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57 篇文章10 人关注
-
走在村子里新修的水泥路上,静的令人害怕!
说句良心话,网络上那些光鲜亮丽的大城市的繁荣表象其实掩盖了一个最大的社会问题,那就是中国的快速发展是以牺牲我等几亿农民为代价得来的,当农村和农民被吸干榨净时,我们的社会...... -
我父亲就是一名基层赤脚医生,一年收入几万元,实在太累了
你提到的问题,我不知道是不是个例,但文章作者提到的是绝大多数村医面临的困难。大多数村医都能跟文中描述的基本吻合。一个村现在基本只有一到两个村医,全年无休,镇里克扣中央补...... -
重庆的人均居住面积全国领先,得益于地票制度?
重庆地票制度早就把宅基地利用起来了,所以重庆的人均居住面积全国领先,都是一百多平米。全球城镇化的普遍规律是,城市建设用地增加,农村建设用地相应减少,但农耕地不仅不会减少...... -
要让农民把宅基地利用起来,可不是这么个利用法,尤其要谨记这是农民安身立命之本
好多想说的点。(1)“很多农民工把它们当成别墅”,基本上这宅基地是农民工的家,基本上人家是用自己存下来的钱每隔七八年不断的翻新出来的成果,是农民的心血和汗水铸成的。不要...... -
农村没钱的主因还是我们的人口多,农业规模化程度不够,无法实现工厂化农业
其实农村农业没钱主因还是我们的人口多,土地少且集体所有,传统因素造成的农业规模化程度不够,无法实现工厂化农业。效益低,自然收益少。农村治理收入就少。微观来说,主要是财税...... -
农村楼房的湿气外排问题
南京附近的安徽集镇,我购置的第二居所。当年建房者没考虑底层架空,确实是不能住人,湿气重。过去老房子或土或砖,加之穿堂风,湿气能外排。现代楼房结构不行。二个例子,一层客厅...... -
在西安农村生活了大半辈子,最起码在我们这几乎没有听说过老人集体自杀这种事情
文章有点危言耸听吧,在西安农村生活了大半辈子,最起码在我们这几乎没有听说过这种事情。农村老人闲不住,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宁愿自己单独过也不愿麻烦儿孙是普遍现象,生活质量和...... -
对于农民群体,国家提出的“人出来,钱进去”战略是非常对的
楼主真是城里呆习惯了,还是以过去的眼光在看待农村问题,还在认为农村人的活路就是种地加外出打工,楼主对农村的看法很有点刻舟求剑的味道。农村50后60后现在都是60岁70岁...... -
为了城里人自己所谓的吃饱饭焦虑,就让农民放弃更合适的卖青麦,这算什么逻辑?
城里人掌握的话语权,但请不要随便评价农民的选择,农民最实际,不见兔子不撒鹰。农民愿意卖青麦,肯定算过帐,粮食安全可以通过提高粮食收购价格>提高城市粮食零售价来实现...... -
我们村有两对城里来的老人,租的别人的房子,户主和孩子们在城里买了房很久没回来
这种事有很多的操作空间的。只要你想去农村生活,有很多农村的房子盖了,一直空在那里,没有人住,因为他早已经在城市里买了房,只是户口还在农村而已。可以和户主签一个长租合同,...... -
农村的老房子十几年前很值钱;但五六年前突然又白菜价了,去年开始再度变得金贵
农村的事谁也说不好。今年过年聚在一起闲扯,农村的老房子十几年前很值钱,几个月就翻个跟头。五、六年前突然又白菜价了,花个千八百的连院子可以住一年。去年开始又金贵起来了,多...... -
取消农业税,还给补贴,对于千千万的农民而言,心理上是特别震撼的
普通老百姓只会记住为百姓发声的人。个人体会最深的一次是中国取消农业税,给农业补贴。这在农民群体中的影响十分巨大。他们很少上网,也很少发声。几千年的种地缴皇粮的传统被取消...... -
农村人口进城,为连片大田机械化种植创造了条件,农业科技化才得以实现
张教授没有亲自到农村去调查,我国开始工业化后,农村人口进城,为连片大田机械化种植创造了条件,农业科技化才得以实现,良田+良种+科学大田间管理,这三十年来,产量都是翻倍增...... -
小岗村只是中国农村的异类
小岗村只是中国农村的异类,否则他们分田前每年从国家吃的返销粮哪里来的?不要忘了同期还有几亿的城市人口需要养活。当时小岗村的群众基础的确只能搞分田单干,但是不意味着他们就...... -
农村需要建立体系的脱贫产业模式,把广大农村变成,城市日常生活需求的原材料供应地
扶贫的根本在于产业扶贫,现在中国农村的脱贫,真正实现是在于城市务工人员的在外创收。城市务工人员在外创收能实现短暂颇具成效的脱贫效果,但需明白一个现实,城市务工主体根植于......
站务
-
请你来预测,2025年这些期待是否会发生?
岁月匆匆,又是一年。这一年,我们看到过巴以战场上无家可归的孩子,见证过巴黎奥运会赛场上的拼搏,也迎来了新中国的第75个生日……这一年,我们讨论经济、讨论房价股市,在现实的磨...... -
风闻 “避坑” 版块上线!你的消费避雷指南、好物种草清单,从此常驻不离🎉
还记得“三月风闻社区消费者权益月”“智能车轮上的权益保卫战”活动里,大家分享的那些消费“踩坑”吐槽、维权妙招和宝藏好物吗?很多观友都说,希望这样的交流平台能一直存在!现在,......
热点
- 1 饶毅预言 诺贝尔奖 2.7万
- 2 美国家庭的耗电 6.8万
- 3 稀土精炼技术 9万
- 4 上门通马桶服务 5.1万
- 5 特朗普无诺贝尔和平奖 15.9万
- 6 台湾餐饮服务员薪资待遇 6.4万
- 7 西式教育的巨大短板 7.4万
- 8 中国科学家要到国际上卷 5.5万
- 9 看守所比监狱都难熬 9.2万
- 10 《沉默的荣耀》火到台湾 21.8万
最近更新的专栏
风闻最热
-
1技术是技术,诺奖是诺奖,不是你的精神祖坟 评论 177 赞 171
-
2一把“位列中国四大名刀之一,由生铁锻造”... 评论 151 赞 3
-
3旗帜鲜明的为中国的科研工作者发声-基础科... 评论 149 赞 17
-
4首批丁克夫妻步入晚年,他们用40年回答:... 评论 90 赞 3
-
5昨天一個人在北大吃個火鍋,這樣一餐,加一... 评论 87 赞 0
-
6电视剧《沉默的荣耀》是对台态度的一个重要... 评论 52 赞 73
-
7中科院资深院士何祚庥发了一贴,做了个自我... 评论 36 赞 4
-
8我不认为新加坡人有强烈的反华排华思想 评论 35 赞 6
新财迷
财经资讯、政策深入解读,金融、资本市场最新评论