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旅游签证是怎样耍猴儿的

看到标题大家应该就知道我要说啥了。本来呢,我并没打算写这篇文章,因为关于印度旅游签证我已经先后谈过两次了(参见《印度开放旅游签证?不用高兴得太早》、《印度的骑墙术为什么不灵了?》)。但最近我有个认识的朋友以身试法去尝试了申请印度旅游签证,然后不出我所料铩羽而归。她希望我能把她这次申请签证的亲身经历写出来广而告之,一来帮大家避坑,二来让大家对印度警钟长鸣。

我这个朋友呢,是个在杭州一家私企工作的女生,平时喜欢旅游,也算去过不少国家。她对印度这个国家长草多年,早就想去了,一直在等印度开放签证。

一定会有读者要说:印度这个国家女生怎么敢去?我知道大家听过很多关于印度的恶性强奸事件,我也不打算给印度洗白,我只是想说呢——就算你觉得印度这个国家再不堪,毕竟还有14亿人生活在那里不是吗?难道这些人就不活了?他们不也过得好好的吗?我太太不也在那里平安无事长大成人了吗?我可以很确定地说,就遇到偷抢或其他暴力事件的概率而言,印度的安全程度远高于难民遍地的欧洲和黑叔叔横行的美国——印度每年约有3万起记录在案的强奸案(2022-2025年数据),而美国的每年的强奸案接近13万起(2024年FBI数据,考虑到未报案的情况,这两个数据肯定都低于实际情况);印度凶杀案数据我没查到,而美国2024年有超过4万人死于枪击。由于美国的人口总数量远少于印度,不管是理论上还是实际上,你在美国遭遇暴力事件的概率都肯定要远高于印度。拿我自己来说吧,我在印度照样敢深夜出门,换了在美国的话估计是不敢的,大半夜要是迎面走来一个穿卫衣戴兜帽的黑叔叔,估计不会有啥好事儿——但为啥大家敢去美国,却不敢去印度?这显然是由于长期以来印度被妖魔化的结果。

还有读者肯定会说:印度这个国家有啥好去的!请我去我都不要去!有道是“汝之砒霜,彼之蜜糖”,你有权利憎恶印度,但你没有权利不许别人喜欢印度。好恶这种事情完全属于见仁见智——有些人花几十万去南极,我也会觉得“南极有啥好去的”,因为我这人爱好历史文化,南极这种纯粹观赏自然风光和野生动物的地方,我真心提不起太大兴趣。要是有人免费请我去,我或许愿意坐40多个小时飞机、冒着大风大浪穿越德雷克海峡走一趟;但如果要我自己花钱,我肯定不去——世界这么大,又不是没地方可去。客观来讲,印度的文化多样性冠绝全球,对每个热爱探究历史文化的人来说,印度之旅都是一场饕餮盛宴。比方说我有个朋友特别热爱石窟,国内五大石窟她都去过;我带她去了印度阿旃陀和埃洛拉石窟之后,她感慨地说:早知道这里这么好,国内五大石窟都不用去了,这里来五次就行了。很多人说起印度就只知道泰姬陵,作为一个走遍全印度的人,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泰姬陵在印度连前十都排不上。我带团去过泰姬陵许多次,除了2012年第一次去,以及2018年陪我爸去的那一次之外,我每次到了门口都不想进去。所以印度的魅力,是远远超出大多数人理解的。

咱们言归正传继续说回我这朋友。当她得知7月24号印度将重新开放中国公民旅游签证时可激动坏了,当天就打电话给签证中心确认详情。印度在咱们国内一共有三个领区,分别在北上广。结果北京和广州的签证中心都打不通电话,上海的签证中心倒是打通了,她一跟人家说咨询旅游签证,对方立马挂断了电话,再打就打不通了。后来听说有人7月24号那天按照签证中心官网上的要求带着材料直接杀过去递签,签证中心压根儿不受理,说还没接到通知——也就是说,印度使领馆官方通告是逗你玩儿的,人家就是这么任性,敢把官方通告当儿戏。其实吧,人家对这件事儿压根儿也没上心,签证中心官网一开始就闹了个乌龙,英文页面上写的材料要求大于10万元余额的银行流水,而中文页面上写的却是100万元——我根据工作签证、入境签证的材料推测,知道应该是10万元;其他有些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当即就被吓懵逼了。

