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帮助不了科技发展

这两天又开始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媒体也弄出一个小高潮,随时盯着发布最新的信息。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已经被植入了一个概念,诺贝尔奖代表了人类科技的最高水平,或者诺贝尔奖的多,一定是科技水平很高。没有人敢对这样的一个说法做任何怀疑。

科技发展是为了什么?科技发展就是为了提高社会效率,增强社会能力,降低社会成本。有新的技术,把以前做不到的事情做到,把成本很高的事情降低,让社会效率变得更高,让社会大众享受这样的成果。

比如我们以前要到另一个城市,我们需要很高的成本,除了要花很多的钱,也要需要更多的时间。科技的发展就可以让我们降低成本,节省时间。

我们需要吃上更多好吃的,科技的发展就让很多生产的成本降下来。让我们普通的老百姓也能够吃上好吃的,增加营养,提升智力,延长寿命。

总而言之,科技的发展是让经济更强大,让生活成本更低,让社会大众获益。

诺贝尔奖是不是代表着科技发展?以前我们当然认为就是代表科技发展,这是把世界最顶级的发明创造,选择出来给予奖励,这是代表人类对最先进科技水平的评价。

不过走到今天,其实我们会渐渐发现,发展和科技并不是一回事,这个奖和实际的情况非常遥远,今天世界上获得诺贝尔奖最多的国家是美、英、德、法、日,远远超出世界其他国家。我们中国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和美国比就是个零头,不但和美国比是个零头,和日本比也是个零头。

但是那些获得诺贝尔奖很多的国家,还有强大的科技能力,一些科技能力对社会发展有帮助吗?我们大家都知道,今天影响世界发展的最强大的科技力量,表现在新能源的采集、存储、输送和利用,这是一个国家的产业基础,也是一个社会能力的体现。这需要最为强大的科技能力支撑。

今天中国引起了全世界最大的电网,大量的能源来自于清洁能源,风能、水能、潮汐能、太阳能,大规模的经济能源建设,减少了地球的污染,保证了中国工业的高速增长,也让中国普通老百姓普遍用上空调这样的产品,一个夏天开着都听不到什么经常停电的消息。

这样伟大的科技成就,其实是应该有若干个诺贝尔奖的。

人类的未来要进入一个智能的时代,无人机、智能驾驶、智能制造,这才是改变整个社会的强大科技能力。想一想,农田的打农药都变成了无人机。效率高,成本低,再也不会因为打药中毒。这个其实也应该得几个诺贝尔奖的。

至于中国的经济发展,用很短的时间,迅速的成为了全世界最大的经济体。购买力评平价约40万亿美元,社会稳定、物价稳定,是世界上第一大制造强国,对世界经济作出了巨大贡献。参与这个架构的经济学家,比如说林毅夫这样的人,也应该有个诺贝尔经济学奖。

当然中国没有这些奖,那些基础建设越来越差,经济发展越来越有问题,新兴科技领域渐渐落后的国家,依然一个一个的拿着诺贝尔奖。经济有着强大的增长,基础建设、生产制造、社会管理、社会运营水平越来越高的国家,很少有什么诺贝尔奖。

这只能说明一件事情,诺贝尔奖和什么科技发展没有什么真正的关系。有一个诺贝尔奖当然不是坏事,发了点奖金,很多人关注,也是皆大欢喜。至于得了这样一个奖,就是科技水平的标志?这根本不是什么标志,没这个奖可以干的挺好,有很多这样的奖其实科技水平越来越不行。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建起一张庞大的高效率的电网,支撑经济发展,远比获得若干个诺贝尔奖重要很多。对于老百姓而言更是如此,中国出一个莫言,脸上就有光了吗?远不如一个张一鸣,其实张一鸣要愿意,可以建一个奖,发10倍的诺贝尔奖的奖金。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