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所谓的“精细化育儿”
【本文来自《如何看待整个社会已经陷入“精细化育儿”陷阱一文?》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关键是如何定义“精细化育儿”?你能给一个明确的定义吗?
母乳喂养到一周岁,甚至时间更长一些,算是精细化育儿吗?
一日三餐非常讲究营养搭配、出门去人群聚集的地方必戴口罩(完全是疫情三年养成的习惯,疫情之前,社会上几乎极少见到戴口罩上街的)、三岁学英语、四岁学乐器、五岁学画画和游泳、六岁学传统武术和舞蹈、七岁学书法这算精细化育儿吗?
孩子从小就为了出行,购买了超过万元的儿童推车,还购买了甚至是数万元的儿童车用安全座椅、穿名牌衣服、非有机食物不吃、非安全玩具不买、没有非常信任的专人照料不出门、教授孩子学习的非名师不用,这算精细化育儿吗?
可是人家的整体经济条件达到了这个水平。就连家庭住宅都是千万元,甚至是数千万元的,还是全款购买的。就连大人日常的家用拖鞋,也是千元以上的。这样的育儿水平,算是精细化的育儿吗?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所谓的“精细化育儿”。每个人都是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自己的经济能力,去培育自己的孩子,以期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优秀的人、能力出众的人。
但每个人,对培养孩子,都有自己的理解;每个人的经济能力不一样,能够付出的代价也不同,实在没有必要整齐划一,用一个标准去培养孩子,更你没有必要去攀比,只要你用心就够了。
也因为,每个父母,对培养孩子都有自己的理解,和自己的方式方法,甚至对孩子未来的发展,都有自己的理想(当然不一定能实现),所以人们常说,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这话说得是有一定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