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国家转型委员会提议,放宽中企在印投资限制

印度国家转型委员会提议,放宽中企在印投资限制。中印可以互相防备着谈投资与大生意框架,对印不友好反而能成。

1. 现在搞得很不像话,印度政府不许中企投资,中国政府也不许中企投资技术转移。关系刚从历史最差回暖了点,还是很差。印国家转型 委员会(NITI Aayog),相当于中国发改委,也只是提议让中企占最多25%的股份,中企还得干活、给技术。就这点股,还得印度政府想通。

2. 中印28亿人的大市场,中国有最好的技术能力,印度有最大的未开发市场潜力。显然合作投资赚钱空间极大的,两边都能受益。主要是卡在印度这里,看不惯中企赚钱,很敌视,自残式不让投资。现在印度FDI数据不佳,各国企业都怕印度政府忽然暴起罚钱。之前以为只罚中企,但看上去是都罚,印度社会仇恨外资大公司,历史上东印度公司太坏了。印度舆论说英国靠东印度公司从印度赚去了45万亿美元,所以印度才穷的。

3. 中国企业知道印度市场前景很好,不少有兴趣。就是政府怕技术转移,赚小钱亏大钱。企业也怕被罚得亏钱。理论上是很赚钱的,派十来个人过去,教印度人组装,然后下订单从中国采购机器搭组装产线,再按订单买零部件(印度已经有些外资零部件公司,没有的从中国买),然后印度人上产线组装,印度合作伙伴地头蛇把货卖出去,自己招印度人培养销售卖货也行。投资原理是通的,投入不算大,很赚钱,就是印度政府非常眼红。

4. 一旦印度想通,谈出一个中印政府和企业都能接受的合作框架,即使互相极端防备,也有办法。这就是经济原理的威力,印度只有找中国,中资企业想赚钱。互相敌视加鄙视,但大家都和钱没有仇。2025年上半年,中印双边货物贸易额660亿美元,中国对印度出口565亿美元增15%,进口95亿美元跌15%,贸易顺差470 亿美元。 印度企业还是积极进口中国商品。

5. 个人预计,中印政府会谈出一个既保护中企利益、印度也能受益的在印合作投资框架。现在趋势不错,因为印度被逼得没办法了。以前中国政府和中企办法不对,说关系好,一起赚,投资很积极。这是不对的,印度认为的“关系好”,就是你得让他赚大钱,你赚钱就是大仇。果然,成大仇了。

6. 现在,双方都非常敌视,那反而可以谈成。因为没有幻想了,明算账了。中国可以不投资印度,不是大问题,反正可以卖货赚顺差。而印度大好的发展机会,因为敌视中国干不成事,迟早会反思,已经开始反思了。最后会谈出一个印度能接受、中国公司也能安全赚钱的方案。如印度公司占股50%,中国公司49%,但中资利润有保证,技术转移就受中国政府监管,也放一些给印度民用发展。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