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预制菜引发的思考
最近关于预制菜进校园这件事闹的沸沸扬扬,不少家长对预制菜的安全和营养表示担忧。预制菜是市场发展需求、食品工业发展、现代物流业、疫情期间得到一定刺激发展的产物。预制菜一方面可以节省人们的备菜时间,解放个人做菜中付出的劳动,方便人们就餐。另一方面对于促进食品工业、物流业发展、餐饮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也说明支持预制菜产业的发展,未来预制菜产业将会是万亿级市场。但是预制菜的发展最重要的点应该是充分保障好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出台相应规范标准。目前人们对预制菜的进入自己的生活也忧心忡忡,尤其是预制菜进入中小学食堂更加大家长的担忧。原因主要如下:
一是制作标准不统一。作为一项新产业、新服务项目,加工制作预制菜时,该如何选取原材料?应采取哪些加工工艺?微生物、添加剂、农药残留等指标该如何确定?应该采取什么方式储存、冷链运输预制菜才能确保产品质量?都需要一个统一的标准,但目前还没有制作预制菜的相关行业标准,这不利于预制菜产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二是制作过程不透明。目前,由于“明厨亮灶”“智慧监管”平台的广泛应用,消费者在大型餐馆普遍感到放心,也很有安全感。但由于预制菜是由商场、超市、电商平台等经营单位事先制作好的,消费者对预制菜的制作过程并不知晓。由于制作过程不透明,使预制菜的质量安全得不到保障,也导致消费者可能对预制菜的制作过程是否符合食品安全要求产生疑虑。
三是产品包装不规范。由于预制菜是成品或半成品菜,对包装的要求非常高,从目前情况看,大部分商家采用的包装盒仍然是“塑料盒+塑料袋”的包装模式,有的消费者担心商家使用的包装袋可能存在塑化剂污染,从而不敢放心食用预制菜。
四是贮存运输不恰当。由于预制菜是即食型食品,对食品的贮存、运输的要求非常高,如果贮存、运输不当,很可能出现食品变质的情况。从目前看,大部分预制菜都是采用普通贮存、运输设备进行贮存、运输,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预制菜的食品安全。
五是追溯体系不健全。与其他食品一样,预制菜有一个食品原材料采购、食品加工制作、贮存、运销、销售的全过程,每个过程都必须严把食品安全关,否则,无法确保预制菜食品安全。因此,需要建立健全预制菜全链条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从目前情况看,由于预制菜是一项全新的产业,相关追溯体系还很不健全,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规范预制菜市场,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是科研界尽快对预制菜进行科学界定,明确其概念。二是政府出台相应的预制菜标准,加强监督管理,促进。从预制菜制做流程等明确标准,加强对预制菜全产业链监督管理,促进其健康发展。三是加强对预制菜的科普宣传,做出相应专业、权威解读,引导大众正确认识预制菜。四是预制菜产业加强预制菜品牌化建设,建立高质量、健康安全的预制菜品牌,让大众吃得健康、放心。五是切实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餐馆应明确告知消费者预制菜的相关信息,让大众自己选择是否吃预制菜。学校更应保障家长的知情权,通过家委会认真听取家长意见是否让预制菜进校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