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冰箱剩菜,男子肾衰竭躺进ICU一个月,这4种隔夜菜千万别吃!

作者 | 黎茵

编辑 | 汤安迪

相信有很多朋友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饭菜做多了吃不完,本着不想浪费,就放冰箱里,打算第二天中午热一热再吃。

但是,这样的习惯却埋下了一个健康隐患,有人甚至就因为吃了冰箱里的隔夜饭菜,直接把自己吃进了ICU!

在陕西西安就有一名31岁男子,有一天突然感到恶心乏力,并呕吐出整整一大盆胆汁和胃酸。

被急送去医院ICU进行抢救,住了近一个月后才脱离危险。

500

医生根据情况推测,他是由于吃了冰箱里隔夜的剩菜剩饭,引起的突发急性肾衰竭和急性肝功能损伤。

为什么隔夜菜这么危险,能把人直接“毒”进了ICU?

还有人说,吃隔夜饭菜会致癌,这是真的吗?别着急,圈圈来给大家一一解答。

 

01

隔夜菜有亚硝酸盐,容易致癌?

 

首先圈圈要来破除大家的误区,亚硝酸盐本身并不致癌。

但亚硝酸盐在人体内有产生亚硝胺的风险,而亚硝胺具有致癌性,会诱发胃癌、肝癌、结肠癌等多种癌症。

那有人可能就要说了,亚硝酸盐就算本身不致癌,吃多了也会中毒呀。

据《中国预防医学杂志》,成人口服亚硝酸盐的最低中毒剂量约为300毫克-500毫克,摄入1-3克可导致死亡。

而放在冰箱里隔夜储存的饭菜,每公斤的亚硝酸盐含量也不会超过10毫克。

无论是亚硝酸盐还是亚硝胺,我们可不能抛开剂量谈毒性,隔夜饭菜偶尔吃一点问题不大,但长期天天这么吃,就会存在一定的健康隐患。

500

 

02

这4种隔夜菜太危险,最好倒掉别吃

 

不主张大家吃隔夜的剩饭剩菜,主要还是害怕菜里的细菌滋生问题。因为吃隔夜剩菜吃出问题的,不是偶然的个别案例。

500

吃剩的饭菜在长时间储藏和二次加热的过程中,比较容易滋生细菌,即使经过冰箱冷藏,也容易细菌超标,更别说常温储存。

吃这样的饭菜,极容易引起肠胃不适,甚至食物中毒,危及性命。尤其是这4种食物吃不完最好倒掉,隔夜后食用太危险了:

 

1、常吃的青菜、绿叶菜

健康的蔬菜如果存放不当,很容易导致亚硝酸盐含量超标,变成了危害身体健康的“毒菜”。

而且跟肉类、水果等食物相比,绿叶菜本身的硝酸盐含量就挺高的。

在炒熟后存放的时间太长,在细菌的污染分解下,硝酸盐也会被还原成亚硝酸盐,对身体健康有害。

建议绿叶菜吃多少就炒多少,别留着过夜。

 

2、海鲜

比如虾、蟹、贝类等海鲜产品,一定要趁着新鲜时烹饪并且及时食用。

因为海鲜本身是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容易成为细菌的“培养基地”。

如果当天没有吃完再隔夜吃的话,很容易导致对肝、肾造成损害,严重可危及生命。

500

3、凉拌菜

 

宁波市食品检验检测研究院曾有过一项实验:

检测了肉菜、半荤半素、素菜和凉拌菜4种隔夜菜的细菌数量。结果显示,凉拌菜的细菌增殖最为明显。

因为凉拌菜在制作的过程中,比热菜更容易被细菌污染,即使有冰箱冷藏,隔夜后也很有可能变质,可能导致食物中毒,所以最好现做现吃。

 

500

图源:都市快报

4、木耳、蘑菇等菌菇类

菌菇类如果在室温下泡发过久、或者煮熟后放的时间太久,不仅有致癌物亚硝胺的生成,如果加上储存不当,还会产生一级致癌物黄曲霉菌。

 

03

剩菜剩饭如何正确保鲜,才能吃得安心?

经过圈圈的解释,大家是不是明白了:隔夜菜安不安全,能不能吃,最关键的是在于储藏的条件。

所以,一句话总结就是:饭菜最好是吃多少做多少,努力不剩饭!

实在吃不完,就按照圈圈下面说的方法来正确储存保鲜,才能吃得更安心。

 

1

宁愿留荤菜,别留素菜

每次吃饭优先吃完素菜、绿叶蔬菜,肉菜可以留着保存好下一顿吃。

绿叶菜、凉拌菜需当天吃完;

主食类可以放冰箱密封保存1-2天;

肉类荤菜可以放冰箱密封保存1-3天,不超过3天

500

2

趁热放冰箱

等饭菜凉到不烫手的温度,大家就可以用保鲜盒分装好放冰箱了,别等到彻底凉了再放。

因为饭菜在室温下放的时间越长,滋生细菌的风险越大。

 

3

饭菜在冰箱摆放位置很重要

饭菜在冰箱内,一定要严格按分区摆放,熟食不能与生食同放一层。

冷藏区的上层可以放熟食剩饭;

中间可以适合放水果、蔬菜;

最下层的恒温冷藏区可以放肉蛋奶。

 

4

吃之前要彻底加热

尤其要注意肉类!肉菜荤菜隔夜后,一定要在微波炉或锅中,加热到100度沸腾,并保持加热3分钟以上,才能放心食用。

最后,大家平时在家中,有吃剩饭剩菜的习惯吗?

 

参考文献

[1]剩菜含有较高的亚硝酸盐,吃了就致癌?[J].科学大众(中学生),2023,(Z2):47.

[2]徐澄.食物进冰箱能新鲜多久[J].食品与健康,2010,(01):41.

[3]科普中国,这4种隔夜菜太危险,吃不完最好倒掉

[4]深圳疾控,剩菜隔夜会致癌?这类菜不建议继续吃

图片来源都市快报、pixabay图片网、pexels图片网,侵权联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