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牌新三板的绽妍生物:光鲜业绩难遮隐忧,高毛利可持续性遭拷问

2025年9月8日,绽妍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874888)正式挂牌新三板,这家专注于合成生物原料、生物医用材料、皮肤学级护肤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一时间吸引了市场的目光。近年来,绽妍生物的营收与净利润实现了双增长,其高毛利率更是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但光鲜背后,隐忧与挑战并存。

500

从财务数据来看,绽妍生物的表现颇为亮眼。2023年和2024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86亿元和5.97亿元,同比增长22.89%;净利润分别为6847.76万元和7350.11万元,同比增长7.34%;综合毛利率分别高达62.33%和68.34%。其中,化妆品类产品营收增长显著,2024年营收2.2亿元,占比达36.89%,成为公司重要收入来源。这背后,是公司对直销渠道的大力投入,2024年直销渠道主营业务收入占比由2023年的40.54%上升至50.82%。

然而,高毛利率的持久性却令人担忧。随着资本市场扩容和行业规模扩大,新进入者不断增加,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同时,线上电子商务平台流量日益集中,绽妍生物为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加大促销力度,导致线上直销价格存在下行风险。公司也坦言,为维持业绩规模和抢占市场份额,可能在其他销售渠道同步实施降价策略,这将使其面临难以持续维持较高毛利率水平的风险。

此外,绽妍生物的综合毛利率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水平,2024年创尔生物、华熙生物、敷尔佳、锦波生物的毛利率分别达78.74%、74.07%、81.73%、92.02%。公司表示,部分产品采用外部代工生产模式,且处于业务拓展、品牌打造阶段,收入规模小于同行,规模效应有待放大。

500

除了毛利率问题,绽妍生物还面临着涉嫌违规宣传的隐忧。此前,在抖音平台的“绽小妍官方旗舰店”,一款售价168元的儿童化妆品——绽小妍婴儿舒缓润肤霜,在宣传中使用了与儿童化妆品无关的“30-55周岁”成人受试者数据,还宣称“孕妈可用”,但其在药监备案的功效仅为“保湿”和“舒缓”,适用人群为“婴幼儿”,这涉嫌虚假宣传,违反了《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规范》的相关规定。

在医疗器械和化妆品营销推广监管日益严格的当下,随着《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的实施,以及直播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若公司或相关人员对法规、监管要求缺乏准确理解,很可能导致广告或营销信息违规,进而引发被消费者投诉、索赔、受到主管机关处罚或引发诉讼纠纷等风险。

销售费用的持续增长也是绽妍生物的一大隐忧。2023年和2024年,公司的销售费用分别为1.84亿元和2.76亿元,同比增长49.92%,占营收的比例从37.91%上升至46.25%。营收增速远低于销售费用增速,这可能对公司盈利能力构成压力,若未来销售费用投入无法取得预期效果,公司的盈利能力将受到严重影响。

500

另外,绽妍生物实际控制人风险也不容忽视。实际控制人张颖霆直接及间接控制公司91.22%的股份表决权,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存在实际控制人不当控制的风险,可能损害中小股东利益。此前的增资协议中,A1轮和A2轮投资方享有重大事项否决权等特殊权利,虽相关方签署了《终止协议》及补充协议,但若触发约定条件,实际控制人仍可能面临承担反稀释及回购义务的风险,进而影响公司的股权结构和经营稳定性。

绽妍生物挂牌新三板,为其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但高毛利背后的诸多隐忧与挑战,如涉嫌违规宣传、营销推广合规风险、毛利率下滑、销售费用增长以及实际控制人风险等,都需要公司认真应对。如何在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有效化解这些挑战,将是绽妍生物未来能否在资本市场站稳脚跟的关键。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