7月底左右,正式的“旅游签证材料清单”才终于出来,相比一开始要求的往返机票行程单、详细行程、大于10万人民币余额的6个月银行流水之外,又增加了很多东西——包括户口簿复印件、无犯罪证明公证、在职证明、公司营业执照、旧护照出入境记录,所有材料都要有英文翻译。

500

▲签证中心官网最初的材料要求,不需要包括在职证明在内的许多东西,把银行流水余额的金额也写错了

500

▲这是后来实际需要的材料清单。目前这份清单已经改过了,降低了资金要求

很多人都表示“无犯罪证明”这玩意儿侮辱性太强——就事论事,我最近一次申请家属签证也被要求提供无犯罪证明,这几年申请印度会议签、工作签亦是如此,所以倒也算不上啥新鲜事儿。但户口簿、旧护照出入境记录这些东西即便是以前也从来没要求过,根本不属于签证申请的常规材料,这让我不禁要想——印度这是想干嘛?政治审查吗?

我那朋友当即就按照要求的材料去准备了,打算国庆假期去印度旅游。她自恃申请签证的经验丰富、记录良好,再加上有两个月的充足时间(当时印度官方承诺提交材料后3到5天可以出签,后来证明实际出签时间1到3周不等),没理由拿不到签证。基于这种自信,再加上担心国庆机票涨价,她真的去预订了一组国庆前后往返印度的机票,还把印度国内的交通也订好了。

我这里要说明一下,有不少国家在申请签证的时候都会要求你提供往返机票或者离境机票的行程单。但是呢,申请签证毕竟存在不确定性,很多人并不会真的出票,而是会做一张机票行程单来应付,使领馆通常不会核验行程单的真伪,我以前就用这个办法;还有个办法是去买一张可以全额退款的机票,这种机票通常价格比较高,不管签证申请有没有通过都可以全额退。

最近这两年的印度签证申请还有一个要求,就是必须申请人肉身到场,没法儿像过去那样找代理、委托人,因为需要在现场录指纹。我那朋友人在杭州,预约了8月18号上海签证中心的号。那天一早五点,她就出门坐高铁前往上海,来到位于虹桥世贸商城的签证中心递签。在签证中心等了4个小时之后,她的材料被退了出来——理由是在职证明翻译件上没有盖公章。她没法儿在现场解决这个问题,于是这一天就白费了。

回来以后,她约了8月26号的号,又吭哧吭哧从杭州跑到上海。跟上次一样,等了大半天之后,她的材料又被退了出来——这次的理由是,她提供的公司营业执照上的注册地址跟在职证明上的地址不一致。这种情况其实很普遍,很多公司注册用的地址都跟实际办公地址不一样,签证中心要她回去重新改了在职证明上的地址再来,于是二度铩羽而归。

人这种动物吧,投入得越多就越不甘心放弃。9月3号,她带着改好的材料再次来到签证中心,她自认这次应该准备得滴水不漏了,结果还是漏了一滴水——她的公司叫“XX科技”,营业执照翻译件上写的是“XX Tech”,而在职证明上写的是“XX Technology”,就因为这么一个疏漏,材料再一次被退了出来。

她在签证中心简直要崩溃了——来来回回跑了三趟,都是因为这个“在职证明”;让我按照你们的标准改没问题,但为什么不能一次性把所有问题指出来呢?每次只说一个问题,下次来又说有另一个问题,这是最最气人的地方。签证中心的工作人员大概天天能见着这种递签失败后崩溃的样子,早已练就了一副铁石心肠,无论她怒骂还是求情都不为所动。她只好在现场要求审核人员把所有问题都一次性说清楚,免得一次又一次白跑——但其实吧,印度恢复旅游签证这一个多月来,材料要求已经改过好几次,随意性极强;签证中心的人其实也没法儿保证这次能过审的材料,到下个星期还管用。

