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港集团实现北方港口零突破

近日,辽港集团携手大连市政府相关部门及口岸查验单位,在大连港毅都冷链四期正式启动大连东北亚水果转运中心(海运进口榴莲项目),成功打通东南亚鲜榴莲海运直达大连港的全新物流通道,同时也标志着我国北方港口在海运进口榴莲上实现零的突破。

500

启动仪式现场高朋满座、嘉宾云集。大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大民,大连金普新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吕东升出席仪式。辽港集团总经理、首席运营官刘彬出席仪式并致辞。大连海关副关长吴达、大连海事局副局长黄忠国、大连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副站长姜振林、辽港股份总经理魏明晖以及省商务厅、市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和来自各港航企业、货主、金融机构的客户代表参加仪式。辽港集团总经理助理台金刚主持仪式。

500

刘彬表示,辽港是东北三省及蒙东地区的核心“出海口”,肩负着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助推区域经济发展的光荣使命。整合以来,在省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和各口岸单位的鼎力护航下,辽港集团锐意革新、主动作为,锚定服务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及东北海陆大通道建设目标,持续提升港口核心竞争力,加速构建港口服务与物流服务协同并进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本次海运进口榴莲项目的落地,大幅提升了榴莲的运输时效,显著降低物流及贸易成本,对丰富大连东北亚水果转运中心内涵、强化大连冷链枢纽地位具有重要意义。辽港集团将以此次项目为新起点,携手各方合作伙伴,进一步拓展“水果快线”航线网络,全力提速大连东北亚水果转运中心建设,着力构建以水果品类为核心,集进口、催熟、加工、包装、转运、分拨、贸易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生态圈,聚力培育冷链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为大连擘画国际化、现代化冷链产业标杆城市的壮丽蓝图注入澎湃动能,为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辽宁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贡献辽港力量。

500

仪式上,大连海关发布了关于支持海运进口榴莲项目若干举措。辽港股份与长荣国际船务(深圳)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新海丰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大连毅都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佳农香蕉实业有限公司等客户共同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旨在加强冷链创新技术与产品的推广应用,推动“东南亚—大连港”精品冷藏水果快线常态化运营,丰富大连港进口水果品类、保障货源稳定供给。

近年来,我国消费市场榴莲需求持续攀升,东北三省作为核心消费区,年需求量占全国总量的30%-40%。但受船期、冷链技术等因素制约,东南亚鲜榴莲进入北方市场主要依赖陆运和空运,冻榴莲肉则多依赖国外加工进口。

为把握消费升级机遇、满足榴莲市场需求,辽港集团积极联合大连毅都集团有限公司、船公司、冷链技术服务商以及水果贸易商,从航运端、技术端、物流端、产业端多管齐下,携手出台一系列配套举措:优化海运航线网络,对已有“东南亚—大连”方向航线进行升级,通过打造“水果快线”实现鲜榴莲海运最快6天抵达,提升海运时效达25%;革新冷链锁鲜技术,应用“恒温恒湿集装箱+实时监控”系统精准调控运输环境温湿度,将运输损耗率有效控制在5%以下,远低于行业15%的平均水平;迭代物流包装方案,以大型可循环铁笼、大木箱、木托替代传统小纸箱,单集装箱装载量增加25%;打通保税加工全链条,依托毅都冷链专业化加工冷库,在保税状态下开展分选、催熟、剥肉、速冻等业务,鲜榴莲上市周期可缩短3-5天,冻果肉成本较海外加工再进口模式降低约30%。

500

与此同时,为保障进口榴莲高效通关,大连海关创新采用“两步申报”“汇总征税”等通关便利化模式,将鲜榴莲通关时间压缩至1-2天,较传统通关时间节省50%,大幅降低腐损率,为项目的顺畅运行提供坚实保障。

据悉,海运进口榴莲项目作为“港口、航运、贸易、技术”四位一体高效联动的生动实践,不仅是辽港集团在冷链物流领域的创新突破,更开创了港口经济从通道服务向临港产业升级的新路径。项目成熟运营后,预计年转运东南亚鲜榴莲约1万TEU,并逐步扩展菠萝蜜、芒果等东南亚特色水果品类,将有效带动口岸进口水果吞吐量及贸易额稳步增长,对助力口岸高水平对外开放、服务国家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