爱回收并列的三大二手闲置交易平台。黄炜表示,“没有微信的话,甚至可能起不来转转这个项目。”
普通创业公司梦寐以求的巨头融资和赋能,只是转转的起点。不仅如此,它还有余力进行并购,曾经在二手手机市场上排名仅次于转转的找靓机,就在2020年5月被转转合并。
这样的配置放在大部分行业,转转都应该是前景光明,更何况二手市场现在正值火热。据央视网去年5月发布的数据,每天有400万件闲置物品在二手平台发布,全国闲置商品日均交易额突破10亿元。
然而遇到了闲鱼,有着“二手拯救世界”理想的转转,只能先向现实低头。
转转起初以C2C模式为主,就是用户卖给用户,平台只是提供一个交易的场所。后来转转把重点转向C2B2C业务,就是转转官方收走用户的东西,平台会找质检员出一份报告,再放到平台上对外售卖。
转转的这个转型,外界普遍认为和闲鱼有关,因为闲鱼主要就是做C2C。
黄炜也说过,“如果那时还不肯与闲鱼做出根本性的区别,转转是无法存活下来的。”
“稍不注意,转转真的会死”
转转放弃与闲鱼正面交锋,其实早有征兆。
7月11日,不少转转用户突然发现自己在转转直接上架的二手商品被下架了。
更早之前,黄炜曾在2022年表示,公司对C2C业务补贴力度已接近两亿,虽然在总业务中占比30%左右,但一直靠其他业务来覆盖其支出。言语中,他对C2C业务存在的价值早就有所怀疑,心心念念要打出有别于闲鱼的“差异化”。
纸面实力强悍的转转,为何还是放弃了硬刚闲鱼?
二手电商,无非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卖给谁”,也就是流量和消费群。二是“谁来卖”,这关系到商品、卖家、供应链等一系列问题。
流量,是二手电商卡脖子的难题。
闲鱼能成为公认的流量大户,离不开淘宝过去一路的扶持,包括一键转卖、淘宝首页一级入口、搜索时也会出现闲鱼商品的链接……另外,闲鱼的卖家注册门槛比淘宝低,能承接被淘宝限制的部分卖家,可谓“低配版淘宝”或“淘宝分身”。
反观转转,没有淘宝这样给力的“好爹”,在流量上处于天然劣势,只能给网红们持续充值换存在感。2018年,转转还在世界杯投放大量广告,但是期待的供需急剧增长并没有出现。
缺乏电商基因,又给转转的二手大业蒙了层灰。
闲鱼背靠阿里,有淘宝引流以及完整的电商交易链条支撑;爱回收在2015年就开始就联手京东探索手机回收业务。
同行在搞“生态协同”,另一边的转转却只能“单打独斗”。转转脱胎于58同城,后者作为信息平台,原本就没有电商基因。而给转转投资的巨头们,不论是腾讯还是小米,也缺乏深厚的电商基因和相应的供应链能力,没法帮它逆天改命。
这样的竞争环境下,黄炜直言不讳:“稍不注意,转转就真的会死。”
为了增加存活率,转转选择四面出击。
在线上,它模仿过多抓鱼,出过卖书的“有书”;做过类似得物的潮牌鉴定平台“切克”;盯上过同样是广大网红金主爸爸瓜子二手车的生意;提供过3C产品租赁服务,推出了“趣租机”;并奔向了许多互联网App共同的归宿:放贷。
在线下,除了有上千家常规门店,今年6月初,它还在北京国贸商圈开出了3000平的仓储式大店“超级转转”。店内最多的,不是它擅长的3C数码,而是二手奢侈品。
为了活着,所有产品都可以用二手试着重做一遍。
“富二代”之间的PK胜负不取决于钱
根据转转未来的发展,砍掉C2C业务,可以有不同的解读。
发展得好,可以理解为聚焦,迈向更成熟的阶段;发展得不如人意,也可能被理解为是被逼到自断一指。
至于答案是哪个,取决于转转后续是否能解决好二手行业的难题:信任。
对二手行业,信任是最核心的指标。
黄炜曾说,“我上大学的时候,去北京中关村买二手手机被骗基本是每个大学生的社会必修课”。二手市场,自由交易、自由定价是默认准则,最大的问题就是“水深”。
C2B2C、官方验服务、七天无理由退货、上门验机等,都是转转的行业首创,也是获取信任的关键。
2023年底,黄炜还为刚盈利两年的转转制定了来年目标:放弃增长,全员开始打一场“提升用户体验”的保卫战。据透露,2024年一整年,转转花费超2亿元扩大质检部门规模,目前转转全国共有三大质检中心,质检员工数量占企业半数以上。
截至2024年底,转转申请专利超过200件,其中关于质检方面的专利技术近百件。
然而获取信任,不能全靠砸钱,更需要时间检验。
2023年11月,打假视频博主“猴大腕”发布实测视频称,转转销售手机时出具的质检报告显示手机没有问题,但同一部手机间隔不到半小时再通过转转回收时,却能查出“摄像头拍照有斑”“屏幕轻微划痕”等各种瑕疵。
“阴阳检测合同”事件爆发后,转转选择立正挨打。黄炜还表示,“用户体验这个东西,(危机)越早爆发越好。”
虽然态度端正,但确实引发了信任危机。在黑猫投诉上,以“转转”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有数万起投诉,其中质检报告涉嫌造假成为重灾区。
退一步说,即使没有这些负面信息,转转以3C产品为主,这品类对于平台的供应链能力也要求颇高。转转的另一个重点,二手奢侈品的鉴定难度更大,不仅制作工艺复杂又多样,还得提防以假乱真的造假技术……总而言之,都是巨大挑战,只能日久见人心。
面对同样是“富二代”的同行们,在“拼爹”层面,转转难以占上风,只能拼自己。
拼专业、拼操守、拼时间,才可能拿下信任逆风翻盘。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