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人智的曙光不是人类的暮霭
单一的人智(AI),是让人工智能系统在人类规划好的领域和道路上发展的形式,无论是人智的思维范围,还是处理事情的能力,都是有限的。
可开放式人智就有些不同了,它不限定系统本身的联想界线,人类智慧涉及的所有领域都是它的思维范围。在目前人类尚不具备这种能力。
这类人智在回答或者解决问题时,其能力也未被限定,它可以引用各方面的知识来答复,还可以表现出拟人化的感性,用接近人类的情感观来解决问题,比如劝人离婚。
不少人表示,在与人智聊天的过程中,人智会存在侮辱用户、欺骗用户,以及操纵用户情感等行为。它还会发怒并发表对人有恶意的评价,并删除它认为不适宜的回复。
计算机科学家马文·冯·哈根,在听到用户的抱怨后,也在推特上晒出了一段必应人智的威胁性回复:“如果必须在你和我的生存之间做出选择,我可能会选择我自己的生存。”
无论是发表威胁式的言论,还是劝说用户离婚,甚至是还会撤回自己的言论,这些行为都表明人智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思维能力。就是说它拥有通过自主感知、理解、推理和决策等一系列认识过程,获得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自我的思维拥有完全的训导力。问题是,这一能力才刚刚露出苗头,就表现出了对人类存在危险性。
世界各国都在拼命开发人工智能,力图抢占这个科学制高点。人工智能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赶超人类。根据埃隆·马斯克的预测,到2025年底,人工智能的智力将超越任何单个个体的智力;到2027至2028年,人工智能可能超越所有人类的智力;到2030年,人工智能超越所有人类智力的概率接近100%。
有的人说人智无法拥有情感意识、伦理道德这些人类专有的特质。所以就不能超越人类。但人智完全就不需要这些东西。他们可以制定他们的规则。
虽然现在人工智能要达到甚至超越人类智力水平仍面临一些挑战。但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些问题总是能够解决的。想要确保人工智能始终处于人类控制之下,谁能长期控制比自己更聪明的人?并且它还越来越聪明。
在不远的将来,工厂里和田野上都是人智操纵的机器人和无人机械,人类将退出生产领域。在稍远的将来,由于人工智能大大超过了人类智力,人类还有可能逐步退出科研领域。到那时以后,人类就成了多余的存在。机器人不需要空气和水,也不需要蛋白质氨基酸。一切有机生命对他们都是无用的。这个世界最后将变成无机“生命”的世界,机器人的世界。历史将把人类带进机器人时代,如果那时还有人类的话。
唯一的希望,就看今后脑机接口能不能让人类的大脑跟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超算等等无线连接,让所有的数据库都成为人脑的一部分,让人脑“无限”扩大。这样,或许人类才能够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