我朋友再一次修改好了在职证明,准备四刷签证中心,然而她预约递签的时候傻了眼——国庆节前上海领区已经全部约满!这意味着她国庆的行程计划铁定泡汤,算上退票损失、请假损失、往返沪杭的开销,几千块钱就这么没了,除了失望与愤怒之外一无所获。原来她是一个很喜欢印度文化的人,这次被伤透了心。所以她才会憋了一股恶气来找我诉苦,并希望我能把她的遭遇写出来。

她这种情况真的是让人哭笑不得——你说拒签吧,她并没有被拒签,而是压根儿递签不进去。在我看来她最大的失策就是预订了真实的机票,而且还是在退票手续费很高的平台上订的,最后买了个教训。我跟她说,上海这边起码给了你三次机会,你要知道广州签证中心,每个申请人三个月内只能预约一次,假如没能一次性把材料送进去得要等三个月。她说那还不如像广州一样,一开始就不要给那么多希望;上海签证中心就像个渣男,给了你希望,却根本不打算付出真心,只是在一次又一次调戏你。

我回想起了自己2012年第一次去印度时申请签证的经历,那时候上海印度签证中心在打浦桥附近,刚好离我上班的星光摄影器材城很近。我没有找代理,自己准备材料自己递签,送了三次才送进去的。不过有了第一次的经验,后来递签就很顺了,几年内规则基本没怎么改过;甚至带队时候整个团队的签证都是我自己搞定材料送签的,在职证明都是找帮我订机票的旅行社开的,签证申请表简直可以闭着眼睛填。

500

▲我之前所有申请印度签证的资料都保留着,这是2011年在网上找的在职证明模板,当时可以随便填随便改,就是走个形式

而这次印度重新开放旅游签证,单纯是为了在政治上回应中国方面重新开放印度香客朝圣,并不是希望中国游客过去,因此人为设了无数坑,完全没有诚意。这样说吧,以我多年来跟印度人打交道的经验——哪怕印度人真心诚意想要帮你、配合你,都经常会把你坑得七荤八素,他们拥有一种把事情搞砸的种族天赋;而当他们处心积虑想要坑你耍你,那你多半要面临一次渡劫,大概率会陷入有理没处说的被动境地。

据我所知,印度旅游签重开至今,北京领区出签是最多的,应该已经有几十份出签了;上海领区这边收了几百份材料,只出了几份;而广州领区截止到9月初,一张旅游签都没有批出来过——这也正常,假如只有一次递签机会的话,真的几乎没可能避开所有坑。上海领区虽然没像广州那样规定三个月只能约一次,但签证中心最近开始限制递签旅游签证的预约人数,所以我朋友才会在国庆前根本预约不到。作为一个递签过无数次的“老印度”,我可以很确定地说——这次的坑单纯就是用来恶心人的,就算让我去申请现在的印度旅游签证,我也没本事搞定材料,因为他们要求“自由职业者”提供“固定收入”的证明——可是,要是有“固定收入”,还算啥“自由职业”?我如果这个月收入3万,下个月0收入咋算?

据我搜集到的一些信息来看,“在职证明”是印度旅游签证递签失败的重灾区,完全就是在耍猴儿——姓名、护照号、职位、入职时间、准假信息、电话传真、领导手写签名……一样都不能少。如果不同的材料中涉及到同一个信息——比如营业执照的公司地址和在职证明上的公司地址、在职证明中的职位和申请表上的职位、在职证明上的准假日期和行程单上的出入境日期,都必须对应得分毫不差。

之前有个广东的妹子,她户口在深圳,平时在苏州上班。苏州属于上海领区,但上海签证中心不收她,说上海只收江浙沪户籍的,要她去广州领区办理;于是她千里迢迢跑去了广州的签证中心,签证中心看她公司在苏州,要她回上海去办。她说她就是被上海签证中心踢皮球踢过来的,那边不收广东户籍。广州签证中心说这倒也不是没办法,让她去开个公司盖章的异地办公或者居家办公证明……她瞬间懵逼了,从来没听说过申请任何国家的签证会需要这玩意儿,她公司远在苏州,当天根本不可能开出来,而她下次约递签则要等三个月之后……除了这种情况之外,假如公司的总公司和分公司不在同一城市,也会需要提供英文版的情况说明。

