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不好这一场,阿里就危险了
这两天,外卖大战打得火热。
大夏天的,美团、阿里、京东三家顶级互联网公司,为了请大家喝奶茶,给足了诚意,发出来的券一个比一个大。
降本增效挤利润,互联网公司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这么大方了。
大家都知道,最开始挑起这场战事的是京东,但那时它跟美团打的基本上是口水仗。
直到慢一拍的阿里反应过来,这场外卖大战才真正变成了补贴大战。
原本大家都等着看老大跟老二打架挤死老三的故事。但阿里明显不甘心,一针肾上腺素,把差点下了牌桌的饿了么,又抢救了回来。
在外卖这个市场,阿里已经慢了太多。切换到即时零售战场,阿里又慢了一拍。
01
7月5日那天,全国人民点了2亿单外卖
最近几个外卖平台爆出来的数字,一个比一个离谱。
淘宝闪购和饿了么(下面统称淘宝闪购)7月7日宣布:7月5日当天订单数超过8000万,其中非餐饮订单超过1300万,也就是说有超过6700万餐饮订单。
淘宝闪购5月2日才全国上线。
根据阿里自己披露,5月5日订单才破1000万,5月26日破4000万,6月23日破6000万。到7月5日破了8000万。
这个增长速度非常惊人。
按照阿里公布的这个数字,阿里只用了一个多月,就跟在外卖市场干了好多年的美团单量差不多了——美团7月5日宣布,当天即时零售单日订单突破1.2亿单,双方的差距,只有不到4000万单了。
用常识来说,一个行业有了新的竞争者,而且是涨得这么猛的竞争者,那么第一名的市场肯定会被分流。
但是没有。
按照美团公布的数据,7月5日的即时零售单日订单突破1.2亿单,其中餐饮订单超过1亿单。这个数字比2024年夏天美团的订单峰值9000万单,还高了快30%。
粗略一算,7月5日那一天,全国人民在美团和淘宝闪购两个平台上,足足下了2亿订单。请注意,我这里完全没有算京东的量。
我没法考证这些数据,但资本市场的反应很有意思:
7月7日开盘后,茶百道、古茗、奈雪的茶等因为外卖补贴而“爆单”的茶饮企业纷纷大涨。而做平台的美团和阿里双双下跌。
02
阿里,再一次被动“跟投”
虽然8000万单这个成绩看上去非常好,但这次阿里看上去更像是打了一场“无准备之仗”。
大家都知道,饿了么虽然是外卖市场的“老二”,但没有人真正把饿了么当对手。
甚至4月21日京东发出的“檄文”,虽然没有点名道姓,但大家都默认京东批评的是美团,跟饿了么没啥关系。
行业“老二”做到这个份上,也是有点失败了。
虽然外界一直把这次称之为外卖大战,但大家实际上做的不完全是外卖,而是一个全新的东西:即时零售。
在京东之前,美团在今年4月15日发布了即时零售品牌美团闪购。
京东4月底上线的业务叫秒送。
而阿里方面,一直到4月30日才有了第一个大动作。4月30日,饿了么宣布开启超百亿补贴。
而真正的即时零售业务,是5月2日开始的。那一天,阿里上线了闪购,而且跟京东一样,它把入口放在了自家APP的最顶部。
所以在这一轮即时零售大战中,阿里是一个完完全全的“被动跟投”者。而且在外卖行业交了几百亿“学费”的阿里,这次学习的对象居然是“外卖新人”京东。
阿里看上去也没有为即时零售业务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在饿了么最初宣布启动百亿补贴后,阿里于7月2日宣布,淘宝闪购将在12个月内直补消费者及商家共500亿。平均算下来,一个月只有40多亿。
要知道,这是一个现在单日单量已经高达8000万的业务。
在关系到未来长远发展的骑手方面,京东4月份宣布,该季度将再招收不低于5万名全职外卖员,而阿里还没有公开的动向。
在外卖市场,阿里已经有过一次严重的误判了。
我们在之前的文章里就分析过,阿里收购饿了么耗资不菲,但收购几年下来,饿了么的市场份额,几乎只有美团的一半了。
美团2024年总收入超过2500亿元,其中,配送服务收入就达到981亿元、佣金也超过920亿元,这两项加起来接近2000亿。
而阿里包括饿了么、高德等业务在内本地生活业务,2024财年的收入只有不到600亿,是美团的1/4。
从外卖切换到即时零售,阿里又慢了一拍。而在这之前,还有诸如淘特这样的产品。
这种对市场的误判,反应的可能是阿里决策机制的僵化。
就在最近,阿里宣布正式将饿了么和飞猪合并,进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阿里的目的很明显,就是希望进一步整合,特别是在即时零售领域,打通淘宝闪购和饿了么的资源,加强协同。
阿里的业务这么拆分合并,也不是第一次了。
在这次合并前,饿了么所属的本地生活板块就频繁更换负责人。去年3月,俞永福卸任后,阿里给饿了么单独设置了董事长和CEO。今年2月,吴泽明开始兼任饿了么CEO。
不管是俞永福还是吴泽明,显然都没有把饿了么这摊子做好。
这才不到半年,饿了么又并入了电商事业群。这意味着,阿里的本地生活板块基本上被拆得七零八落了。
阿里本地生活业务没有在一次次兼并整合中发展壮大,反而消耗了资源,落得谁也管不好的地步。
这次吴泳铭的全员信里,把这事拔到了很高的位置。他说这是阿里从电商平台走向大消费平台的战略升级。
是不是升级,还不好下结论。
03
打不好这一场,阿里危险了
其实这次表面看是京东挑起了外卖大战,阿里加入战局。
但实际上,是美团率先通过即时零售,攻入了阿里和京东的腹地。所以,与其说是京东和阿里抢占外卖市场,不如说这是对电商基本盘的一次维护。
传统印象中,外卖基本等于餐饮。但现在,美团的即时零售基本已经无所不能了。
别说买药、买花、日用百货了,比如你要买个手机、电器,也能通过美团迅速搞定。
美团闪购甚至都用上国补了。这个使用场景一看就知道,蚕食的正是传统电商的生意。
而且,京东自营模式起码有品质保障和物流优势,淘宝作为纯粹的平台企业,受到的影响就更大了。
这可能也是为何饿了么已经悄无声息了这么多年,这次淘宝却要急匆匆上线闪购的原因了。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对各方都非常关键。
因为这不是一场简单的外卖补贴大战,而是一场占据用户心智,改变用户消费习惯的存亡之战。
美团的闪购做的是增量,每一个下单的用户,都可能是来自其他电商平台的存量用户。而且一旦消费习惯在美团养成,消费者就再也回不去了。
换句话说,打不好这一场,阿里和京东,都很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