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 讲真心投入 忌门面作态

当今之世,「环境、社会与治理」(ESG)理念,极为广泛关注,甚至可说是超乎想像。在国际范畴内,无论是政府、企业,或非牟利团体,皆在 ESG 课题上奋勇争先地发力,否则便很容易会惹来不必要的批评,可能被标签为「没有社会责任」。更有组织推动资本市场,欲借股东们的「实际行动」—即以证券的买卖对企业管理做成压力—以达至监督企业落实 ESG 力道的目标。

当许多机构大张旗鼓开展 ESG 工作之时,众多个人对 ESG 的理解,却仍停留在「绿色」、「环保」、又或「社会责任」的层面。要么带有「力不从心」之感概,要么抱持「事不关己」之态度。笔者有幸在过去近二十年间,参与在大众层面的 ESG 教育,又或在企业内部落实与推动相关工作。依笔者经验来看,就算对个人而言,此实则也非一个遥不可及的理念,其核心在于合理、有效率地运用资源,避免浪费与过度消耗。

个体在 ESG 实践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ESG 最为重要的概念在于「应用则用」,不预支「未来资源」,做成「世代透支」。这意味着不管是自然资源、人力资源,或是经济资源,我们都应珍惜、审慎且负责的地对待,并力保其获得最充分、最适宜的利用。资源是有限的。

在个人的日常生活中,不浪费水电,减少不必要的纸张使用,此类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实则是对资源的尊重与保护。在餐厅用餐时,不多叫食物,实践「光盘」(「把包」算否「光盘」可再斟酌);购物时,思索一番实际需求,不多买、不购置不必要之物;到市场买菜,选择裸买(即自备购物袋),这些都是ESG 的具体展现。一人之力或许微弱,然而倘若每个人都从自身做起,积少成多,这股「不约而同」的动力,便能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为我们所处的星球带来巨大转变。

当每个人都能做到节约资源、减少浪费,政府和企业于这方面投入的资源,便可调配至更需统筹规划的工作之中,例如用于研发新能源技术、解决生态环境、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然而,我们需要加以警惕的是,ESG 不应沦为仅服务于「品牌包装」与「行销」的公关策略。部分企业有追求短期利益与形象之嫌,将 ESG 作为营销的手段,却并未切实落实相关的理念与措施。此种可能毫无灵魂的举措,不仅违背了 ESG 的初衷,还极易导致更多无谓的消耗,以及本可避免的浪费。真正的 ESG 实践应是深入人心的,是企业和组织长期秉持的价值与行动准则。

纵然此文带有「自我品牌塑造」之嫌,至少撰写这一千字的时候,我问心无愧。

50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