500

▲这个“攻略”里的要求后来也改过了

根据网友们的血泪经验总结出来的教训就是——递签的时候最好带上公章,或者带上盖好公章的空白公司抬头纸,有啥问题可以现场修改;假如公司不允许借公章、盖空印,那就只能自求多福了。

除了“在职证明”之外,签证申请表的坑也很多。不过签证申请表的容错率略高,如果填错了,可以当场在手机上重新填,找个地方打印就行了——前提是你必须在2小时内完成。我看到网上说,有个妹子在广州签证中心递签,需要重新填表。然而由于她连不上填写申请表的印度官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超时,怎么跟签证中心的工作人员说情都没用,必须等三个月以后再来。

我来给大家例举几个网友们“人肉蹚雷”踩出来的关于签证申请表的坑——

1.邮箱不能用QQ邮箱或者163、126之类的数字邮箱,否则重填(以前没这个规定);2.所有空格都必须填,没有宗教要选Others,再填写None,留空要重填(以前都留空的);3.省市拼音中间不能加空格,人名中间也不能加空格,比如“上海”不能写成SHANG HAI,“王小明”不能写成WANG XIAO MING,否则重填;4.申请表上传的电子照片必须跟交的实物照片是同一张,否则重填(以前也没这个要求,有一次签证中心看到我用的照片是跟之前签证上一样的老照片,甚至主动帮我PS换了件衣服);5.申请表上的签名必须跟护照上的签名一模一样,否则重签……

我觉得吧,印度旅游签证这些迷惑行为已经重新定义了“吹毛求疵”,简直可以直接把“印度签证”作为一个形容词来用——“你这人怎么这么印度签证?”、“做人不能太印度签证啊!”当然,必须说明的是,目前不同签证中心的要求不一样,假如你递签时没碰到这些问题也是有可能的;但要注意,同一个领区的签证中心,也可能随时更改规则,就好像上海签证中心突然收紧预约名额……“薛定谔的印度”可不是随便说说的,朝令夕改我只服印度。

其实从去年中印关系出现回暖的迹象起,我就一直反复强调不要对中印关系的前景盲目乐观,这个判断无关我个人对印度的好恶,而是根据这个国家的民族文化及其生存发展的底层逻辑得出的(参见《边境协议达成后,中印关系前景如何?》、《印度的骑墙术为什么不灵了?》)。写这篇东西则是用真实案例给大家警个醒——开放旅游签证非但没有成为印度“善意”的展现,恰恰让我们从更多角度看到了印度对中国公民的排斥与恶意。

印度旅游签证的这场“猴戏”,与其说是材料审核,不如说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服从性测试——用看似合规的条条框框掩盖着随心所欲的评判标准,用极度繁琐的材料清单测试申请者对印度究竟有多少耐心与热情可供消磨。如果你执意尝试,不仅要做好与之斗智斗勇的战斗准备,也要做好无功而返的心理准备;假如你已经拿到印度旅游签证,那么去印度旅行期间依然不可掉以轻心,尽可能不要偏离报备的行程——印度最新的《移民和外国人法》(Immigration and Foreigners Act, 2025)已于9月1日生效,大大收紧了对已入境外国人的控制和限制,有着比以往更多的罪名和更重的刑罚……我相信你们在旅途中遇见的印度老百姓大部分是友善的,但务必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推测印度政府。

500

500

▲2025年最新的《移民与外国人法》于9月1日正式生效,这个法案对外国人极不友好,加大了监管力度,要求酒店、大学、医院和其他机构向当局报告外国人信息;航空公司、船运公司都必须提前与入境口岸的移民官员共享乘客和机组人员的详细信息。过去有些中国人偷偷前往印度的一些限制地区,然后还在网上炫耀,现在这种行为可以判刑5年、罚款50万卢比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